学科分类
/ 6
108 个结果
  • 简介:时移地震资料采集和处理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使资料的可重复性最大,目前大部分4D方法还是严重依赖于地震的可重复性。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4D处理方法,通过对两次勘探之间特性变化的直接反演来降低对可重复性的要求,用于可重复性较差的资料,特别是用于继承性资料。通过基于相减的方法与直接反演方法的比较以及在挪威北海Heidrum油田的应用,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标签: 4D地震 继承性数据 4D处理方法
  • 简介:根据复数道分析进行了4D匹配和4D去噪,消除了剩余差异,改善了一致性,提高了4D结果的分辨率。文章介绍了该方法的相关原理和实施步骤,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标签: 瞬时相位 瞬时振幅 复数道 4D地震 去噪
  • 简介:处理抽油机井毛辫子断、杆断等事故中,需用钢丝绳套,通常是钢丝绳中间挂在悬绳器上,两端挂在方卡子螺丝帽上,这样存在3种隐患:(1)上部钢丝绳滑向一侧,别弯,抽油杆同时使钢丝绳变形或被挤出悬绳器,发生危险。(2)悬绳器易横翻,使毛辫子变形,损伤。(3)下部钢丝绳不容易挂在方卡子螺丝上,或易脱出,造成危险。为此,制作了悬挂,该悬挂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上部是钩体,下部是绳体。

  • 标签: 悬挂器 钢丝绳 悬绳器 抽油机井 抽油杆 辫子
  • 简介:管路对接由对接主体、双侧密封接头、双向压盘、密封件和压紧螺栓组成,用于不同管径管材的补孔、对接、补漏,从而达到封闭管路内输送介质的目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压紧螺栓调节双向压盘的压紧程度,使管路两侧对接密封。调整管路两侧的密封段还可以对接两端不同的管径。用该产品对管线穿孔、泄漏和对接进行处理,简单,方便,易行,尤其是对当前广泛使用的非金属管材的管线处理意义尤为重要,它克服了非金属管线不能正常焊接的困难,同时也避免了处理非金属管线繁索的工艺技术要求和高额的费用,提高了工作效率,达到了增产节约的目的。

  • 标签: 管路对接 非金属管材 金属管线 侧密封 输送介质 工作原理
  • 简介:拉泵段是在采油矿泵修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如大修泵,三保泵等等),但是由于所维修泵使用时间较长(如三保达1×10^4小时),在拆卸泵时,泵段很难拆卸下来,尤其是叶轮锈死在轴上面,拆卸时很容易损伤泵段、轴及叶轮。因此制作了泵段拉力。用6毫米厚、30~40毫米的钢板煨成的两个半圆形,如图纸形状,半圆型的半径可根据泵段外径的大小做成常用的3种型式,如外输泵、热洗泵和掺水泵。

  • 标签: 外输泵 拉力 拆卸 半圆形 半圆型 叶轮
  • 简介:十多年来工业界一直从事时移3-D或4-D地震成像技术的分析研究,有越来越多的文章报道了这方面的成功实例。最近报道的两个成功实例研究是:位于挪威北海的Draugen地区和位于英国大陆架之上的Cannet-C地区。这两个地区在技术上取得了成功,提供了储层内部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优质图像。这些4-D结果改变了井位,并且减少了油田开发决策带来的代价高昂的风险(注意:本文的“4-D”表示时移地震成像)。本文重点阐述了4-D地震定量评价对石油经济的影响。在总结出4-D对油藏管理影响的几个方面后,便可建立经济模型来定量评价这种影响。该种决策性树状模型运用了贝叶斯定量计算4-D产生的修正概率。模型说明,即使4-D信息是不完善的,但对于钻加密井而言,还是可以大大提高开发方案的价值。

  • 标签: 定量评价 4-D地震 石油经济 影响 时移地震成像 油藏管理
  • 简介:伊拉克石油部发言人表示,伊拉克将努力使其原油日产量增至300×10^4桶。为此,伊拉克石油部公布扩产计划,扩大对其南部和北部地区油田的开发。为了增加对国际原油市场的出口,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 标签: 原油市场 伊拉克 日产量 北部地区 财政收入 石油
  • 简介:通过岩心观察,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图像分析、压汞资料分析、数理统计以及岩心描述等方法,对子北油田801井区长6油层组油藏储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认为,长6油层组储层属超低渗储层,储层孔隙类型主要以粒间孔和长石溶孔为主;储集能力主要受沉积微相展布规律和成岩作用控制,该区局部发育的微裂缝,且微裂缝的含量与平均渗透率呈正相关性,对改善储层物性起到重要作用;储集性能以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物性最好,垂向上演化受成岩作用控制,压实和胶结作用使储层物性明显变差,溶蚀作用产生的次生孔隙改善储层物性,形成有效储层;本区长6油层组储层主要以IVa类储层为主。图7表3参13

  • 标签: 鄂尔多斯盆地 岩石学特征 孔隙结构 物性特征 成岩作用
  • 简介:水合物是在一定的压力、温度平衡体系中形成的,根据室内实验结论,预防水合物形成的方法就是降低井筒内天然气压力或提高采出天然气的温度。井下节流工艺原理是将地面气嘴移到井下产层上部油管内,使天然气的节流、降压、膨胀过程发生在井筒内。通过井下气嘴节流,降低气嘴上部天然气压力,破坏水合物的生成条件,达到防治水合物生成的目的。研制的气井活动式井下节流的作用如下,

  • 标签: 井下节流 节流器 活动式 气井 天然气压力 水合物形成
  • 简介:在注水井水量调配中,投、捞堵塞所用时间占总过程的75%以上,所以提高测调效率关键问题是提高投捞效率。磁性双作用投捞一次下井可完成投、捞两个动作,是提高测调效率主要手段。工艺特点:(1)双释放凸轮和双释放牙块;(2)打捞仓内装有永久磁块,

  • 标签: 投捞器 双作用 磁性 水量调配 工艺特点 注水井
  • 简介:2007年以来,中石化江苏油田积极寻找新的资源接替区块,在确保苏皖老探区探明储量任务完成的同时,加快域外新区油气勘探步伐,头7个月基本落实探明储量507×10^4吨,控制储量1116×10^4吨,预测储量1115×10^4吨,油气勘探三级储量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63.4%、140%和111%。

  • 标签: 石油储量 江苏油田 探明储量 油气勘探 控制储量 预测储量
  • 简介:多个油田都采用了4D地震监测以改善油藏监测和油藏管理。本文描述了在合采注水井应用4D地震监测数据分析的实例。为了优化水驱项目的地层压力和注水波及效果,注水井可对多个储层同时完井。但这可能导致各层段注水效果难以把握。钻遇的各层段储层性能可为预测波及效果提供线索。但却无法提供有关储层动态压力的情况和反映可能遇到的完井问题。对随时间变化的注水层段,监测其不同注入模式下注入效果的变化可分析、预测层段的相对水驱潜力。PLT结果(如能获取)也可及时指示特定时间点注入各层的流体分流情况。另外,如果地层压力数据的采集工作于投产后才开始,那么这些数据就可用于评估不同层段的压力区。4D地震监测是唯一能够全面观察储层的技术,根据4D地震解释的注水异常(3D地质体包络面)能反映监测期间特定地层的累计注水量。本文描述了基于储集性能(测井数据)、注水井效率分析、生产测井和地层压力测试以及4D地震监测数据而进行的注水分流对比。各种数据源的互证,可大大降低油藏管理和油藏开发决策(修井、加密井方案等)中的不确定性。4D地震监测在安哥拉17号区块的应用,证实该技术可显著提高油田的开发和油藏管理效益;而该油田的实例也充分表明,综合各类数据源可有效提高该类油田水驱效果的分析。

  • 标签: 地震监测 4D地震 注水井 数据综合 合采 地层压力测试
  • 简介:世界上的一些石油大亨们面临着资产老化问题,他们需要依靠新的技术去关闭因石油产量下降而引起的裂缝。如今,已经形成了一种成功的战略技术,它能缓解产量的降低。但是人们对它是否能够持续下去还有些担心。使用纤维一光学传感4D监测是众多可能出现的新技术中的一种。

  • 标签: 纤维-光学技术 4D地震技术 光学传感器 OBC 处理器
  • 简介:据卡塔尔经济和贸易部的一份报道说,至2010年,卡塔尔计划将原油产量提高到110×10^4桶/日。金融部长兼任代理经济和贸易部长HEYousefHussainKamal在一份声明中说,该国计划通过在勘探和生产以及在陆地和海洋油田的开采中使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来促进产量的提高。

  • 标签: 原油产量 卡塔尔 预计 生产工艺 产量提高 海洋油田
  • 简介:该封隔的工艺原理:(1)下井时磨擦扶正块贴着套管壁,中心管两凸耳推着J型轨道下死点,卡瓦与锥体处于脱离状态;(2)坐封。封隔下到预定深度后,上提油管0.5米,中心管两凸耳上行至J型轨道上死点,此时右旋油管下行管柱,凸耳顺着J型轨道下行并与轨道脱离,同时锥体下行撑开卡瓦并卡死在套管内壁上,继续下放管柱,剪断坐封销钉,压缩胶筒,密封油

  • 标签: 封隔器 坐封 管柱 油管 中心管 胶筒
  • 简介:原有紧线是由杆上人员操作,在架设导线时,要预留出杆下人员拉拽导线的长度,架设完导线后,这部分导线便被当作废旧材料处理,极其浪费。现利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构成一个滑轮组,制作出组合式滑轮组紧线,动滑轮可以节省一半力,定滑轮改变力的方向,从而实现杆下人员紧线。用于6千伏架空线路的架设以及改变导线弧度。采用组合式滑轮组紧线后可以节省下这部分导线,

  • 标签: 组合式 定滑轮 紧线 滑轮组 人员操作 材料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