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介绍了日本雄胜干岩区(HDR;温度为200℃)实验室和野外氧化碳储存试验结果。在试验过程中,部分氧化碳预期与岩石发生交互作用并以碳酸盐沉淀(地质反应器;从岩石和碳酸盐沉淀物提取钙)。2007年,把氧化碳溶解水(含有固态氧化碳的河水)直接注入OGC-2井(从9月2日至9日)和Run#2(从9月11日至16日))。同时,也向水井中注入多种示踪剂。利用取样器(容量500m1)在深度约800m的位置收集水样,并对其化学和同位素成分进行监测。在Run#2开展试验期间,在把氧化碳-水注入OGC-2井2天后,向OGC-1井注入河水。在开展野外试验期间,利用“现场分析”技术测定方解石的分解或沉淀速率。把由钛棒或金薄膜覆盖的方解石晶体置于晶胞中,并嵌入晶体探测器内。随后把这种晶体探测器下入OGC-2井内,并在特定深度把水样导入探测器。l小时后取出探测器,并利用最新开发的相位移干涉仪观测方解石晶体,以分析储层流体中方解石的溶解或沉淀速率。“现场分析”结果表明,在注入后2天内观测到方解石沉淀。该结果支持大多数注入的氧化碳可能以碳酸盐沉淀的观点。

  • 标签: 地质反应器 方解石 固定 花岗岩 二氧化碳(CO2)
  • 简介:加拿大浅层(自地表到地下250m)温度分布图显示了巨大的可变性,这主要与地表气候强迫有关。自地下250m往上温度随深度变化非常小,这与由近来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地下热量获取有关。根据在达到平衡水井中开展的精确温度测井获得的温度数据,以及从气象站网络获得的温度时间序列,可计算在寒冷时期用于供热,以及在温度最高月份用于制冷的有效热能。在加拿大利用地热能开展氧化碳减排具有巨大潜力。通过地源热泵可利用地下存储的地热能在特定温度非常低的冬季进行供热。潜在有效热能的储量是巨大的。在加拿大多年冻土边界以南地下50m的区域,在供热季节潜在的有效热能总值为1.1E21J(1100夸特)。

  • 标签: 地热能 加拿大地热 热泵 热流 气候变化缓解
  • 简介:抽油机井自能洗技术以套管气为燃料,以油井自产液为热交换介质,以集成化的装置为工艺装置,降低了传统洗技术作业成本,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经现场10口井应用,该技术可满足油井洗要求。

  • 标签: 抽油机井 自能热洗技术 应用 抽油机 洗井技术
  • 简介:研究永冻土人造绝缘体铁路路堤的结构。研究表明,路堤体内部的绝缘体可以保障路堤冻土处在冻结状态。低矮路堤,建议在路堤基底旁铺设绝缘体;高路堤,把绝缘体铺设在堤坡和护堤的支架下方。最后得出确定绝缘体厚度的分析计算和数学模拟结果。

  • 标签: 铁路路堤 永冻土 人造热绝缘体 分析计算 数学模拟
  • 简介:典型污梁场地土壤与地下水调查技术与评价研究(一)项目总体目标:建立污染场地土壤与地下水调查技术和工作方法体系,开展含水层系统天然自净能力评价方法研究,为场地地下水污染调查与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 标签: 科技进展 污染场地 调查技术 评价方法 含水层系统 水污染调查
  • 简介:青藏铁路沿线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评价(一)水文地质调查:查明了青海省格尔木至昆仑山口以北段、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至达琼果站段第四纪地质、地貌特征以及水文地质特征,划分了地下水类型及富水特征,确定了地下水远景开发规划区,为保障铁路沿线车站、村镇供水提供了地质科学依据。

  • 标签: 科技进展 青藏铁路沿线 水文地质调查 地下水类型 环境地质调查 水文地质特征
  • 简介:概述氧化碳(CO2)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地球大气中氧化碳的含量正在逐步增加。专家们建议,必须尽快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进入大气的氧化碳量。其中的一些方案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捕集数百万吨的氧化碳,并把氧化碳封存于地下——称为氧化碳捕集与封存(CCS)。本文将阐述氧化碳地质封存原理并对下述常见问题予以解答:

  • 标签: 二氧化碳 封存 全球气候变暖 工业生产过程 地球大气 人类活动
  • 简介:利用项式方程可以处理气井系统试井资料,求得气井绝对无阻流量,确定气井合理工作制度。以往利用项式方程处理系统试井资料时,必须关井测地层压力。本文从理论上推导出了用项式导数方程处理系统试井资料方法,此方法可避免在气井系统测试结束后关井测地层压力。本法可根据流压与产量的关系直接求取地层压力和气井绝对无阻流量,经实践检验,其结果令人满意。

  • 标签: 气井 二项式 方程 地层压力 绝对无阻流量
  • 简介:针对有限封闭油藏经过多个区块的实际应用,总结出了动、静结合的储量计算方法,弥补了容积法计算储量参数难确定的缺点.该方法充分运用生产实际中直接测量的数据,提高了储量计算的精度.弹性相法尝试性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 标签: 弹性二相法 油藏储量 评价 容积法
  • 简介:为了避免大气继续升温,可以向地下注入氧化碳。这项任务是困难的,但是是值得做的。在威廉莎士比亚时代吸入的每百万个分子中就有280个是氧化碳分子。如今,在我们的每次呼吸中每百万分子含有380个氧化碳分子,其份量每年增加2个分子。大家都知道,氧化碳火气浓度上升的后果将会如何:人类在地球范同内将进行无法操纵的实验。众所周知,氧化碳促使大气增温,这样首先会引起海平面升高和水酸度增加。问题在于,全球气候因此会如何变化,

  • 标签: 二氧化碳分子 下注 工艺 大气增温 海平面升高 莎士比亚
  • 简介:1原理氧化碳和甲烷的不同吸附特征可以用于封存氧化碳并且提高不可开采煤层中甲烷气体回采率。在5-8个大气压力下,一吨煤能吸收氧化碳气体30-35立方米。使用适当的压力,每摩尔甲烷可以置换氧化碳气体1.5到5或6摩尔。利用上述提到的文献资料计算出氧化碳的封存量。

  • 标签: 二氧化碳气体 深部煤层 封存 德国 甲烷气体 大气压力
  • 简介:氧化碳地质储存计划2007年6月,昆士兰州政府批准了此项研究工作,开发并示范这种新型碳减排技术,与煤炭工业共同投资开展该项研究,在昆士兰州开展并推广了该项技术。政府和煤炭工业企业共投入9亿美元组建煤净化资金,其中政府投入3亿美元,煤炭工业投入6亿美元。

  • 标签: 二氧化碳 昆士兰州 储存 地质 煤炭工业 政府投入
  • 简介:理论上分析了指数式产能方程产生偏差的原因。矿场产能试井实例分析表明,当测点压差大时,项式产能方程与指数式产能方程计算结果偏差不大;但当测点压差小时,指数式产能方程产生较大的偏差。气井项式与指数式产能方程偏差分析为矿场正确应用产能方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气井 产能方程 偏差 分析
  • 简介:2010年1月l1日,道达尔集团在法国的比利牛斯山脉(湖公社)开辟了欧洲第一个工业试验中心,从事主要温室气体—CO2的捕获、输送和储存。预计,采用最新技术可以比较有效地应对全球变暖。24个月,40000辆汽车排放近120000吨氧化碳,这是未来两年在法国东南部湖公社的新试验中心计划消除的氧化碳排放量。

  • 标签: 二氧化碳排放量 最新技术 储存 捕获 试验中心 温室气体
  • 简介:运输和注入氧化碳已经在美国实施,其关联的风险问题也已经被较好地认识。长远来看,有一种风险就是地下储存的氧化碳可能沿着一个不确定的运移通道或失稳井筒泄漏出来。这种风险场景或许可以类比为火山喷发时的天然氧化碳的排放。只要氧化碳能够弥散到大气中,火山地区的那种通过土壤或经由碳酸性温泉扩散泄漏出来的氧化碳并不代表一种威胁。然而,当氧化碳能够在一个封闭的空间得以积聚,它明确地构成一种威胁。从火山腔或火山口中突然排放出的大量氧化碳云同样也构成致命的威胁。然而,似乎难己找到这样的类比把地下储存的氧化碳的泄漏造成的风险和上述那些致命威胁联系起来。建议对储存的氧化碳在可能失稳井简附近的运移扩散和演化机理进行建模分析。

  • 标签: 二氧化碳 地下处置 安全 火山
  • 简介:连油田针对"双高注水"产生的一系列矛盾有效开展了以"提液降压"为主的油田综合治理工作.在解堵工艺上初步形成了以有机复合解堵为主多种工艺方法并存的基本框架.通过对堵塞机理的深入研究及解堵工艺的适应性分析,加大了经济适用型解堵工艺的应用力度,取得了很好的增油效果.

  • 标签: 解堵工艺 油水井 储层 水敏地层 有机物沉淀
  • 简介:捕集氧化碳并将其地下储存数千年,这是减少与全球变暖有关的温室气体排放的方式之一。氧化碳注入的候选位置或许是新井或许是活动的、关闭的或废弃的旧井。总体而言,确保储存井长期的完整性是非常关键的;换句话说,井完整性是氧化碳地质储存的关键性能指标之一。在含水层中进行地下气体存储和氧化碳封存依靠适宜的井孔建造和盖岩的密封作用。潜在的渗漏途径是由于粘合性差,氧化碳沿着井孔迁移和通过盖岩流溢。水泥的渗透率和完整性将决定预防渗漏的效果。当护套穿过盖岩的周围和在没有微环隙的条件下,盖岩的完整性由足够的裂隙梯度和足够的水泥来保证。本文描述了由于超临界氧化碳注入,含水波特兰水泥(portlandcement)和具有较好的氧化碳阻抗力的新水泥的地球化学性质的变化。

  • 标签: 二氧化碳 碳储存 波特兰水泥 地球化学降解 井完整性
  • 简介:可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减少大气中氧化碳的排放量,例如,改进技术和提高能源效率以及利用与封存氧化碳。对于具有高纬度气候的内陆地区(如阿尔伯达省)而言,把氧化碳注入地下深层地层,或许是最切实可行的氧化碳封存方案。把氧化碳保留在地层中,可提高石油采收率(EOR)。例如,把氧化碳封存于枯竭的油气层或储层中的沥青沉淀带;封存于盐穴;注入煤层以置换甲烷;在深盐水层水动力圈闭氧化碳。阿尔伯达省具有应用所有这些氧化碳封存方法的潜力:厚盐层分布广泛;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和沥青砂资源;地下深层水的水动力动态非常有利于在地质时间尺度上圈闭氧化碳。经调查发现,在阿尔伯达省北部和南部深度分别为800米和1200米的位置,可把氧化碳以气体的形式封存于煤层、盐水层和枯竭的抽气层。在阿尔伯达省西部区域,可把超临界相的氧化碳封存于更深的枯竭碳氢化合物储层和盐水层。在能源和石油化工工业已广泛应用了氧化碳深层注入和封存技术。目前,人们已把酸性气体(CO2和H2S)注入多种枯竭的储层和深盐水层。此外,利用氧化碳来提高石油采收率(EOR)。化学工业的采矿作业可导致地下深部盐穴的形成。利用氧化碳置换煤层中的甲烷仍处于测试阶段,但实验结果是振奋人心的.在阿尔伯达省,主要的氧化碳源是火力发电厂、水泥厂、油砂与重油处理厂以及石油化工厂。从这些大规模点源捕集氧化碳比从小规模分散的氧化碳源捕集更加容易。因此,在阿尔伯达省地层中封存氧化碳具有巨大潜力和直接适用性。

  • 标签: 二氧化碳 封存技术 潜力 石油采收率 水动力圈闭 石油化工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