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低空无人飞行器遥感系统是高分辨率、高精度遥感影像获取和处理的新技术。它以无人飞行器为遥感飞行平台,以数字遥感设备为任务载荷,以遥感数据快速处理系统为技术支撑的一种高机动性、低成本的小型化、专用化遥感系统。通过“3S”技术在系统中的集成应用,使其具有对地观测能力和遥感数据快速处理能力.在国土资源与环境调查、管理领域应用前景广阔。2009年,我中心在云南省水富县邵家坪移民安置区、太平乡十五组等地质灾害点利用无人直升进行大比例尺遥感飞行取得成功。该项技术具有为高危地区探测成本低、机动灵活等优点.是目前我国遥感技术研究应用的新领域、新热点。

  • 标签: 遥感系统 无人直升机 集成应用 低空 数据采 无人飞行器
  • 简介:在抽油机管理中电流平衡率常用于判断抽油机是否平衡.实际上,电流平衡不能保证抽油机一定平衡,电流不平衡的抽油机也有可能是平衡的.抽油机功率曲线分析方法,在对抽油机的电耗测试以后,只需知道平衡块数目、重量及目前的位置三个参数,就能设计出平衡块的最佳安装位置,并能对调整后的电能参数、扭矩曲线及节能情况进行预测.

  • 标签: 功率法 抽油机 平衡 受力分析
  • 简介:本文描述了砷在耕作土壤中的作用过程中,有关砷的物质平衡的数学表述形式。需要用许多模型参数定义所涉及砷的物质平衡的数学表述形式,即使是简化的数学形式。根据参数值的范围和源于出版的文献的初始条件进行实例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对耕作土壤施肥和灌溉水,植被对砷的摄入量引起根部区总砷含量逐渐增加。搞清楚植物对砷的吸收和析出与弄清楚对增加砷的去除途径同等重要。反过来,矿物相的溶解动力学和吸附相的分布系数影响植物吸收和浸出的可用性。根据实验室砷矿相的分解、As(III)的矿化和氧化推导出参数,而砷植物的吸收似乎对砷在土壤中的传输估计过高。数学模型的研究是一个简明的过程,而用自信度定义的模型参数值的不同阻碍了它在实际情况中的应用。目前对土壤一一植被系统中砷的传输过程和作用的了解是不充分的,所以要校准或者验证模型。研究必须了解土壤中砷矿物分解和沉淀的动力学原理和土壤中根部生长以及植被砷吸收的动力学原理。

  • 标签: 吸附 分解和沉淀 浸出 有机砷 植被吸收
  • 简介:针对海上某油田奥陶系潜山特低渗碳酸盐油藏,储层物性差,常规DST测试无产能,又难以实施人工压裂或酸压措施的问题,从油藏储集空间特点出发,提出利用酸化作业在储层中建立酸蚀人工裂缝、沟通天然微细裂缝和孔隙、改善储层渗流条件等措施,提高油井产能。经实施2口井酸化作业,酸化后日产油均达100m^3左右,且产油量稳定。分析酸化施工曲线以及试井曲线特征,选用“井筒储存+无限导流+均质油藏+无限大地层”的试井模型进行拟合,得到井筒及储层物性的各项参数,表明酸化作业能够有效沟通储层中的天然微细裂缝和孔隙,起到人工压裂或酸压措施同样的增产效果,是提高此类特低渗碳酸盐油藏产能的有效措施。

  • 标签: 碳酸盐岩油藏 特低渗储层 酸化 试井曲线 人工裂缝 增产效果
  • 简介:无机磷酸盐肥料可能含有放射性核素、重金属和氟。本文讨论了巴西塔皮拉含磷以及磷酸盐肥料(含磷盐工副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塔皮拉含磷中^238U,^234U,^226Ra和^40K的放射性浓度未超出世界上该类岩石中放射性核素的额定浓度。^232Th的放射性浓度高于报导的含磷中^232Th的平均浓度。塔皮拉磷酸盐沉积地区的暴露辐射等级为2184nGyh^-1,这表明,该地区为受辐射危害较严重的地区。浮选分离过程引起磷酸盐富集矿物中混入低于9%、11%和24%的放射性核素、重金属和氟。依据推荐的等级,巴西农作物应用的磷酸盐肥料中的放射性核素和重金属,增加了土壤中放射性核素和重金属的浓度,但土壤中放射性核素和重金属的浓度并未超过危害标准。因此,磷酸盐肥料中的放射性核素和金属是无害的。

  • 标签: 放射性核素 重金属和氟 含磷岩 磷酸盐肥料
  • 简介:针对碳酸盐储层,长庆油田已形成了以普通酸酸压、稠化酸酸压、多级注入酸酸压-闭合酸化为主的三大酸压工艺技术系列且取得了较好的改造效果,但对致密碳酸盐储层,改造效果不理想.为此,2000~2002年先后开展了碳酸盐储层加砂压裂理论研究和四口井现场试验,以期克服酸蚀裂缝长度的局限性,提高缝长,获得更好的改造效果.从储层改造的技术思路、实施效果、取得的认识、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研究方向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 标签: 碳酸盐岩 储层 加砂压裂工艺 气田 岩石 孔隙度
  • 简介:鸭儿峡M油藏具有断层发育、饱和压力低、边水极弱等特征,为了准确把握该油藏最佳注水时机,必须实时准确掌握地层压力水平。基于物质平衡原理,考虑岩石和流体的高压物性随地层压力变化,利用岩石孔隙体积和油水体积的动态变化关系,得到能够实时跟踪弹性开采阶段和注水开发阶段的地层压力计算公式,在实验准确获取岩石和流体高压物性参数后,实现地层压力计算。结果表明,采用物质平衡法计算的M油藏平均地层压力为40.5MPa,与试井解释结果仅相差0.5MPa;岩石孔隙体积缩小量与流体体积缩小量误差为2.0%,物性参数取值可靠。物质平衡法为应用生产动态资料实时准确评价封闭或弱、边底水油藏的地层压力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地层压力 物质平衡 低渗透油藏 生产动态 试井 采油指数
  • 简介:通过对近4年来哈拉哈塘油田59口压力恢复试井资料整理分析,结合静态资料及生产特征,初步将哈拉哈塘油田储层渗流介质分为视均质型储层、双重介质型储层和裂缝型储层三类,同时根据碳酸盐多变的缝洞组合关系,分为三种缝洞组合模型:串珠型(缝、缝+洞、洞+缝、串珠)、复合型和干扰型。对具有类似特征的试井资料选择合适的解释模型,得到准确的储层信息及了解油藏模型,为后期合理的开发措施提供依据。

  • 标签: 哈拉哈塘油田 缝洞型油藏 试井曲线 特征分析
  • 简介:缝洞型碳酸盐油藏储层类型复杂多样,给后期开发措施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通过对钻测录井情况、酸压、试油简况、试井及试采特征分析,形成了一套动静态结合的缝洞型碳酸盐储层类型综合识别方法.将该油田储层类型划分为大型洞穴型、小型洞穴型及裂缝孔洞型,为储层类型的划分提供完整的评价标准.通过优选洞穴型储层、定容特征、水体弱的单井进行注水开发,增油效果明显,有效的提高了本区块单井最终采收率.

  • 标签: 哈拉哈塘油田 缝洞型油藏 试油 综合识别 评价标准
  • 简介:水力喷射径向钻井技术是一种有效开发低渗边际油藏、边底水薄层油藏、枯竭油气田剩余油气资源的低成本的增产完井技术。在低油价的新常态下,为了探索低渗薄层碳酸盐储层的有效开发方式,通过对水力喷射径向钻井技术原理、优势、存在问题的调研和研究,结合选井选层分析、施工方案优化与过程质量控制,圆满完成水力喷射径向钻井技术在碳酸盐储层中的试验应用。过程分析表明,在碳酸盐储层中实施径向钻井时喷射软管磨损大;使用酸液喷射钻进一方面能增加径向钻进进尺,另一方面也容易形成杂质影响施工进程;作为喷射的工作液必须达到无固相的要求。

  • 标签: 水力喷射 径向钻井 碳酸盐岩 技术优势 工艺流程
  • 简介:基于nolte提出的经典G函数压降分析并不适用于非均质性较强的缝洞型碳酸盐储层酸压改造,为了通过酸压停泵压降曲线准确评价缝洞型储层酸压改造效果,针对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灯影组、龙王庙组储层,建立了瞬时停泵压力评价系数β:当β〈1.2时,表明储层发育缝洞体,且酸蚀裂缝与缝洞体充分连通,改造效果好;当β〉1.2时,随着其值的增加,表明储层物性和改造效果的变差。同时将停泵压降曲线分为斜线下降型、曲线下降型和直线平稳型3大类,构建无因次压降与时间对数曲线,结合施工压力分析,可综合判断储层缝洞发育特征及酸蚀裂缝与其沟通情况,进而评价施工效果和优化后续的酸压设计。

  • 标签: 酸压改造 停泵压力 碳酸盐岩 缝洞型储层
  • 简介:提出了西西伯利亚北部三个冻土地带〈-5列萨列、乌连戈伊和纳德姆)在气候变化条件下多年冻年平均温度动态的研究结果。列出了有关气候参数的数据。确定,最近30年中在这3个冻土地带观测到多年冻年平均温度的上升。沼泽地形的温度上升幅度最小,泥炭沼泽地形的温度上升幅度最大。在年平均气温上升1℃时评价了岩石年平均温度变化的范围,在冻原区为0.1~0.25℃,在森林冻原区和北部原始森林区为o.1~0.8℃。

  • 标签: 冻土区 多年冻岩 西西伯利亚 多年冻岩年平均温度 气候
  • 简介:酸化压裂目前已成为哈拉哈塘缝洞型碳酸盐油藏增产重要措施。为准确评价措施效果、分析酸压后储层渗流特征,利用酸压施工曲线、裂缝净压力拟合及酸压后不稳定试井技术对16口井分析评价,双对数皆未出现裂缝渗流特征。将双对数曲线所反映储层渗流特征分为三类:径向复合、串珠状、裂缝伤害,并依据酸压改造对油藏所起实质性作用,将酸压有效性分为三类:效益型、改善型、无效型,为酸压后储层渗流特征识别及后期措施指导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哈拉哈塘油田 缝洞型油藏 试井 酸压评价
  • 简介:本文介绍了日本雄胜干热区(HDR;温度为200℃)实验室和野外二氧化碳储存试验结果。在试验过程中,部分二氧化碳预期与岩石发生交互作用并以碳酸盐沉淀(地质反应器;从岩石和碳酸盐沉淀物提取钙)。2007年,把二氧化碳溶解水(含有固态二氧化碳的河水)直接注入OGC-2井(从9月2日至9日)和Run#2(从9月11日至16日))。同时,也向水井中注入多种示踪剂。利用取样器(容量500m1)在深度约800m的位置收集水样,并对其化学和同位素成分进行监测。在Run#2开展试验期间,在把二氧化碳-水注入OGC-2井2天后,向OGC-1井注入河水。在开展野外试验期间,利用“现场分析”技术测定方解石的分解或沉淀速率。把由钛棒或金薄膜覆盖的方解石晶体置于晶胞中,并嵌入晶体探测器内。随后把这种晶体探测器下入OGC-2井内,并在特定深度把水样导入探测器。l小时后取出探测器,并利用最新开发的相位移干涉仪观测方解石晶体,以分析储层流体中方解石的溶解或沉淀速率。“现场分析”结果表明,在注入后2天内观测到方解石沉淀。该结果支持大多数注入的二氧化碳可能以碳酸盐沉淀的观点。

  • 标签: 地质反应器 方解石 固定 花岗岩 二氧化碳(CO2)
  • 简介:塔里木油田塔中I号气田奥陶系碳酸盐储层多以裂缝、孔穴、溶洞为主要储集空间,具有埋藏深(5000-7000m)、温度高(130-170℃)等特点,早期勘探以直井为主,主要寻找大的、高效的"串珠"状地震强反射储层。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完善,有效的"串珠"状地震强反射储层数量逐渐减少,勘探的成功率也随之降低,难度逐渐升高。伴随着水平井钻井技术的不断提高和随钻伽马导向技术的不断成熟,水平井钻探越来越多,水平段也越来越长,采用通径裸眼封隔器+压控筛管分段压裂工艺,能够增大水平井的泄流面积,提高储层的动用程度。以塔中XX井为例,对水平井裸眼段进行压裂段数优化,对压裂液体系进行了选择,通过压裂软件对压裂规模进行模拟计算,经现场压裂结果证实,酸压施工后水平井产量明显高于周围直井措施井。

  • 标签: 全通径 压控式筛管 碳酸盐岩储层 水平井 压裂
  • 简介:宝鸡石油机械厂按照美国哈里伯顿(HQlli—barton)公司通径APR工具系统研制的DC98GY通径压控测试工具,今年五月至十月于四川石油管理局川南矿区,在资中钻采工艺研究所和宝鸡厂试验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地通过了四次下井工业性试验,试验已获得园满成功。试验表明,该工具各种功能可靠,性能稳定,达到了设

  • 标签: 压控 DC98GY 工业性试验 四川石油管理局 钻采工艺 负压射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