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应用压力监测,吸水剖面分析,小层产量分测,井温测试,脉冲试井,水流方向监测,高压物性取样等测试技术;对已开采36年玉门老君庙油田M油藏,进行了全面动态监测。得出了M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并划分出一、二类潜力区潜力接替区。并以此为依据,采取钻新井,合理注水,层系调整和小层压裂等措施;使失控区储量重新动用,限制了产量递减速度,实现了老井稳产,并有效地控制了综合含水。

  • 标签: 测试 油田动态分析(玉门老君庙 M 油藏) 开发方案 稳产
  • 简介:给出了一种模拟温度和压力动态数学模型和它们之间相互干扰以及小型压裂测试中压裂液压缩性影响。关井前,利用数值解和PKN模型近似解来计算裂缝几何参数;关井后,采用线弹性理论通过模拟压力计算裂缝宽度。模拟结果表明,小型压裂测试阶段裂缝温度有显著变化,比起不可压缩压裂液,可压缩流体压力更高,下降速度更慢。如果流体是可压缩,则通过Nohe压力降落分析方法计算滤失系数偏小。此外研究还表明,采用关井阶段后期压力数据计算滤失系数误差较小。

  • 标签: 温度 压力 压力降落 分析 数学模型
  • 简介:针对抽油机井容槽和漏失问题,大庆石油管理局采油工艺研究所研制出了小直径噪声测井仪,它可在抽油机井正常生产情况下,从偏心井口直接下入井中进行测试,工艺简单.现场应用证明,小直径噪声测井技术在低产液井找窜、注水井找漏、确定堵水层位检查套管井封窜效果方面准确可靠.

  • 标签: 小直径 噪声测井 漏失 窜流 应用
  • 简介:提出了西西伯利亚北部三个冻土地带〈-5列萨列、乌连戈伊和纳德姆)在气候变化条件下多年冻岩年平均温度动态研究结果。列出了有关气候参数数据。确定,最近30年中在这3个冻土地带观测到多年冻岩年平均温度上升。沼泽地形温度上升幅度最小,泥炭沼泽地形温度上升幅度最大。在年平均气温上升1℃时评价了岩石年平均温度变化范围,在冻原区为0.1~0.25℃,在森林冻原区和北部原始森林区为o.1~0.8℃。

  • 标签: 冻土区 多年冻岩 西西伯利亚 多年冻岩年平均温度 气候
  • 简介:全球定位系统常用于自然灾害或其他地球物理现象监测。滑坡监测是一个对各种GPS方法进行测试并解译各种系统误差来源领域。在以往研究中,快速静态GPS系统误差来源解译受GPS位置高差显著影响。在这项研究中,我们进一步探讨使用快速静态测量中监测点高差对GPS监测快速测量影响程度。为了证明其影响,我们在土耳其中部koyulhisar滑坡中使用了静态GPS测量。快速静态GPS方案与静态GPS方案在BERNESE5.0中运行结果对比表明,当监测基准点之间高差较大时系统误差主要表现在快速静态GPS变形率估算值上。其中垂直分量效果尤为显著,尽管它在水平分量上微不足道。减少地面参考站和流动站之间高差,15分钟后快速静态方案即显示出与静态定位方案高度相关性和近似变形率。

  • 标签: 快速静态GPS GPS精度 滑坡监测 垂直位置 GPS速度估计
  • 简介:针对富含CO2气井,区别于烃类气井,把偏差因子研究作为CO2气井重要参数。通过实验研究表明,不同CO2含量、不同压力和温度,对偏差因子都有一定影响。应用烃类气井相关压力、温度分布模型加以偏差因子等参数修正进行计算,由于计算压力、温度以及偏差因子相关参数是耦合关系,采用了迭代算法,研究了不同含量CO2下压力、偏差因子等参数沿井筒变化规律。

  • 标签: CO2气井 偏差因子 压力 迭代算法
  • 简介:经对干扰试井技术现场应用实例分析,证明干扰试井技术能够准确判断井间连通性,求取井间地层参数,加深地质认识,有效指导油田开发调整。通过现场应用,确定了干扰试井现场应用条件。

  • 标签: 干扰试井 压力恢复 激动井 反映井
  • 简介:在抽油机管理中电流平衡率常用于判断抽油机是否平衡.实际上,电流平衡不能保证抽油机一定平衡,电流不平衡抽油机也有可能是平衡.抽油机功率曲线分析方法,在对抽油机电耗测试以后,只需知道平衡块数目、重量目前位置三个参数,就能设计出平衡块最佳安装位置,并能对调整电能参数、扭矩曲线节能情况进行预测.

  • 标签: 功率法 抽油机 平衡 受力分析
  • 简介:目前.韩国正在考虑把地下水用作空间供热和制冷热源。本项研究评价了韩国266个国家地下水监测站地下水温度数据。地下水温度空间分布主要受地理纬度、气温和局部地形高程影响。地下水温度分布模式与环境空气温度分布模式非常类似。地下水温度年变化可以分为4种主要模式:P型(周期变化)代表地下水温度年周期变化,大多数浅层地下水温度变化都属于P型(62.5%);F型指地下水温度几乎没有任何变化,深水井地下水温度变化大多数属于F型(47.9%)。从表面上看,地下水水位深浅似乎与地下水温度变化模式有关。例如.温度变化属于P型或者WP型地下水水位最浅。而温度变化属于F型地下水水位最深。76.6%浅水井地下水温度年变化范嗣小于8℃,而97.1深水井地下水温度年变化范围小于8℃。通常,在最冷月份(11月-月)地下水温度最高,而在3—6月份(仅在最热月份(7月—8月)之前)地下水温度最低。研究发现.地下水温度和环境气温之间相位差,与地下水温度变化范同之间存在单纯指数关系。这表明,气温传播主要是通过介质传导完成。鉴于地下水温度稳定性,为了有效地设计和维护热泵系统。利用温度变化属于F型基岩含水层地下水是最适宜。为了更好地利用地下水热泵系统.对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和潜在环境变化进行详细勘查是必需

  • 标签: 地下水温度 地下水热泵 露天环路 国家地下水监测站 韩国
  • 简介:作者研究调查了新原位生物系统,利用一个独特固定单元技术处理地下水中有机成分。这个技术称作生物渗透屏障(BPB)。BPB是两个原位修复技术成本效率联合创新,即原位生物修复和可渗透屏障。在不同操作条件下,对这个独特系统进行了300多天评价,降解了地下水中目标物质,2,4,6三氯酚(TCP)。

  • 标签: 生物修复 屏障 污染 地下水 氯酚 降解
  • 简介:分层取样测试器通过选择性封隔地层,进行预测试,获取完整不稳定试井曲线,可测得每个小层地层静止压力、有效渗透率、污染系数等动态特性参数;该测试器可测试多个流量下其对应稳定地层流动压力,并可获取地层流体真实样品,能够实时定量各小层在不同地层流动压力下流体相态、流体成份和各流体体积流量,提前完成油气层产量定量测试.和普通试井相比,测试时间短,操作简单,可节约油气资源,提高地层测试质量.分层取样测试器在纯油层和干气层中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渗透率 污染系数 产能测试 取样测试器 分层测试 分层取样
  • 简介:(上接第四期)1.5渗透性反应栅工程虽然在过去二十年中,运用于反应栅化学、物理和生物原理已被详尽地研究,但反应栅构建方法在最近才成为人们关注焦点。其原因之一是:如果污染地下水深度较浅,可采用很简单建造技术。另外,在隔水层不深于20米条件下,截水墙构筑法可以很简单地应用于反应栅建造,因为它们具有相似的特性。

  • 标签: 地下水修复 建造技术 生物原理 构建方法 反应 渗透性
  • 简介:本文论述了利用直接推断法在Agropoli和Sapri(意大利)之间Cilento地区海岸斜坡和陡崖进行滑坡灾害填图。这段海岸沿线(大约118公里长)主要由中生代碳酸盐岩和中新世厚砂页岩夹层构成;也有第四纪海相砂岩连同海滩砂露头。由于海浪破坏,导致几个滑坡(主要是岩崩和滑坡)都影响海岸带。分析了大约154个斜坡和陡崖地貌、地质结构特征,并且监测和测量了影响岩块若干参数。这些参数涉及研究区地形、地质、地质力学、环境和波动特征。为了实施直接推断法,采用了Hudson提出岩石工程系统(RES)以及几种修正方法。本研究主要步骤是:(1)选择与滑坡灾害相关参数;(2)分析参数之间二元耦合;(3)加权耦合权重;(4)评价赋给不同等级参数值:(5)最后,计算不稳定指数(I.I.)。提供了测定参数数据库。利用耦合矩阵,将输出结果链接到地理信息系统中。本研究包含以下几个要素:地质和地貌要素、有关滑坡历史数据研究斜坡和陡崖I.I.图像和数值。如果新塌方发生或被近岸工程建筑建成,则I.I.值将被自动升级。I.I.值分为低、中、和高三个等级滑坡灾害。碳酸盐岩和厚砂页岩夹层两者都可以用相关I.I值区分,说明滑坡脆弱性差异。事实上,除了大型崩塌外,高速且小岩崩比中等速度可能会造成更多的人员伤亡。大滑坡灾害影响大约41%碳酸盐陡崖和53%砂质-泥炭厚砂页岩夹层边坡。

  • 标签: 沿岸滑坡 浪蚀 灾害 地理信息系统 意大利南部
  • 简介:滑坡早期预警系统(EWS)是一种降低滑坡风险重要工具,尤其是在结构保护措施潜力受限制地区。然而,滑坡早期预警系统设计、执行成功实施是复杂,而且在许多情况下还未完成。关键问题是与诱发滑坡条件不确定性、应急方案成功执行当地人员反应有关。本文中我们描述了最近在哥伦比亚峡谷滑坡早期预警系统执行过程。这是一个受滑坡灾害影响特殊地区。正如许多其它情形一样,数据(降雨量、土壤测量、滑坡事件记录)不充分基准相关不确定性代表了困难复杂化。为了能够较好地评估不同早期预警系统成分影响,我们以一种简单而集成方法开发了一套模拟早期预警系统数值模型。结果表明:预测滑坡损失几乎按指数律地取决于降雨量测量误差。随机优化进一步提出建议,对于一个增加观察误差,增加降雨诱发滑坡临界值调整。这些模拟研究是朝向一个更通用和集成方法第一步。在滑坡早期预警系统设计和运作提高方面显示重要潜力。

  • 标签: 滑坡 早期预警系统 地面观察 不确定性集成建模
  • 简介:为了计算二氧化碳和氯盐水在温度为12~300℃、压力为l-600bar(0.1-60Mbar)、Nacl含盐量为0~6m情况下混合溶解度,这里提出了对比相关性。所列方程计算是高效率,主要打算用于碳持留和地热研究中二氧化碳一水流液数字模拟。这个物相分离模型依靠文献提供关于二氧化碳和NaCI盐水物相分离实验数据,并且把以前公布相关性提升到更高温度。该模型依靠富水(水状)相活动系数和富二氧化碳相有效压力系数。利用一个纯水中Margules表达式、和一个盐析作用Pitzer表达式来处理活动系数。利用一个修改Redlich-Kwong状态方程、以及结合不对称二元相互作用参数混合规则来计算有效压力系数。使计算活动系数和有效压力系数参数适合于关注P-T范围公布溶解度资料。这样作,通常能在有用资料散布范围内重现混合溶解度和气相体积资料。提供了~个在该混合溶解度模型上实施多相流模拟实例,该实例中、假设增强地热系统以二氧化碳作为热提取液。这个模拟中,将20℃干燥超临界二氧化碳注入到200℃热水储层。成果指出,注入二氧化碳迅速地取代了地层水,但是,产生二氧化碳中却在长时间内含有大量水。该二氧化碳中水量可能与储层岩石和工程材料反应有关。

  • 标签: CO2 二氧化碳 溶解度 相分离 混合溶解度 增强地热系统(EGS)
  • 简介:在包含有毒化学溢物流、地下储罐泄漏、化学废料堆场所需要长期监测,目的是降低人类健康和环境风险。目前监测方法费用昂贵而且时间集中,采样和分析技术存在局限性。野外人工取样实验分析每个水样花费100—1000$(不包括采样费用),并且要协调样品采集、运输和储存过程中

  • 标签: 传感器 有机污染物 微化学电阻 水污染 敏感聚合体 导电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