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欧盟地质封存潜力项目的工作重点是欧洲氧化碳点源、基础设施以及地质封存的GIS编图。该项目的主要目标是评价欧洲深部咸水含水层、油气构造与煤层中氧化碳的地质封存能力。其他优先考虑的事项是进一步开发地质封存能力评价、经济模拟与场地选择的方法,以及开展国际合作,尤其是与中国合作。欧盟地质封存潜力项目成果包括适于氧化碳地质封存的25个国家和欧洲大多数沉积盆地。

  • 标签: 开发地质 能力评价 二氧化碳 封存 欧洲 欧盟
  • 简介:地质储存是一种能够减少大气中人为氧化碳(CO2)排放、技术上可行且可直接投入使用的方法。在众多氧化碳储存方案中,都是使氧化碳溶解于地层水并将其储存于深部含水层中。含水层储存溶解的氧化碳的最大能力,就是含水层中饱和氧化碳总量与当前总无机碳之差,并取决于压力、温度和地层水的盐度。假设在非活性含水层环境下,基于碳酸盐和重碳酸盐离子的浓度,通过能源工业收集的地层水的标准化学分析计算当前碳总量。在实验室环境中开展原位地层水分析时,利用地球化学形态模型计算从水样中释放的溶解气体。为了阐明氧化碳溶解度随水盐度增加而降低,利用纯水中饱和氧化碳含量的经验关系式计算地层水中的最大氧化碳含量。通过考虑溶解的氧化碳对地层水密度、含水层厚度和孔隙度的影响,评估地层水中储存氧化碳的最大能力,以计算含水层孔隙空间的水容量及水中溶解的氧化碳容量。这种用于评估含水层中溶解的氧化碳的最大储存能力的方法,已经被应用于加拿大西部阿尔伯塔盆地的Viking含水层。仅考虑注入高粘度氧化碳液体的区域,经评估,Viking含水层地层水中储存氧化碳的能力约为100Gt。随后的简单评估表明,在阿尔伯塔盆地深度超过1,000m的地层水储存氧化碳的能力约为4,000Gt。该结果同样表明:当含水层地层水中总无机碳(TIC)与饱和氧化碳溶解度相比非常低时,利用地球化学模型对原位地层水进行分析是不合理的。而且,在这种情况下,甚全可能会忽略当前的总无机碳。

  • 标签: 二氧化碳 溶解度 储存 能力 (容量)含水层 地层水
  • 简介:地面沉降是地面由于地下物质运移而发生的渐进下陷或急剧下沉。这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仅在美国,已经有遍及45个州,超过44030km0的土地受到了地面沉降的影响,相当于新汉布什尔州与佛蒙特州的总和。由此引发的经济损失更是惊人:仅在圣克拉拉山谷,沉降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979年大约为1.31亿美元,而到了1998年则高达3亿美元。造成这一灾害的原因主要有含水层的压实、有机质土的疏干排水、地下采矿、自然压实、溶坑以及永冻土的解冻等。

  • 标签: 地面沉降 直接经济损失 类型 全球性问题 物质运移 疏干排水
  • 简介:井口液下降是注水井压力降落测试准确解释地层参数的最大障碍。压降测试时注水井井口液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地层亏空严重;是井壁附近存在有利于水迅速流入地层的大孔道或微小裂缝。基于油藏渗流机理,分析了注水井井口液下降现象。根据DG油田注水井压降导数曲线特征,将井口液下降压力导数曲线分为三类:"V"字型、"W"字型和无明显趋势,且不连续型。假设关井后有等体积流体流入井筒使得井筒液不下降,应用校正注水井井口液下降的试井解释模型分析三类压力导数曲线。通过实例分析与对比说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分析井口液下降注水井试井资料,实用、可靠。

  • 标签: 注水井 井口液面 曲线 地层参数
  • 简介:非自喷井产能资料的处理目前均采用传统的平均液面折算法,用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产量与真实的液恢复产量相比误差较大.本文应用均质无限大地层中稳定流动条件下扩散方程的解析解,根据物质平衡原理,导出了非自喷井的流动方程和产能方程,以及任意两点间的平均产能公式.经50层的试验和应用证明,此法科学、精度高、方法简单,是计算非自喷井液恢复产能的新方法.

  • 标签: 不稳定流动 流体流动方程 产量计算 产能预测
  • 简介:典型污梁场地土壤与地下水调查技术与评价研究(一)项目总体目标:建立污染场地土壤与地下水调查技术和工作方法体系,开展含水层系统天然自净能力评价方法研究,为场地地下水污染调查与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 标签: 科技进展 污染场地 调查技术 评价方法 含水层系统 水污染调查
  • 简介:青藏铁路沿线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评价(一)水文地质调查:查明了青海省格尔木至昆仑山口以北段、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至达琼果站段第四纪地质、地貌特征以及水文地质特征,划分了地下水类型及富水特征,确定了地下水远景开发规划区,为保障铁路沿线车站、村镇供水提供了地质科学依据。

  • 标签: 科技进展 青藏铁路沿线 水文地质调查 地下水类型 环境地质调查 水文地质特征
  • 简介:概述氧化碳(CO2)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地球大气中氧化碳的含量正在逐步增加。专家们建议,必须尽快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进入大气的氧化碳量。其中的一些方案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捕集数百万吨的氧化碳,并把氧化碳封存于地下——称为氧化碳捕集与封存(CCS)。本文将阐述氧化碳地质封存原理并对下述常见问题予以解答:

  • 标签: 二氧化碳 封存 全球气候变暖 工业生产过程 地球大气 人类活动
  • 简介:利用项式方程可以处理气井系统试井资料,求得气井绝对无阻流量,确定气井合理工作制度。以往利用项式方程处理系统试井资料时,必须关井测地层压力。本文从理论上推导出了用项式导数方程处理系统试井资料方法,此方法可避免在气井系统测试结束后再关井测地层压力。本法可根据流压与产量的关系直接求取地层压力和气井绝对无阻流量,经实践检验,其结果令人满意。

  • 标签: 气井 二项式 方程 地层压力 绝对无阻流量
  • 简介:针对有限封闭油藏经过多个区块的实际应用,总结出了动、静结合的储量计算方法,弥补了容积法计算储量参数难确定的缺点.该方法充分运用生产实际中直接测量的数据,提高了储量计算的精度.弹性相法尝试性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 标签: 弹性二相法 油藏储量 评价 容积法
  • 简介:为了避免大气继续升温,可以向地下注入氧化碳。这项任务是困难的,但是是值得做的。在威廉莎士比亚时代吸入的每百万个分子中就有280个是氧化碳分子。如今,在我们的每次呼吸中每百万分子含有380个氧化碳分子,其份量每年增加2个分子。大家都知道,氧化碳火气浓度上升的后果将会如何:人类在地球范同内将进行无法操纵的实验。众所周知,氧化碳促使大气增温,这样首先会引起海平面升高和水酸度增加。问题在于,全球气候因此会如何变化,

  • 标签: 二氧化碳分子 下注 工艺 大气增温 海平面升高 莎士比亚
  • 简介:1原理氧化碳和甲烷的不同吸附特征可以用于封存氧化碳并且提高不可开采煤层中甲烷气体回采率。在5-8个大气压力下,一吨煤能吸收氧化碳气体30-35立方米。使用适当的压力,每摩尔甲烷可以置换氧化碳气体1.5到5或6摩尔。利用上述提到的文献资料计算出氧化碳的封存量。

  • 标签: 二氧化碳气体 深部煤层 封存 德国 甲烷气体 大气压力
  • 简介:氧化碳地质储存计划2007年6月,昆士兰州政府批准了此项研究工作,开发并示范这种新型碳减排技术,与煤炭工业共同投资开展该项研究,在昆士兰州开展并推广了该项技术。政府和煤炭工业企业共投入9亿美元组建煤净化资金,其中政府投入3亿美元,煤炭工业投入6亿美元。

  • 标签: 二氧化碳 昆士兰州 储存 地质 煤炭工业 政府投入
  • 简介:理论上分析了指数式产能方程产生偏差的原因。矿场产能试井实例分析表明,当测点压差大时,项式产能方程与指数式产能方程计算结果偏差不大;但当测点压差小时,指数式产能方程产生较大的偏差。气井项式与指数式产能方程偏差分析为矿场正确应用产能方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气井 产能方程 偏差 分析
  • 简介:2010年1月l1日,道达尔集团在法国的比利牛斯山脉(湖公社)开辟了欧洲第一个工业试验中心,从事主要温室气体—CO2的捕获、输送和储存。预计,采用最新技术可以比较有效地应对全球变暖。24个月,40000辆汽车排放近120000吨氧化碳,这是未来两年在法国东南部湖公社的新试验中心计划消除的氧化碳排放量。

  • 标签: 二氧化碳排放量 最新技术 储存 捕获 试验中心 温室气体
  • 简介:运输和注入氧化碳已经在美国实施,其关联的风险问题也已经被较好地认识。长远来看,有一种风险就是地下储存的氧化碳可能沿着一个不确定的运移通道或失稳井筒泄漏出来。这种风险场景或许可以类比为火山喷发时的天然氧化碳的排放。只要氧化碳能够弥散到大气中,火山地区的那种通过土壤或经由碳酸性温泉扩散泄漏出来的氧化碳并不代表一种威胁。然而,当氧化碳能够在一个封闭的空间得以积聚,它明确地构成一种威胁。从火山腔或火山口中突然排放出的大量氧化碳云同样也构成致命的威胁。然而,似乎难己找到这样的类比把地下储存的氧化碳的泄漏造成的风险和上述那些致命威胁联系起来。建议对储存的氧化碳在可能失稳井简附近的运移扩散和演化机理进行建模分析。

  • 标签: 二氧化碳 地下处置 安全 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