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2 个结果
  • 简介:世界上已发现了许多单铀和单钨脉状矿床和层控矿床,也见它们在某些地区起出现,但它们在时间上、空间上和成因上都是不。国内外文献资料还未报导过铀钨共生工业矿床。近年来,我国发现了这样矿床和矿田,作者在某地质队415工区勘探工作基础上,其中铀和钨成矿作用进行了综合研究,确定了铀与钨成矿历史及铀钨之间共生-伴生关系。认为这是

  • 标签: 矿床新类型 成矿系列
  • 简介:兴安岭群形成于中生代,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地区,是套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沉火山碎屑岩和少量正常沉积岩岩石组合。构成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带主体。该火山岩带纵向延伸超过一千多公里,和华北、华南中国东部中生代火山岩带相连。横向遍及整个东北地区.向西进入蒙古和俄罗

  • 标签: 火山岩 边缘陆块型 兴安岭群 中国东部中生代火山岩
  • 简介:新发现观点动态德科学家相继发现110、111号元素1994年11月9日和12月8日德国达尔姆斯塔特重离子研究中心分别发现了110和111号元素。前者是用数以10亿计镍原子轰击数以10亿计铅原子时形成,寿命为几千分之秒,原子量为269。11...

  • 标签: 厄尔尼诺现象 科学家 新观点 新发现 造山带 立交桥式结构
  • 简介:地质历史上生物礁丘是世界上重要石油储层及多金属硫化物矿床赋存体。过去研究仅限于浅海透光带中礁体,并有个比较成熟成因模式:生物礁、丘灰岩是种生物成因岩石,具有原地生长生物骨架,由群体生物生长组成格架捕获、粘结、障积了碳酸盐颗粒、灰泥等物质充填于骨架之间形成岩石。生物礁丘生长需要个比较严格外界条件。现代碳

  • 标签: 碳酸盐岩 热水喷溢作用
  • 简介:近年来,作者在研究阿坝地块层控金矿床成矿规律时,发现了类型含金矿石建造——Au-Se矿石建造。拉尔玛层控金矿床位于西秦岭南亚带白依沟背斜西段倾没端。矿床赋存于寒武系太阳顶群地层中,受层位控制明显。太阳顶群由碳质硅岩和碳质板岩组成,厚度最大可近千米,其中碳质硅岩

  • 标签: Au—se矿石建造 新建造类型 层控金矿床
  • 简介:地球原始大气与太阳相似日本科学家从夏威夷群岛罗伊希海底山脉玄武岩中气体分析得出这一结论。这些岩石中气体来自下层地幔(670km)。测定结果表明,它保持着地球诞生时初始状态氦氖同位素比值,因而判断它类似于地球诞生初期原始大气。测定还表明,氖三种同位素构成比与太阳非常接近。海南岛金矿资源丰富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所科技人员经过3年努力,查明了海南北部金矿区域成矿条件、控矿因素、矿床地质特征,确定了前地槽构造层绿岩带金矿

  • 标签: 金矿资源 控矿因素 绿岩带 构造层 成矿条件 伊希
  • 简介:广西“宁乡式”铁矿,主要分布在桂东北,矿体产于中泥盆统信都组中。含铁岩石主要为硅酸铁质岩和氧化铁质岩。含铁矿物主要为绿泥石、褐铁矿及赤铁矿,次为菱铁矿与黄铁矿。它们多组成鲕粒及鲕粒间填隙物。其中以绿泥石鲕粒与赤铁矿鲕粒为主,二者紧密共生。前人认为两种鲕粒都是在动荡动水体中直接沉积形成,所不同个位于较浅水氧化环境,另个则在较深水还原环境。现今研究表明,它们均非在动荡水体中直接沉积形成,而是在沉积期后成岩过程中形成,并且彼此间有着成因联系,即绿泥石鲕粒产生在前,赤铁矿鲕粒是由它转变产生

  • 标签: 鲕粒 填隙物 沉积形成 成岩过程 沉积期 中泥盆统
  • 简介:基本内容参见《矿物学报》1982年第期77—79页及《矿物学报》1984年6月第二期《有关提交矿物手续及注意事项》文。AmericaMineralogistVol.72,P.1031—1042,1987,ProceduresinVolvingtheIMACommissiononNewMineralsandMineralNamesandGuidelinesonMineralNomenclature文。增加如下条款(限适用于中国):1.提交矿物资料时,应同时提交矿物汉语名称、英语名称、作者汉、英名字及汉英详细地址。资料要求式17份(照片要原件),申报人在申报资料中应说明各数据测试及实验条件。

  • 标签: 新矿物 申报资料 英语名称 申报程序 申报人 实验条件
  • 简介:长久以来,地球历史时期大气^14C含量异常变化都被单归结为宇宙射线强度变化,如太阳耀斑^[1]和超新星爆发^[2]等引起^14C含量增加。2012年日本科学家在日本雪松树轮中发现在公元774年^14C含量年之内突然增加1.5%^[3]。导致如此幅度变化需要射线强度需要正常射线变化10~20倍,无法用传统太阳质子事件(alargesolarprotoneventSPE)或者γ射线流来解释。

  • 标签: ^14C 地球大气 地球历史 日本科学家 成因 量变
  • 简介:深部热流体是种由多元组分构成超临界流体,其上升活动可使地球内部物质与能量发生调整或再分配。油气而言,深部热流体携带高热能可使沉积盆地古地温升高,加快烃源岩热演化进程,增加有效烃源岩体积,促进烃类生成;在上升过程中,因其具很强溶解和扩散能力,故可萃取、富集沉积物中分散有机质,同时又对生烃产生显著加氢作用,从而为油气形成补充物源。此外,热流体与围岩储层发生化学反应,可改善储层孔渗条件,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而且因其具有较高压力和含水量,可抑制烃类热裂解而有利于油气保存。

  • 标签: 深部热流体 物质 能量 油气成藏 加氢作用
  • 简介:原始定义埃达克岩是钠质火成岩,其全岩化学成分相当于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和(富斜长石)花岗闪长岩(TTG);而富钾"C型埃达克岩"全岩化学成分相当于(狭义)花岗岩、石英二长岩和(富碱性长石)花岗闪长岩。现有的失水部分熔融实验岩石学表明,中等富钾程度贫硅(高Mg#值)玄武质源岩低比例部分熔融条件下可以形成酸性"C型埃达克岩";玄武质源岩部分熔融不会形成那些SiO2含量中等而又不具备高度富碱特征"C型埃达克岩"。高Sr低Y特征并非判别"C型埃达克岩"高压(p≥1.5GPa)熔融成因决定性标志,仅仅基于高Sr低Y特征而认为"C型埃达克岩"形成于高压熔融成岩机制是值得商榷

  • 标签: C型埃达克岩 钠质 钾质 实验岩石学 部分熔融 Sr/Y值
  • 简介:1.熊耳山地区找矿突破:小秦岭含金石英脉型金矿床早已被开采利用。熊耳山地区找金工作则始于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继熊耳群中发现了上宫大型金矿床之后,又发现了许多中、小型金矿床(点),因而该区普查找矿工作,多在熊耳群中。近年来在陶湾群和上栾川群中又找到了多处金矿床(点)。小河口金矿和三合金矿具有

  • 标签: 陶湾 栾川 普查找矿 熊耳山 小秦岭 矿床分布
  • 简介:本文利用胶质芽孢杆菌(Bacillusmucilaginosus)和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处理铜-苯酚(简称铜-酚)和镉-苯酚(简称镉-酚)这类有机-无机复合污染模拟废水,采用胶质芽孢杆菌和黑曲霉分别单独、联合或先后处理等5种方式,探讨了这两类菌体复合污染模拟废水处理效果及优化方法。结果表明,微生物铜-酚废水处理效果优于镉-酚废水。对于铜-酚废水处理表明,当废水中苯酚浓度为50~200mg/L时,去除率可达80%以上,最高可达94.65%,其中铜去除率较苯酚低;当模拟废水中铜浓度为30mg/L时,可达最高去除率(60.02%)。微生物镉-酚废水处理表明,当废水中镉离子浓度为4mg/L时,最高去除率为58.44%,苯酚去除率直保持在30%左右。

  • 标签: 胶质芽孢杆菌 黑曲霉 苯酚
  • 简介:页岩气成藏、开采过程中,裂缝都起着至关重要作用。为了探讨裂缝页岩气藏产量影响,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进行充分调研和切实总结基础上,依据成因将页岩储集层裂缝分为力学成因和地质成因两大类和10个亚类,不同类型裂缝其形成机理、发育特征及压裂响应存在差异,并影响页岩气成藏过程中资源量大小、压力。分析了压裂诱导裂缝半长、导流能力、间距等因素页岩气井产量影响,进行了压裂方法最优化设计流程和方法。

  • 标签: 页岩气 天然裂缝 异常高压 诱导裂缝 天然气产量 裂缝干扰
  • 简介:金矿找矿者早就认为,岩浆煌斑岩是金矿床赋存种良好标志,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出现煌斑岩与金矿化密切共生可以证明这一论断。基于下列事实:(1)煌斑岩含金量是地壳所有岩浆岩中含金量最高岩石;(2)煌斑岩不仅在空间上与金矿化伴生,而且是与金矿化同时产出;(3)由于金高密性和亲铁性,普遍认为地核和深部地幔是富金;(4)煌斑岩来自深部地幔,本身明显富CO2、H2O、F、Cl、Rb和Ba等组分,并含硫适中,适合于从富金深部将金携带到地壳浅部。N.M.S.Rock等(1987)提出了金矿床成因新模式:高温、富金、富挥发分煌斑岩浆上升到地壳中后,或者与地壳物质相互作用形成花岗岩-斑岩岩浆成矿(模式A);或者引发并加剧个变质热液循环体系,同时可能提供变质热液、部分金以及CO2和S,从而促使变质热液金矿床形成(模式B)。这种模式强调了煌斑岩浆活动在金成矿中重要作用,将世界上些大型、特大型金矿田两种矛盾成因模式,即岩浆和变质成因模式加以统,引起

  • 标签: 金矿 煌斑岩 伴生关系
  • 简介:  为了定量预测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土壤质量未来变化,通过分析人类活动土壤重金属元素富集影响,建立了基于人类活动土壤重金属元素分布未来变化预测模型.工业、农业总产值、国内生产总值、人口总数等影响因子数据输入模型后,即可获得土壤重金属污染等级所占比例,达到定量预测由于人类活动变化土壤质量产生影响.……

  • 标签: 土壤质量 预测 支持向量机
  • 简介:碳酸盐岩是个巨大碳源和钙源,在地球表面分布极广。随着近年来污水排放量增加,对地表碳酸盐岩溶蚀产生重大影响。为研究污水碳酸盐岩溶蚀作用及其环境效应,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pH计、酸滴定法、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扩散X射线谱仪和X-射线粉晶衍射等,分别测定反应体系中金属离子浓度、pH值、HCO3-浓度、碳酸盐岩被溶蚀前后表面形态和组分变化等指标。研究发现,模拟污水(含有几种重金属离子、H2PO4-、NH4+、脲和土壤微生物等)碳酸盐岩溶蚀结果有显著差异,如模拟污水碳酸盐岩有强烈溶蚀作用,使其释放更多Ca和C;低浓度Pb(NO3)2溶液碳酸盐岩溶蚀表现为吸收CO2;高浓度Pb(NO3)2、CuCl2、CuSO4和土壤微生物扩增溶液碳酸盐岩溶蚀表现为释放CO2;重金属盐溶液和复合污水碳酸盐岩溶蚀后有次生矿物生成等。

  • 标签: 碳酸盐岩溶蚀 模拟污水 CO2源/汇 钙源
  • 简介:俯冲-碰撞环境中山脉如何形成、俯冲过程在其中角色是板块构造理论中基本问题之。解释造山带形成端元(end-member)机制是薄层(thin-skinned)和厚层(thick-skinned)模式,前者强调变形仅限于上地壳,而后者则认为下地壳甚至岩石圈地幔都发生了变形。

  • 标签: 造山带 板块构造理论 地壳变形 岩石圈地幔 上地壳 端元
  • 简介:夜明珠由于含有磷光物质而能够在黑暗中发光.磷光发光机理是些矿物晶体结构中由于激发电子能被晶体缺陷或电子构型中禁带捕获,随后激发电子仍依定速度回落至基态,因而在外加激发能量停止时会继续发光,缓缓衰退形成磷光.

  • 标签: 夜明珠 磷酸盐岩 天然 矿物晶体结构 发光机理 激发能量
  • 简介:将岩组学研究方法应用于材料、石材以及工程爆破中应力场研究具有广阔前景。然而,应用旋转台进行观测、统计速度很慢,而且使用范围受很多条件制约。用“轴晶矿物光轴与镜轴夹角干涉图测定法”不仅结果与旋转台基本致,而且工效可提高1—2倍;

  • 标签: 一轴晶 干涉图 岩组学 旋转台 应力场 条件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