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0 个结果
  • 简介:绿纱(钴)矿床直缺乏对矿床流体包裹体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本文对与矿化密切相关热液矿物开展了系统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以及碳、氢、氧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矿区成矿流体具有中高温(220~500℃)、中高盐度(27.40%~42.60%NaCleq)、中等密度(0.79~1.17g/cm3)特征,成矿环境为低压(2.0~8.0MPa)环境.同沉积初始富集阶段成矿流体为含海相碳酸盐岩石组合变质脱水,晚期流体为变质流体与岩浆水混合流体,并有不同程度大气降水参与.热液中碳早期由海相沉积碳酸盐岩经溶解作用提供,晚期为岩浆和海相沉积碳酸盐岩经溶解作用共同提供.主成矿阶段成矿流体存在三种端元,即高盐度、高温岩浆流体(>25%NaCleq,>400℃),高盐度、中高温变质流体(>25%NaCleq,200~400℃),低盐度和中低温大气降水(<10%NaCleq,150~300℃),流体混合是矿区金属沉淀重要机制.

  • 标签: 流体包裹体 碳-氢-氧同位素 流体混合 绿纱矿床 中非铜(钴)矿带
  • 简介:  Xiao和Zhang提出了用正热电离质谱法测稳定氯同位素方法,并在1995年得到进步完善.现在该方法已在卤水、气溶胶、岩石、亏损带钻孔水以及含氯脂肪族碳氢化合物氯同位素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Xiao和Zhang证明了低含量SO42-和其他离子不会干扰质谱测定,但是大量F-,SO42-和些有机将会抑制离子发射.为了获得高精度氯同位素测量结果,溶液中SO42-、NO3-和其他可能阴离子都要被除去.基于形成AgCl沉淀除去Cl-方法以纯化样品是有效,但是由于过程复杂性和可能引入高空白氯而受到限制.……

  • 标签: 氯同位素 去除 树脂柱
  • 简介:镍硫化物铂族元素矿床般属于岩浆结晶分异成因,很少有热液交代成因产出者。Hulbert指出,世界范围内热液型矿床对于铂族元素贡献甚微。我国开采镍硫化物矿床中也很少有独立热液交代型矿体,只些矽卡岩型矿床(主要是铜矿)中伴生有Ni和PGE。但在四川杨柳坪矿区,新近发现独立、完全由热液形成-镍-铂族元素矿体提供了新热液成矿实例,该矿体赋存在基性超基性岩体之外灰岩-片岩中,与基性-超基性岩没有直接关系,矿石品位很高。

  • 标签: 铂族元素矿床 超基性岩 交代 矿化类型 热液 伴生
  • 简介:金川镍硫化物矿床含有丰富铂族元素,是我国最大铂族元素原料基地。经1989—1990年对铂族元素矿产资源建设保证程度研究表明,其铂族元素储量约占我国探明保有储量60%,而铂族金属生产量则占我国生产量88%以上。

  • 标签: 铂族元素 成矿作用 硫化物矿床 保有储量 铜镍矿 保证程度
  • 简介: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石油学会、中国地震学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拟定于2008年7月10~12日大庆油田会议中心共同主办“深部地质过程、地球排气与油气资源学术研讨会”。以新科学理论和技术去寻找油气资源是地球科学家面临新问题。地球深部流体、固体地幔、地壳、海底和大气圈等各个圈层是地球演化过程中最活跃因素之,不仅有重要地球动力学作用,直接形成金属矿产和天然气,还会引发多种自然灾害,因而地球排气和地幔流体研究具有重要现实和理论意义。会议主要内容:1)地球排气与油气资源;2)地幔流体地球化学;3)天然气水合物;4)大洋热液与深部生物圈;5)地震、火山、气体突出;6)深部流体与金属

  • 标签: 地球排 地质过程 学术研讨会
  • 简介:地球科学经过几百年发展,宏观和微观领域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伴随着科技巨大进步,地球科学已向超宏观和超微观两个明显方向发展:天体行星科学和纳米地球科学。纳米尺度上深入地球科学研究,有助于揭示些更本质机理和过程,这是地球科学发展条必然途径。纳米地球科学是近年来地球科学与纳米科技交叉发展起来国际前缘领域,极大地拓展了各个领域应用前景,纳米地球科学兴起必将引起地球科学场新革命。为了引导地球科学向更微观层次迈进,进步厘清纳米地球科学科学内涵主要研究方向,

  • 标签: 地球科学 微观领域 行星科学 交叉发展 矿产资源勘探 中国地质学会
  • 简介:欧布拉格-金矿床位于内蒙古西部阿拉善地区,是处远景具大型规模-金矿床。矿床赋存于二叠系下统火山岩和次火山岩中,容矿岩石主要为石英斑岩和英安质熔结火山角砾岩、流纹质火山角砾岩。本文选取矿区出露与矿化最为密切样品,采用颗粒锆石U-Pb法和^40Ar/^39Ar法测定了成矿期石英斑岩脉和含矿石英脉年龄,获得成矿期石英斑岩锆石U-Pb年龄为277.4±3Ma,-金矿体中石英^40Ar/^39Ar年龄为264.26±0.46Ma。这结果揭示,欧布拉格-金矿是海西晚期形成。结合阿拉善地区朱拉扎嘎金矿和呼伦西白金矿都是海西晚期形成情况分析,表明海西晚期是中国西部最重要(金)矿化期之

  • 标签: 成矿时代 欧布拉格铜-金矿床 内蒙古阿拉善地区
  • 简介:近年来,黔西北威宁地区发现了新含铁地层,其含铁铜矿层层位较稳定,规模较大,铁含量均达到综合利用工业品位要求。采用矿物岩石学方法研究了含铁地层、矿物岩石及其矿化特征,结果表明,含铁地层为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组第三段(P2β3)和宣威组(P3x)底部地层,岩性主要为火山角砾岩、凝灰质火山碎屑岩细粒岩屑砂岩。沉积成岩为成矿奠定了物质基础,含Fe、Cu地下热液扩散、循环过程中导致含矿地层中发生活化、再富集成矿。

  • 标签: 含铁铜地层 同生沉积 地下热液 活化再富集 黔西北
  • 简介:为探讨鲁西石地区归来庄金矿和卓家庄金矿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机制,利用显微镜和电子探针对矿石中典型碲化物矿物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碲化物矿物主要为自然碲和碲银矿,其次是针碲金银矿、AgAu2Te6、含银自然金和碲铅矿,初步认为AgAu2Te6为新矿物。针碲金银矿、AgAu2Te6、部分碲银矿、含银自然金可能是非平衡状态下快速沉淀而成,与含矿流体间歇性沸腾作用有关。碲化物沉淀顺序反映了其各自熔化温度差异,说明熔点高碲化物将优先沉淀。矿床成矿热液具有多来源性,可能存在含Au、Ag流体和Te流体,二者条件下发生不混溶;流体沸腾作用可能是导致碲化物和金等成矿物质快速沉淀主要机制。

  • 标签: 碲化物 金矿床 电子探针 铜石地区 成矿机制
  • 简介:我国主要以化探手段找金,因而勘查金矿周期长、成本高、效益差。近年来,笔者在从事金矿勘查研究中,引进了现场核技术勘查金矿方法,将几种被证明有效核技术方法综合应用,使其进行野外研究和现场地质问题分析中,能提供必要、直接参数。如何划分现场核技术方...

  • 标签: 现场核技术方法 勘查金矿 发展状况
  • 简介:众所周知,成矿作用大量信息蕴藏在各种矿物之中。采用先进手段,最大限度地提取这些信息,以提高金矿找矿评价和成矿预测效率,“金矿找矿矿物学”近年来应用于评价矿床深部远景和解决矿山危机方面已取得巨大进展。1.金矿床中矿物形态标型特征:矿物形态受矿物化学成分、晶体结构地质环境

  • 标签: 矿床深部 找矿矿物学 成矿预测 五角十二面体 自然金 晶体结构
  • 简介:原始定义埃达克岩是钠质火成岩,其全岩化学成分相当于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和(富斜长石)花岗闪长岩(TTG);而富钾"C型埃达克岩"全岩化学成分相当于(狭义)花岗岩、石英二长岩和(富碱性长石)花岗闪长岩。现有的失水部分熔融实验岩石学表明,中等富钾程度贫硅(高Mg#值)玄武质源岩低比例部分熔融条件下可以形成酸性"C型埃达克岩";玄武质源岩部分熔融不会形成那些SiO2含量中等而又不具备高度富碱特征"C型埃达克岩"。高Sr低Y特征并非判别"C型埃达克岩"高压(p≥1.5GPa)熔融成因决定性标志,仅仅基于高Sr低Y特征而认为"C型埃达克岩"形成于高压熔融成岩机制是值得商榷

  • 标签: C型埃达克岩 钠质 钾质 实验岩石学 部分熔融 Sr/Y值
  • 简介:世界上已发现了许多单铀和单钨脉状矿床和层控矿床,也见它们某些地区起出现,但它们时间上、空间上和成因上都是不。国内外文献资料还未报导过铀钨共生工业矿床。近年来,我国发现了这样矿床和矿田,作者某地质队415工区勘探工作基础上,对其中铀和钨成矿作用进行了综合研究,确定了铀与钨成矿历史铀钨之间共生-伴生关系。认为这是

  • 标签: 矿床新类型 成矿系列
  • 简介:金矿找矿者早就认为,岩浆煌斑岩是金矿床赋存种良好标志,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出现煌斑岩与金矿化密切共生可以证明这论断。基于下列事实:(1)煌斑岩含金量是地壳所有岩浆岩中含金量最高岩石;(2)煌斑岩不仅在空间上与金矿化伴生,而且是与金矿化同时产出;(3)由于金高密性和亲铁性,普遍认为地核和深部地幔是富金;(4)煌斑岩来自深部地幔,本身明显富CO2、H2O、F、Cl、Rb和Ba等组分,并含硫适中,适合于从富金深部将金携带到地壳浅部。N.M.S.Rock等(1987)提出了金矿床成因新模式:高温、富金、富挥发分煌斑岩浆上升到地壳中后,或者与地壳物质相互作用形成花岗岩-斑岩岩浆成矿(模式A);或者引发并加剧个变质热液循环体系,同时可能提供变质热液、部分金以及CO2和S,从而促使变质热液金矿床形成(模式B)。这种模式强调了煌斑岩浆活动金成矿中重要作用,将世界上些大型、特大型金矿田两种矛盾成因模式,即岩浆和变质成因模式加以统,引起

  • 标签: 金矿 煌斑岩 伴生关系
  • 简介:夜明珠由于含有磷光物质而能够黑暗中发光.磷光发光机理是些矿物晶体结构中由于激发电子能被晶体缺陷或电子构型中禁带捕获,随后激发电子仍依定速度回落至基态,因而在外加激发能量停止时会继续发光,缓缓衰退形成磷光.

  • 标签: 夜明珠 磷酸盐岩 天然 矿物晶体结构 发光机理 激发能量
  • 简介:将岩组学研究方法应用于材料、石材以及工程爆破中应力场研究具有广阔前景。然而,应用旋转台进行观测、统计速度很慢,而且使用范围受很多条件制约。用“轴晶矿物光轴与镜轴夹角干涉图测定法”不仅结果与旋转台基本致,而且工效可提高1—2倍;

  • 标签: 一轴晶 干涉图 岩组学 旋转台 应力场 条件制约
  • 简介:兴安岭群形成于中生代,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地区,是套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沉火山碎屑岩和少量正常沉积岩岩石组合。构成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带主体。该火山岩带纵向延伸超过一千多公里,和华北、华南中国东部中生代火山岩带相连。横向遍及整个东北地区.向西进入蒙古和俄罗

  • 标签: 火山岩 边缘陆块型 兴安岭群 中国东部中生代火山岩
  • 简介:摘要:模拟酸性土壤条件下,利用制备低聚合羟基铁蒙脱石复合体对铬酸根进行吸附实验。重点研究了吸附条件对复合体铬吸附能力影响,对比了蒙脱石和含水氧化铁。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复合体有较强铬吸附能力,其铬吸附量低于铁沉积物而明显高于蒙脱石。铬初始质量浓度是影响复合体铬吸附量最主要因素,离子强度次之。吸附时间(12h以上)、温度、pH值对复合体铬吸附量影响很小;说明酸性土壤条件下,复合体有强且稳定铬吸附能力。

  • 标签: 羟基铁离子 蒙脱石 复合体 铬酸根 吸附 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