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下颌骨折术后口腔护理方法的选择及比较。方法 收集 2018年 2月至 2019年 2月我院收治的行下颌骨折术的患者 5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 n=25)采用常规的口腔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 n=25)采用个性化的口腔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疼痛程度以及愈合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和疼痛程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P<0.05);对照组患者的感染率为 36.00%,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为 8.00%。观察组患者的愈合程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即感染率越低愈合效果越好,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 对下颌骨折术后的患者采用个性化的口腔护理方法,可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患者术后的愈合程度极高,值得临床的进一步借鉴和发展。

  • 标签: 下颌骨骨折 常规口腔护理方法 个性化口腔护理方法
  • 简介:【摘 要】目的:对微创技术在拔除下颌低位埋伏阻生智齿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为了临床医疗机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某院 2017年 2月 ~2018年 2月期间收治的下颌低位埋伏阻生智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微创拔牙组与锤凿组,每组患者各 100例。微创拔牙组采用微创拔牙器械进行微创拔除患者的下颌低位埋伏阻生智齿;锤凿组选择使用传统拔牙机进行凿骨劈冠法进行拔除下颌低位埋伏阻生智齿。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进行记录,对二组患者的术后感染、肿胀、干槽症方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微创拔牙组手术时间为( 16.3±4.3) min;锤凿组拔牙手术时间为( 39.4±10.2) min。微创拔牙组患者的术后感染、疼痛、肿胀、干槽症等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明显低于锤凿组。结论:针对下颌低位埋伏阻生智齿的手术方法,选用微创拔牙方法具有更好的效率,且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发生概率低的特点,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下颌低位埋伏阻生智齿 微创手术 锤凿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骨折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结合骨折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 取本院 2019 年 06 月 -2020 年 06 月 诊治 的88 例骨折患者开展本次试验 研究,选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 对照组 和观察组两组,各 44 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给予 功能锻炼结合骨折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与对照组功能锻炼评分、心理支持评分和恢复功能评分相比,观察组均明显偏高 ( P< 0.05 );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相比,观察组明显偏高 ( P< 0.05 )。 结论 给予 骨折患者功能锻炼结合骨折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护理质量,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骨折 功能锻炼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微创拔牙术治疗下颌复杂阻生牙的效果和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2月 -2018年 9月 期间收治的80例下颌复杂阻生牙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 40例;参照组采用传统机械拔牙术,实验组采用微创拔牙术治疗,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 92.50% )显著高于参照组总有效率( 75.00% ),并发症发生率( 10.00% )低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 30.00% ) ,组间差异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微创拔牙术用于下颌复杂阻生牙患者中,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微创拔牙 下颌复杂阻生牙 临床效果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在重大自然灾害、车祸、坍塌等事故现场,受到创伤后的患者如怀疑有骨折,千万不可急于搬动。首先要看有没有危及生命的严重外伤,在处理或排除颅脑损伤、胸外伤、大出血等严重外伤后,方可处理骨折骨折伴有开放伤口和出血时,应先止血、包扎伤口,然后处理骨折

  • 标签: 创伤骨折 固定 正确搬运 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急性闭型青光眼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 。 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 86 例 急性闭型青光眼患者为例,其中行常规护理的 43 例患者为对照组,行心理护理的 43 例患者为对观察组,起止时间为: 2019.01-2020.02 。 对比两组并发症与护理前后的眼压、 SAS 评分(焦虑自评量表) 。 结果: 两组并发症比较,观察组总发生率为 9.30% ,对照组总发生率为 30.23% ,有差异特性( P<0.05 );两组护理前后的眼压、 SAS 评分比较,护理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经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急性闭型青光眼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心理护理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