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祥云县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主动提供的艾滋病检测咨询(PITC)实施情况,倡导PITC的进一步推广,为祥云县防治艾滋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PITC工作规范、流程及相关工作内容要求,收集相关信息,分析2010年7月-2016年12月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情况、按样本来源进行统计。结果祥云县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共主动提供艾滋病检测咨询260124人次,占总检测数的51.79%(260124/502222),检出HIV抗体阳性250例(新报告170例),占全县新报告艾滋病感染者/病人的42.8%。结论祥云县通过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主动提供咨询HIV检测极大的提高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检测率。对于艾滋病感染者降低病死率,及时得到高危行为改变和随访管理,减少艾滋病的二代传播,有效降低新发感染率的意义十分显著。在HIV高流行区应该更加深入广泛开展PITC工作。

  • 标签: PITC 艾滋病 分析
  • 简介:目的对北京市密云县农民体检中筛查出的高血压患者患病状况进行研究,分析患者危险因素状况,为探索适合郊县的慢性病管理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调查9419名高血压患者,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收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调查对象男性超重肥胖率、症状发生率和规律服药率分别为59.86%、43.00%和52.02%,均低于女性(72.84%、49.65%和55.07%);症状发生率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青年规律服药率为44.57%,低于中年(52.07%)和老年(57.36%),以上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需加强高血压危险因素知识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醒青年、女性患者积极控制体重;提高青年、男性患者对高血压危害和规律服药意义的认识;加强慢性病规范化管理,从而提高农村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慢性病 高血压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祥云县2013-2016年居民碘营养监测情况,了解我县居民碘营养现状,为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祥云县2013-2016年碘营养监测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3-2016年碘盐覆盖率为99.83%外;合格碘盐食用率为88.25%。2014年、2016年对8-10岁儿童,用B超法检查甲状腺容积和结节,甲状腺肿大率为0。尿碘水平检测,2016年较2014年尿碘水平均有下降,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处于适宜水平,但21.5%为碘营养不足,13.5%的为碘营养过量;孕妇尿碘水平偏低,54%处于碘营养不足(<150μg/L),23.0%碘营养超过适宜量(≥250μg/L)。结论我县合格碘盐食用率偏低,儿童碘营养状况适宜,但存在碘营养摄入不均衡,孕妇碘营养水平偏低,同时存在碘营养不足和碘营养过量并存的现况。

  • 标签: 碘营养 合格碘盐食用率 尿碘中位数 甲状腺肿大率
  • 简介:目的了解北京市密云县居民健康素养状况及相关的影响因素,为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提高居民健康素养的干预政策、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PPS法)、简单随机抽样和KISH表法,在全县内抽取2个居委会和21个自然村,采用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进行入户调查。结果被调查者健康素养总体水平为13.5%,具备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健康技能的人口比例分别是18.5%、12.5%和19.3%;具备相关健康素养的人口比例由高到低分别是:安全与急救素养51%、科学健康观素养44%、传染病预防素养34.5%、信息的获取与应用素养18.3%、基本医疗素养14.8%、慢性病预防素养10.3%、日常保健素养9.3%;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68.7%。结论全县居民整体健康素养具备率较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要坚持不懈。

  • 标签: 健康素养 居民 密云县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云南省云县梅毒感染者老年人高发趋势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9月份云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梅毒检测确诊试验阳性,皮肤科收治的304例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归分析患者的基本资料,并对其年龄相关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4例确诊的梅毒患者中,≥60岁老年患者和<60岁的非老年患者分别占37.50%和62.50%,非老年患者的比例显著高于老年患者;≥60岁的老年患者中,又以60-69岁老年患者的比例最高,占15.79%,在不同年龄段患者中发病率高居第二位。老年患者中,男女各占65.79%和34.21%,有男性患者显著高于女性患者的情况,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云南省云县梅毒感染者老年人呈高发趋势,呼吁关爱老年人健康状况,杜绝不规范性行为,杜绝到非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创伤性检查,降低老年人的梅毒感染率。

  • 标签: 梅毒感染 老年人 高发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缙云县七里乡腰畈村癌症高发的流行病学病因,为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移民流行病学调查等方法。结果该村的癌症患者以消化系统为主,占83.33%,年均癌症死亡率为263.61/10万;患者存在家庭聚集性分布;存在与长期饮用农田渗透水源的分布相一致;该村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达56.9%。结论该村癌症发生较多的原因与农民以农田渗透水为生活饮用水源相关,但也不能排除农田渗透水与幽门螺杆菌等因素发生的协同作用。

  • 标签: 癌症 流行病学 调查
  • 简介:目的了解农村地区高血压患病现状及治疗效果,为实施高血压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北京市密云县古北口镇12个村的成年人作为调查对象,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效调查2076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3%,服药率为83.12%,治疗控制率为30.77%,服药与不服药血压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该地区高血压患病率仍较高;高血压防治工作应采取行之有效的药物治疗为重点,同时应加强社区健康教育及宣传力度,提高居民防病意识,降低高血压发病率.

  • 标签: 高血压 患病率 药物治疗 控制率
  • 简介:目的了解北京市密云县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状况,为加强和改善放射防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Excel和SPSS软件对个人剂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1年该县个人剂量监测结果都在允许的范围之内,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的年有效计量均〈20mSv,从事介入放射诊断的工作人员平均剂量高于该地区年平均剂量水平。结论密云县放射防护工作应重点加强介入放射诊疗操作人员的防护。

  • 标签: 个人剂量 放射防护 热释光剂量计
  • 简介:目的了解北京市密云地区人群莱姆病的感染状况以及传播媒介蜱相关知识状况。方法选取549人开展莱姆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验(ELISA)对血液样本进行检测,并对调查对象开展问卷调查。结果共采集人群血清标本549份,伯氏疏螺旋体IgG抗体阳性25份,阳性率4.55%;西田各庄地区感染率最高,为9.00%;大城子最低,为1.00%。仅有0.73%的人听说过莱姆病,86.70%的人认识蜱虫,48.82%的人在周围环境中发现蜱虫;28.96%的人明显有蜱叮咬史。结论北京市密云地区人群中存在莱姆病的感染;暴露人群蜱相关知识匮乏,个人防护能力较弱,容易感染莱姆病。

  • 标签: 莱姆病 血清流行病学
  • 简介:目的了解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分型诊断与疫情报告之间的差距,准确掌握北京市密云县各型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的基线资料,为今后制定科学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5~2008年医疗机构网络直报的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病病例,对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或血清学检测。结果2005~2008年网报急性病毒性肝炎总例数为455例,核实确诊305例,符合率为67.03%。305例中甲型病毒性肝炎3例,占急性病毒性肝炎的0.98%;乙型病毒性肝炎161例,占52.79%;丙型病毒性肝炎27例,占8.85%;丁型病毒性肝炎1例,占0.33%,戊型病毒性肝炎58例,占19.02%;未分型肝炎55例,占18.03%。2005~2008年,密云县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病病例以乙型为主,甲型比例很小,但戊型肝炎的发病不容忽视。结论乙型肝炎、戊型肝炎应为当前病毒性肝炎防治重点;应进一步规范临床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同时继续定期开展病毒性肝炎的血清学监测。

  • 标签: 急性病毒性肝炎 分型诊断 流行病学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简介:摘要艾滋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传染病,本文针对浙江省缙云县艾滋病预防的重要性,结合实例统计进行分析,认清当前形式的严峻性,以科学的态度加强宣传艾滋病的危害和发病表现,制定有效措施,加强政府干预,实现多方位、全民参与防治,提高艾滋病预防的效果,减少发病率。

  • 标签: 缙云县 艾滋病预防 重要性 对策
  • 简介: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5-2014年缙云县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feverwithrenalsyndrome,HFRS)疫情资料,采用(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法对健康人群与鼠类进行HFRS抗体的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10年共报告HFRS204例,年均发病率为4.52/10万;2010年死亡2例。全年各月均有发病,呈现11月与7月的双峰型;各乡镇均有病例报告,溪流沿岸乡镇发病率较高;以30-64岁的男性农民为发病的高危人群。健康人群隐性感染率为4.63%,鼠类感染率为13.60%,不同发病率乡镇之间的健康人群感染率及鼠类感染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253、17.579,P〈0.05)。缙云县健康人群的免疫力低,鼠类的感染率较高,需加强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的监测与防护,以减少HFRS的发生。

  • 标签: 肾综合征出血热 流行病学 监测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北京市密云县艾滋病流行现状、特征及趋势,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2010年密云县"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确证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阳性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001~2010年密云县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7例,HIV感染者以性传播途径为主,同时出现经血液途径和母婴垂直传播的病例;HIV感染者年龄以20~40岁的中青年人为主,占81%,男女性别比为2∶1,农民和家务及待业人员占59%,感染者以流动人口为主,占70%。结论2001~2010年密云县艾滋病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且涉及一般人群,随着时间的推移,波及人群和地区会越来越广。应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扩大检测人群范围,提倡安全性行为,开展免费自愿咨询检测,利用多种形式深入、持久、广泛的宣传性病艾滋病的防治知识,遏制艾滋病的传播。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流行病学
  • 简介:目的了解北京市密云县乡镇居民主要慢性病指标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慢性病的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方法于2014年3-5月,按照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该县随机抽取4个乡镇,600位居民进行入户问卷调查,掌握居民慢性病相关行为和生活方式以及各项身体指数,并测量血压、测定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结果调查人群超重率、肥胖率分别为43.7%、28.0%;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异常率分别为28.3%、48.5%和12.7%,其与被调查者文化程度,吸烟、饮酒、高盐饮食、运动锻炼相关,半山区居民血糖、血脂异常率明显高于深山区居民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高异常率与性别、年龄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倡和建立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加强对该县乡镇居民特别是半山区居民的健康宣教,有助于控制慢性病的流行。

  • 标签: 慢性病 血糖 血脂
  • 简介:目的分析灌云县流行性出血热发病规律,探讨其流行特征,为制定切实可行的流行性出血热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相关分析。结果2005-2009年共报告流行性出血热204例,年均发病率3.82/10万,2009年发病率最高为5.02/10万。发病人群多见于男性青壮年,农民多发,病例主要集中于10月至次年1月。结论疫情监测和健康教育并举,灭鼠与疫苗接种并重是当前预防控制流行性出血热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出血热 病毒性 流行病学研究 防制对策
  • 简介:目的分析北京市密云县2009~2011年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患者流行病学特征,为更好地减少动物致伤的发生和预防狂犬病提供参考。方法对密云县2009~2011年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患者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9~2011年密云县狂犬病免疫预防门诊共接待患者15517例,暴露前免疫仅占0.41%。15496例暴露后免疫患者中,男女性别比1.27:1;以40岁~和50岁~组人群为主;工人、农民占58.95%;5—8月份暴露者占47.96%;暴露部位以下肢最多,占51.92%;城区、城乡接合部、山区狂犬病暴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4.44,P〈0.05),山区暴露率最低;致伤动物中犬占91.15%和48.73%为家养,有免疫史的占13.88%;暴露后当天就诊者占82.45%,BI级伤口中使用被动免疫制剂者占59.80%。结论应加强狂犬病健康知识宣教,提高暴露前预防接种和暴露后伤口及时处理及被动免疫制剂的使用;加强犬、猫等动物的管理,提高动物疫苗接种率,特别是宠物犬的管理。

  • 标签: 狂犬病 流行病学 密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