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直肠肛门瘘患者手术前后直肠肛门反射的变化。方法选择在2012年9月至2014年8月被我院肛肠科收治的80例直肠肛门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肛瘘类型分组,其中高位肛瘘患者纳入A组,低位肛瘘患者纳入B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直肠静息压(RRP)、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肛管最长收缩时间(ALCT)、肛管静息压(ARP)等直肠肛门反射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手术治疗后患者RRP、AMCP、ARP等指标有所下降,其中A组各指标变化幅度明显大于B组,经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CT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直肠肛门瘘手术后可引起肛管内外括约肌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直肠肛门反射下降,尤其对高位肛瘘患者影响程度更大,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 标签: 直肠肛门瘘 手术治疗 直肠肛门反射 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脏介入手术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抢救与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行心脏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720例,其中8例患者并发迷走神经反射,对其原因和护理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8例心脏介入手术并发迷走神经反射患者全部抢救成功,均有效完成心脏介入手术。结论在对患者行心脏介入手术时,要及时观察,有效护理,这样才能让治疗中的危险系数和并发症发生率有效降低,让手术成功率提高。

  • 标签: 心脏介入手术 迷走神经反射 抢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刺不同经穴对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大鼠H反射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第3天开始治疗,连续治疗14天,每日一次;采用神经电生理H反射评价模型和治疗效果;结果阳经针刺组显著抑制大鼠H反射的出现,和阴经针刺组、阴阳经针刺组、巴氯芬组、MCPG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阳经针刺对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的效果较好。

  • 标签: 脑卒中 痉挛 H反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循证分析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心脏介入术后患者40例,接受治疗的时间为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期间,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采用循证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心脏介入术后患者护理后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8.25±1.25)天少于对照组患者(11.39±2.45)天(P<0.05)。结论给予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患者采用循证分析,能够有效减少患者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 标签: 心脏介入术后 迷走神经反射 循证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冠心病介入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情况,并探索护理方法。方法选择进行冠心病介入术的患者50例,平均分为两组,对并发症的原因进行相应的研究,探讨发生该疾病的原因,并且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出现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人数。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人数比对照组少,对出现并发症的患者采取相应的措施(升压以及及时补液等)之后,患者的病情稳定。结论对于进行冠心病介入术后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患者,及时发现病情并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的控制。

  • 标签: 冠心病 介入术 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胫骨平台踝骨折患者采用钢板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胫骨平台髁骨折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行单纯外侧钢板固定,观察组应用钢板固定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优良率为72.0%,明显低于观察组92.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髁骨折效果优良,可最大限度恢复膝关节功能,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双钢板固定 胫骨平台双踝骨折 膝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单绒毛膜与绒毛膜胎妊娠围生儿结局。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定期分娩的320例胎临床产妇,根据绒毛膜性分为单绒毛膜组(120例)和绒毛膜组(200例),详细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的分娩孕周、并发症以及围生儿结局。结果单绒毛膜组中低出生体重儿62例,占总数的51.7%;极低出生体重儿13例,占总数的10.8%;新生儿窒息11例,占总数的9.2%;畸形儿4例,占总数的3.3%;胎输血综合症14例,占总数的11.7%;围生儿死亡5例,占总数的4.2%;绒毛膜组中低出生体重儿54例,占总数的27%;极低出生体重儿7例,占总数的3.5%;新生儿窒息9例,占总数的4.5%;畸形儿3例,占总数的1.5%;胎输血综合症0例,占总数的0%;围生儿死亡1例,占总数的0.5%。由此可见绒毛膜组的产妇围生儿出现低出生体重儿、极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率的明显低于单绒毛膜组产妇,且绒毛膜组产妇没有出现胎输血综合症。结论单绒毛膜胎妊娠围生儿结局明显比绒毛膜胎妊娠差,针对胎妊娠产妇应该尽快确定绒毛膜性质,早期做好监护和护理干预,提高围生儿质量,改善围生儿结局。

  • 标签: 单绒毛膜 双绒毛膜 双胎妊娠 围生儿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对胫骨平台踝骨折患者采用钢板固定技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间我院收治的胫骨平台踝骨折患者4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属于闭合性损伤,其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27~53岁,平均年龄(38.42±5.71)岁;骨折位置左膝25例,右膝1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内外侧钢板固定技术进行治疗,观察和评估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5~28个月的随访,平均时间(14.37±5.68)个月。所有患者均于术后4~8个月内骨折全部愈合。根据Ras-mussen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可得优23例(57.5%),良11例(27.5%),差6例(15.0%),优良率为(85.0%)。所有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深部感染、内固定失败等情况。结论对胫骨平台踝骨折患者采用钢板固定技术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硫仑样反应的机理、症状和救治。方法对50例硫仑样反应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多数患者在短时间内症状明显缓解,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结论在护理操作中,严格掌握用药的注意事项,实施积极的健康教育是避免不良反应发生的有效措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服用头孢克肟后,饮白酒发生的过敏反应可按硫仑样反应治疗。方法回顾2004.06-2012.04我院两例病人因上呼吸道感染,口服头孢克肟(0.1g每日两次)3-5天,在空腹饮白酒后15-20分钟后,出现硫仑样反应。结果胸闷气短、面颈部潮红、大汗、幻视、恶心、嗜睡,诊断为硫仑样反应,并按硫仑样反应治疗,经过救治痊愈。结论因为头孢克肟不含甲硫四氮唑基因,产生硫仑样反应值得探讨,用于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双硫仑样反应 头孢克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柱型髋臼骨折的治疗方面,优质的治疗手段以及方法。方法选取近年来来我院就诊治疗的柱型髋臼骨折的患者16例。进行手术治疗。采用改良的KocherLangenbeck入路(改良K-L入路),并用钛质重建钢板进行固定,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对进行治疗的患者进行跟踪治疗1-4年,根据Matta影像学进行评分,其中进行解剖复位者14例,复位治疗达到满意者2例,根据d'AubignePostel髋臼关节评分,优14例,良2例。结论在经过诊断确定了柱型髋臼骨折后,需采取髂腹股沟入路以及改良K-L入路治疗,可采取一定方法将骨折的部位暴露出来,然后再进行手术中将暴露部位用钛质重建钢板加以固定,从而使骨折的部位固定的更加牢靠,进而达到了理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髋骨节损伤双柱型髋臼骨折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玉泉丸与二甲胍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临床作用,以及配伍使用的药效学与药动学。方法选取一定数量、患病程度相当的Ⅱ型糖尿病患者100名,随机分成两组,每组人数相同,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仅用二甲胍投入治疗,治疗组给予玉泉丸联合二甲胍进行治疗。两组连续用药治疗6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糖负荷后2h血糖(2hOGTT)、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三者指标都显著降低,治疗组从数据上与病患状态上看治疗效果更明显。结论玉泉丸联合二甲胍治疗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使用二甲胍治疗。

  • 标签: 玉泉丸 二甲双胍 Ⅱ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普及“硫仑样反应”的防治知识,避免“硫仑样反应”的发生;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之间收治确诊的“硫仑样反应”病例39例进行分析;结果无论饮酒量多少,先饮酒还是后饮酒,一旦使用酒精增敏药物,均可出现“硫仑样反应”;结论通过普及“硫仑样反应”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医务工作中的防范意识,完全可以避免“硫仑样反应”的发生;故此,笔者提醒同道,酒精中毒时避免使用酒精增敏药物。同时也应该告知病人,在使用有酒精增敏作用药物时,近期应禁酒。

  • 标签: 双硫仑样反应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歧杆菌治疗急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接收治疗的102例急性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所选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氟哌酸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歧杆菌进行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状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状况,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研究组(96.08%)明显优于对照组(88.24%),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急性肠炎可将歧杆菌作为治疗方案进行选择,此治疗方式可使患者腹泻、呕吐、恶性等临床症状得到很好的改善,其临床应用价值较大,可大力推广。

  • 标签: 急性肠炎 双歧杆菌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自然受孕胎与辅助受孕胎的部分妊娠并发症的临床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二者的异同。方法以我院2008年5月到2014年3月31日期间分娩的胎产妇385例为研究对象,对两组孕妇在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三方面的临床数据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两组孕妇在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临床数据比较中,两组产妇有显著差异。结论;辅助生殖技术胎孕妇,在围产期期间需要做更多的监护。及早发现及治疗孕妇并发症,仍可渡过围产期,确保母婴健康。

  • 标签: 辅助受孕。自然受孕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尿路梗阻性疾病留置J管并发症分析及护理方法。方法观察分析184例留置J管患者的资料、治疗方法及护理要点。结果184例患者中,21例出现膀胱刺激征,17例出现尿液反流,14例出现J管移位,8例出现J管梗阻,8例出现血尿。结论J管已广泛应用于上尿路疾病的治疗中。加强置管后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双J管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一种压膜牙合垫矫治器期矫治安氏II1错颌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6例处于生长期的主要表现为下颌后缩的安氏II1的患者,I期采用牙合垫矫治器,II期采用MBT矫治技术,并对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对其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患者矫治后软硬组织都发生了较大改变,矫治后建立了前牙正常的覆牙合、覆盖,磨牙、尖牙的中性关系,侧貌外形明显改善。结论安氏II1错颌畸形患者在生长发育期采用压膜的颌牙合矫治器能很大程度的改善患者的侧貌外形,达到良好的矫治效果。

  • 标签: 双颌牙合矫治器 双期矫治 安氏II1错牙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