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1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随着微创技术成熟度的不断提高,腔镜手术已在外科手术中得以广泛应用,并经多年临床实践经验证实有较佳的临床效果。但随着临床技术的发展,常规的护理已无法满足临床需求,需对护理技术进行不断改革,对护理技术、护理理念均应进行不断提高,与医疗水平达到同步发展。为此,本文对腔镜手术的护理配合注意事项以及配合技巧进行分析讨论,为提高手术护理效果提供参考。

  • 标签: 微创技术 腔镜手术 护理配合 注意事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针灸按摩配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所收治的50例脑卒中患者。通过数表随机的方式将其划分为两组: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各为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针灸按摩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接受针灸按摩配合康复护理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受损程度、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采用针灸按摩配合康复护理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受损程度、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明显优于单纯应用针灸按摩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的差异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患者采用针灸按摩配合康复护理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以及神经情况,具有优秀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脑卒中 针灸按摩 康复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 优质护理对静脉输液患者治疗配合度的影响。 方法: 本次实验中纳入 80 名我院 两个院区 在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收治的静脉输液患者,按照其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单双号,单号为常规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手段,双号为优质组,进行优质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该 80 名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护理模式下对治疗的配合度。 结果: 较常规组而言,优质组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更高,而且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也大幅提高,两组的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优质护理对静脉输液患者治疗配合度的影响效果明显,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优质护理 静脉输液 治疗配合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应用活血温经汤配合针灸治疗痛经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9月 ~2019年 9月期间收治的痛经患者 46例,给予患者活血温经汤配合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46例痛经患者原发性痛经总有效率为 94.74%,继发性总有效率为 87.5%;轻度痛经患者总有效率为 100.0%,中度和重度痛经差异不明显分别为 91.67%和 93.75%。结论: 活血温经汤配合针灸治疗痛经,发挥药物与针灸的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痛经 中医药 针灸疗法 活血温经汤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并合休克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在 2016年 1月至 2017年 11月,在本院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合症的患者中,通过与其家人沟通,选择了其中的 66位患者,进行了一系列医学上的实验。将这 66位患者平均分为了两组,每组 33人,分为了对照组和实验组,并对他们进行了编号。对照组进行了比较常规的护理,而实验组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护理,然后再对比两组病患在实验过程中的生命体征、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和对此次实验的满意程度,最后得出了比较满意的实验结果。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休克的治疗中, 必须 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地护理 ,这样不仅能及时地对 患者进行抢救,还能进一步改善病患的生命体特征,减少在救治过程中的危险程度,非常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休克 护理研究
  • 简介:摘要 :介入医学以其微创、有效 、 安全既简便的 优势 被更多的 患者所接受。 伴随在 介入医学在国内外的广泛 运用 ,介入护理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具有自身特点的专业护理。护理在介入医学中的辅助作用 已经产生重要的作用,也越来越 明显 , 针对介入导管室特殊的环境、复杂的材料和各种操作, 下面是关于 介入导管室护士的素质要求 和 技巧配合

  • 标签: 导管室 精神素质 介入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原发性痛经应用针灸配合中医护理的效果。 方法 : 选取 2018 年 10 月 -2019 年 9 月我院收治的 72 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36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法,实验组采用针灸配合中医护理法,对比患者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评价。 结果 : 实验组临床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 ( P < 0.05 ),且 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好于对照组 (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身麻醉手术中手术室护士的配合护理效果。方法:抽取我院接受手术行全身麻醉的 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作 2组( n=40),对照组手术室护士配合一般护理,观察组手术室护士配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配合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05)。结论:全身麻醉手术中手术室护士配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麻醉满意度,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全身麻醉 手术室 护士配合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 电针配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上交叉综合征疗效 。 方法:采用双色球分组法将本院从 201 6 年 2 月至 20 1 9 年 2 月间 收治的 106 例 上交叉综合征 患者进行分组,其中抽到绿色球的患者为实验组,白色球为对照组,两组分别包含 53 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电针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电针治疗的同时加上 肌肉能量技术 进行治疗,根据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 VAS 评分(颈椎视觉模拟评分)、 HAMD 评分(焦虑抑郁评分)以及 NDI 评分(颈部障碍指数)进行对比。 结果: 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实验组明显更优。此外各项评分对比,对照组和实验组相比明显更差,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将电针和 肌肉能量技术 联合治疗方案应用于上交叉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中疗效显著,不仅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情绪,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 应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

  • 标签: 电针 肌肉能量技术 上交叉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外敷配合放血在脑卒中的急性痛风临床运用。方法:在痛风的部位上点刺放血后在用中药外敷患处12小时。结果:患者在治疗完成后有较明显的缓解疼痛。结论:通过总结放血及中药外敷在脑卒中急性痛风的疗效观察,运用自配药方(痛风方)治疗脑卒中的痛风急性期的患者疼痛缓解,让患者可以配合康复,提高患者的康复疗效。

  • 标签: 脑卒中 痛风 中药外治 放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求胸椎矫正配合药物治疗房性期前收缩的可行性。方法:治疗组采用口服稳心颗粒 15g/d,疗效不明显者逐渐增加剂量,最高为 30g/d, 4周为一疗程;观察组在口服稳心颗粒的基础上增加手法矫正胸椎,每周三次,十次为一疗程。

  • 标签: 胸椎矫正 房性期前收缩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微波治疗加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方法实施在髋关节滑膜炎患者中的治疗干预功效。方法:项目针对201805--202003月本医院诊治的68例髋关节滑膜炎患者予以具体指标分析,开展构建组别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各个组别纳入者各有34例,试验组实行一般治疗及微波治疗加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参照组实行一般治疗,统计各个组别好转和治愈共同占比、治疗情况满意共同占比。结果:试验组好转和治愈共同占比对比参照组具体指标统计结果升高(P<0.05);试验组治疗情况满意共同占比对比参照组具体指标统计结果升高(P<0.05)。结论:为髋关节滑膜炎患者选用微波治疗加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方法表现出良好治疗干预功效。

  • 标签: 微波 中药 离子导入 髋关节滑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改善胃镜检查患者焦虑情绪与配合度的护理方式。方法:将我院98例行胃镜检查患者均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与针对性心理护理,统计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SAS与SD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且患者检查配合度比参照组高,P

  • 标签: 胃镜检查 焦虑情绪 检查配合度 护理方式
  • 简介:【摘要】随着产科检测方法的改进和对高危妊娠认识提高,以及剖宫产技术的日益成熟,剖宫产术作为一种解决难产及解除母婴危险状态的方法在各级医院已相当普及,剖宫产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随之而来的手术并发症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术中大出血是剖宫产的严重并发症,处理不及时、不得当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会危及产妇的生命。本研究体会是:严密的组织管理, 细致、合理的分工及有效的整体护理, 有效的护理配合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 标签: 护理配合 产科手术 大出血 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 对 甲状腺穿刺活检术中的全程护理配合方式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方法 本文选择和采用了 2017年 12月 - 2018年 11月在我医院接收以及诊治的 94例患者作为此次的测试对象,并且随机的分为了观察组与对照组,每个组别的患者都是 47例。其中,观察组的患者接受的是全程护理 措施 ,而对照组的患者接受的是常规护理 措施 。最后将这两个组别的患者对此次护理的满意度、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评分都进行了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在此次护理的满意度、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的评分指标上都比对照组患者要高些。结论 在 患者的甲状腺穿刺活检术的预防效果当中, 全程护理配合方式对其改善效果是非常可观的,可以很明显的让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得到降低,其治疗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 标签: 全程护理配合 甲状腺穿刺活检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术中配合及围术期护理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运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 2012 年 4 月 -2013 年 4 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的 14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这 140 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 70 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干预组采用术中优质配合及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对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11.4% ,满意率为 74.3% ,而干预组为 2.9% 和 94.3% ,干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术中优质配合及围术期护理服务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能有效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临床上值得推广。  【关键词】 腹腔镜下; 胆囊切除; 术中优质配合; 围术期护理;    腹腔镜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手术技术,采用精巧的机械和仪器,通过腹部细小的穿刺口进入腹腔进行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患者恢复快等特点,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简单易操作。由于患者个体存在差异及病情严重程度的不同,加之术后未能正确护理,疏于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等,容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1] 。本次研究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 14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术中配合及围术期护理与常规护理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12 年 4 月 -2013 年 4 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的 14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这 140 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其中对照组 70 例,男 36 例,女 34 例,平均年龄( 42.2±8.3 )岁,急性胆囊炎 12 例,慢性胆囊炎 11 例,胆囊息肉 12 ,胆囊结石 35 例;干预组 70 例,男 42 例,女 28 例,平均年龄( 46.5±11.2 )岁,急性胆囊炎 14 例,慢性胆囊炎 8 例,胆囊息肉 10 例,胆囊结石 38 例。伴有糖尿病患者 10 例,伴有高血压患者 7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所选患者均采取全身麻醉,取仰卧位体位。建立 CO2 人工气腹,保持腹腔压为 1.2 ~ 1.6 kPa ,自脐部取切口置入腹腔镜,连接摄像监视系统。患者取头高脚低斜卧位,根据情况取 2 ~ 3 个操作孔,腹腔镜探查后行胆囊切除术。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常规的护理方式,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干预,采用术中优质配合及围术期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 )术前护理。主要内容为心理护理,患者手术前易发生内心恐慌、心理不安。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知识宣教,向患者介绍整个手术的流程及注意事项,着重介绍腹腔镜技术较传统方法的优势,并辅以实际的病例,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护士应面带微笑,声音轻柔。尝试多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内心的想法,帮助其打消心里疑虑,为患者树立积极向上的态度,增加治疗信心,更好地配合手术治疗。( 2 )术前准备。患者术前进行常规体检,询问是否有手术禁忌证。包括:是否有腹部手术史、是否有胆囊结石、手术区域皮肤是否感染。合并糖尿病患者应控制血糖等。术前 1 d 进流食或半流食,禁食产气食物。手术前 12 h 禁食, 6 h 禁饮 [2] 。常规备皮,各种手术器械进行消毒准备。利用棉签蘸酒精或松节油对患者脐孔进行清洁,动作应缓慢轻柔。( 3 )术中护理。术中基础护理:护理人员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保证静脉输液通畅。根据术中情况,适时调整患者的体位,以便手术视野的充分暴露,护理人员加强术中巡视,若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向医生汇报并处理。术中配合:护理人员查看手术器械是否完好、是否消毒合格,时刻注意无菌操作。在手术前 15 min ,护理人员洗手与巡回护士常规清点手术器械、腔镜专用器械及纱布、纱条、棉球等的数目。护理人员协助医生对患者建立气腹、连接腹腔镜装置,护士协助麻醉师对患者建立静脉通路,完成麻醉。对于手术过程中出现的视野不清、镜头模糊等情况,护理人员用碘伏棉球擦拭腔镜镜头。在术中,护理人员密切监测气腹压力( 11 ~ 15 mm Hg 为宜)。护理人员在术中将手术器械等物品摆放整齐。手术完毕后,护理人员与巡回护士仔细清点、复查物品、敷料等,确保手术物品无遗留。( 4 )术后护理。术后基础护理:在术后,护理人员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为保证患者呼吸畅通,应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待患者苏醒后如无不适可半卧位。术后 6 ~ 8 h 内禁食禁饮以防恶心呕吐发生。若患者插有引流管应固定妥当,防止意外碰落,观察引流液并及时更换引流袋。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及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同时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 3 种选择。     1.4 统计学处理    利用统计学软件 SPSS 19.0 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比较采用字 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于 2 ~ 3 d 内完成排气, 5 ~ 10 d 全部出院。其中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各 2 例,伤口感染及伤口出血各 2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 11.4% ,干预组出现恶心、呕吐各 1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 2.9% ,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对照组满意率为 74.3% ,低于干预组的 94.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 2=4.16 , P<0.05 )。     3 讨论    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无需打开腹腔,手术过程仅造成微小的创伤,避免了腹内器官的直接暴露,从而降低感染概率。但是患者手术时容易出现紧张担心等负面情绪,同时本身术后容易产生并发症,将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术中优质配合及围术期护理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显得尤为重要。    护理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而言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护理治疗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手术的治疗效果及患者的预后情况。本研究中主要从手术前护理、手术中护理及手术后护理三个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在术前护理中,患者对手术具有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不利于手术的进行,同时也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极为不利。对此,术前心理护理的应用,缓解了患者的不良心理及情绪,使患者对手术有更多的了解,做到心里有数,这对促进手术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术中护理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要求较高,护理人员不但要与麻醉医生及手术医生形成默契,密切配合,而且要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加强巡视,防止患者出现意外事件。而且手术即将完毕时,护理人员与巡回护士仔细清点手术器械、物品等,可以确保手术物品无遗留,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风险。本研究所采用的术后护理对患者进行全面优质的基础护理、饮食指导护理及随访护理,优质全面的基础护理是患者快速康复的保证,能够大大降低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饮食指导护理可以使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饮食,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尤为重要;定期随访护理有利于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可以定期掌握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提高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    本研究将 140 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术中优质配合及围术期护理,结果发现,干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率分别为 2.9% 、 94.3% ,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率分别为 11.4% , 74.3% 。本研究中干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明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方法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围术期护理与常规护理相比能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临床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蔡华珍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J]. 中国医药指南, 2011 , 15 ( 29 ): 358-359.     [2] 张艳红 .120 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分析 [J]. 当代医学, 2011 , 17 ( 21 ): 128-129.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药内服配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积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 2018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收治 150例产后积乳症产妇,依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三组:联合组和按摩组及内服组,每组 50例。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其他两组高( P< 0.05),联合组发生乳腺炎、乳头损伤、乳头感染等并发症的几率与其余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中药内服配合穴位按摩治疗产后积乳症的临床疗效确切,且并发症发生率低,预后效果好,可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 标签: 产后积乳症 穴位按摩 中药内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血液净化配合蠲肾汤治疗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1月,本院一共收治 108例肾衰竭患者,按照双色球分组法分组,对照组单独应用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血液净化、蠲肾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 P<0.05)。 两组治疗前的Ccr、 Scr、 BUN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 (P>0.05) ;两组治疗后的Ccr、 Scr、 BUN水平明显改善,观察组治疗后的 Ccr、 Scr、 BUN水平明显大于优于 对照组(P<0.05)。 结论:肾衰竭联合应用血液净化治疗、蠲肾汤治疗,疗效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状态,值得推荐。

  • 标签: 血液净化 肾衰竭 蠲肾汤 临床治疗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