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脑苷肌肽注射联合尼莫地平片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74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给予对照组胞二磷胆碱注射+氯化钠注射静滴,1次/天;给予观察组患者脑苷肌肽注射+氯化钠注射静滴,1次/天,尼莫地平片口服,3次/天,两组均治疗20天。采用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与计算力、回忆能力、语言能力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的MMSE各项评分均在治疗后显著提高,但观察组改善程度更好,组间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DL评分接近,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均在治疗后显著提高,观察组分值更高,组间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9%(34/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86%(24/37),P<0.05。结论脑苷肌肽注射尼莫地平联合用药,可发挥协同作用,抑制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显著增强脑组织血流量,促进大脑神经代谢,减少自由基损伤,降低缺氧性损害,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保护神经元,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脑苷肌肽注射液 尼莫地平片 血管性痴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比较红花注射和丹参注射在冠心病治疗中的疗效,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 120 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 60 例患者使用红花注射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 60 例患者使用丹参注射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 83.33 %,对照组为 70.00 %, 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比粘度、全血比黏度和红细胞压积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 红花注射较之丹参注射在冠心病治疗中效果更优,对于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效果更加显著,且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优良,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丹参注射液 红花注射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生脉注射和复方丹参注射静滴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心绞痛患者60例给予生脉注射、复方丹参注射静滴。结果心绞痛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8.3%,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63.3%;患者心绞痛发作相关情况及中医症状均有显著改善。结论生脉注射和复方丹参注射静滴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满意。

  • 标签: 心绞痛 生脉注射液 复方丹参注射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参麦注射联合黄芪注射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6例慢性肺心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3例给予单独的参麦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3.91%,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值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联合黄芪注射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从根本上改善心肌功能,无毒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参麦注射液 黄芪注射液 慢性肺心病
  • 简介:摘要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痰热清注射配伍禁忌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丹红注射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治疗脑梗塞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2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实验组采用丹红注射联合依达拉奉注射的方式对组内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则仅用丹红注射对组内患者进行治疗,疗程结束后通过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对比与生活自理能力对比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接受联合法治疗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数据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联合依达拉奉注射对脑梗塞障患者治疗具有明显的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与推广价值。

  • 标签: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 脑梗塞 应用效果
  • 简介: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误解.认为口服注射也会起到注射的效果。而实际上绝大多数的注射都是不能口服的。因为药物的剂型是根据药物的不同性质.通过特定的工艺制作而成的.这就决定了不同剂型的药物必须按照其特定的给药途径使用。

  • 标签: 注射液 口服 给药途径 药物 剂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丹红注射合血栓通注射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用30ml的丹红注射与252mg的血栓通注射和5%葡萄糖混合,静脉滴注。1次/d,治疗15d。对照组43例采用500ml的低分子右旋糖酐与300mg的血栓通进行混合,静脉滴注,1次/d,治疗15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日常能力等评分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7%,对照组有效率为60.5%,并且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日常能力等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中,采用丹红注射联合血栓通注射的治疗效果较好。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丹红注射液 血栓通注射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芪注射联合丹参注射抗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肝纤维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发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传统护肝及对症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静脉滴注,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联合丹参注射静脉滴注,连续治疗6周,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中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4项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比较,研究组治疗后HA、Ⅳ-C、LN、PC-Ⅲ指标分别为103.2±38.1μg/L、53.1±22.4μg/L、83.1±28.6μg/L、96.5±37.8μg/L,肝纤维化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与丹参注射在抗肝纤维化方面有协同作用,对改善肝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逆转肝纤维化有明显疗效。

  • 标签: 黄芪注射液 丹参注射液 肝纤维化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在脑梗塞患者的治疗中,总结并阐述疏血通注射与丹红注射对脑梗塞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特选取我院接收的脑梗塞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丹红注射治疗路径;实验组应用疏血通注射治疗路径。观察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75.0%,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前,两组BI、NFD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后,实验组的BI、NF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梗塞患者的治疗中,疏血通注射的治疗效果显著,明显优于丹红注射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疏血通注射液 丹红注射液 脑梗塞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