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究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及药学干预的施行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03月~2017年03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10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按照医生嘱咐给药,对观察组患者按照药学干预方法给药,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抗生素使用率(2.00%、37.00%)与对照组患者(10.00%、69.00%)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抗生素药物花费为(175.03±14.33)元,与对照组患者的(314.50±20.06)元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中施行药学干预,可提升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并减少抗生素的药物费用。

  • 标签: 抗生素 临床 合理应用 药学干预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普外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情,评价其合理性,提出优化使用抗菌药物的方案,促进普外科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过去几年我院普外科手术患者的资料,统计抗菌药物的使用情。结果普外科的抗菌药物使用问题主要有选药品种过多、用药时机不当、持续用药时间过长等,治疗时也存在药品选择不当、每日用药次数不当等。结论普外科使用抗菌药物尚欠合理,应加强手术期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并重视优化使用抗菌药物。

  • 标签: 普外科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药学干预前后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300例使用抗菌药物的出院患者病历作为对照组,2016年1-12月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300例为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实施积极的药学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频度、不合理使用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抗菌药物费率等。结果干预组抗菌药物使用频度、不合理使用率、住院时间、抗菌药物应用时长、费率等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现行的药学干预措施行之有效,值得继续坚持和进一步和推广。

  • 标签: 抗菌药物 药学干预 不合理使用 药物使用频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患者施以药学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6月~2016年01月收治的26例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患者通过数字奇偶法分组;对照组(13例)药物应用期间不施以药物干预;观察组(13例)药物应用期间施以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总有效率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患者总有效率(92.31%)同对照组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患者(53.85%)比较,升高程度明显(P<0.05)。结论对于喹诺酮类药物患者施以药学干预,对于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效果的提高可以做出充分保障。

  • 标签: 药学干预 喹诺酮类药物 影响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定量雾化吸入器使用情分析。方法将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行雾化治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未开展品管圈活动,观察组为已开展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患者的雾化依从性、雾化吸入使用正确率。结果观察组雾化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雾化吸入使用正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定量雾化吸入器使用依从性及使用正确率明显提高,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定量雾化吸入器 开展品管圈活动 使用情况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溶栓后血压管理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作用情。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接收并行溶栓治疗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是否配合血压管理的原则分为A组与B组,每组35例。A组采取常规管理,B组实施血压管理,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管理前,两组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B组的NIHSS评分及临床治疗有效率均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中配合血压管理,有利于提升溶栓效果,运用价值颇高。

  • 标签: 脑梗死 溶栓治疗 血压管理 作用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卫生部抗菌药物专项工作开展以来,基层医疗机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以达到全面规范临床使用抗菌药物的目的。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4年7月到9月归档病历共计665份,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论本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较为合理,已基本达到卫生部相关文件要求。

  • 标签: 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 使用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临床合理使用情。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本院接受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76例参与研究,回顾性分析患者用药情况,对不良反应出现的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6例患者中出现过敏反应的占46.05%,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占30.26%,血液系统的不良反应占11.84%,泌尿系统的不良反应占9.21%,其他类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占2.63%。结论临床必须按照患者病情合理选择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并且要做好用药观察,保证用药安全性。

  • 标签: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第三代 临床使用
  • 简介:摘要土壤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保护好土壤环境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土壤环境总体状况堪忧,部分地区污染较为严重,为了了解西藏农村农村土壤环境情况,本文对西藏20个县土壤中金属(铅、镉)和蛔虫卵的监测情况进行分析。

  • 标签: 土壤监测
  • 简介:最近几年,因为各种养生文章的强调,因为传说便秘会引起皮肤粗糙生痘痘,很多人把每天早上起床就顺利排便看得无比重要,稍微晚几个小时都无比担心,总觉得身体里毒素聚集,给自己带来很大精神压力。其实,不是每天按时便便,甚至不是每天都有便便,也不一定就是便秘,别随便给自己扣上便秘的大帽子。因为便便的节奏会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因为情况特别复杂,我不是医生或生理学家.

  • 标签: 便秘 皮肤粗糙 精神压力 生理学家 内外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体验采血后穿刺点按压情况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体检采血的100例体检人员,收治时间为2015年2015年2月至2017年5月,随机抽样分成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实行优质护理方式,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体检人员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护理后体检采血穿刺点按压的满意度远低于观察组(p<0.05),且不良反应情况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方式对体验采血后穿刺点按压,其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深入推广优质护理。

  • 标签: 体检 穿刺点按压 局部血肿
  • 简介:目的探讨部队官兵睡眠质量现状,初步分析原因及影响因素,以期为今后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来我院疗养的部队官兵共1082人,采用自编基本情况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评价。结果PSQI量表总分平均为(5.64±2.96)分,总分≥7分的有411人,睡眠障碍发生率为37.99%。年龄(r=0.149,P〈0.01)、受教育程度(r=0.049,P=0.042)与睡眠障碍相关,而不同军种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003,P=0.698)。结论部队官兵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尤其是21~30岁年龄段和高学历人群,应采取合理的手段进行干预。

  • 标签: 部队官兵 睡眠质量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我院2011-2015五年间的剖宫产率及指征变化情况。方法对我院2011年-2015年收治的325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引发剖宫产的因素,并提出控制的对策。结果我院2011年-2015年的剖宫产率持续在25%左右,且2011年的剖宫产率36.54%与2015年的18.83%比较,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且2011年-2015年二次剖宫产率持续上升,由2011年的26.39%上升至2015年的41.96%。结论严格掌握剖宫产的指征,控制第一胎无指征剖宫产对于降低剖宫产率尤为关键。

  • 标签: 剖宫产率 指征变化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某院骨科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情况,为规范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660例骨科I类切口手术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主要内容包括抗菌药物品种、使用时机、使用量等。结果660例骨科I类切口手术病例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为53.79%,术前0.5-2小时给药比例为96.34%,持续用药时间≤24h占比45.63%,联合用药占比1.13%,术中追加用药占比31.25%。结论骨科I类切口手术病例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严重不合理;术前应用时机较为规范,然而抗菌药物持续用药时间过长;术中追加用药比例较低,亟待规范。

  • 标签: 骨科 I类切口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丙戊酸致50例不良反应(ADR)情况,为临床使用丙戊酸钠和预防降低ADR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6年7月期间于我院采用丙戊酸钠治疗后出现50例ADR,记录其一般资料、用药资料、ADR用药情况、ADR出现时间、患者血药浓度情况、ADR转归情况等,对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50例患者中年龄≦10岁共38例,占比76(38/50);≧10岁共12例,占比24(12/50)。ADR多发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体质量、毛发等ADR类型则偏少。ADR发生于服药1周~6个月出现的ADR共34例,占比68.00(34/50)。发生于服药1周内和6个月后出现的ADR共16例,占比32.00(16/50)。50例ADR患者中有37例患者的血药浓度在有效范围内,占比74.00(37/50);另有13例患者的血药浓度不在有效范围内,占比26.00(13/50)。50例ADR中,除1例出现头发变白合并脱发不良反应患者的症状未得到显著缓解,1例出现脱发不良反应患者的症状仅部分缓解。其余48例患者的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均恢复良好。结论10岁以下患儿是丙戊酸致ADR的主要危险人群,且ADR多发生于服药1周~6个月内。建议加强对丙戊酸的合理用药管制。

  • 标签: 丙戊酸 不良反应 癫痫
  • 简介:摘要目的对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进行分析讨论。方法回顾分析102例于2015年1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医治哮喘病人,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进行调查,收集病人一般信息,对比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能力高低病人有差异的项目,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计算,分析引起哮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高低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02例哮喘病人,其中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低病人81例,占79.41%。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高低研究对象在心理健康、社交活动、躯体活动、压力调解、健康知识评分、营养情况均有差异,P<0.05。将上述因素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发现,心理健康、社交活动、躯体活动、压力调解、健康知识评分、营养情况均是影响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高低的影响因素。结论影响哮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高低的影响因素较多,进行针对性干预可达到良好效果。

  • 标签: 哮喘 自我护理 健康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情况,分析发病特点,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对子宫内膜息肉进行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到2017年1月接收的妇科子宫内膜息肉疾病的患者共40例,作为观察组,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及临床治疗等资料进行分析,并且选取参与体检的40例正常妇女作为对照组,通过比较两组对象的相关参数,总结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特点,分析可能导致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的因素,从而能够选取有效的方法进行预防和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年龄较对照组较高,且大部分患者都患过妇科疾病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使用超声技术结合宫腔镜技术能够对子宫内膜息肉疾病进行有效的治疗,治愈率较高。结论妇科子宫内膜息肉的患病率较高,对妇女的生命健康造成较大的威胁,要科学分析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特征,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

  • 标签: 妇科 子宫内膜息肉 发病情况
  • 简介:摘要通过分析我镇卫生院覆盖区域现阶段孕产妇系统管理情况及存在问题、为了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能更好的开展、提高对孕产妇保健管理和服务质量、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为目标。

  • 标签: 农村 孕产妇系统管理 情况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贫血患者临床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分析。方法选取近一年(2016年1—12月)我院收治的贫血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90例贫血患者使用不同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90例贫血患者中,因药物选择不当,占比达27.78(25/90);药物使用剂量多低或高,占比达18.89(17/90);对患者重复使用药物,占比14.44(13/90)。结论通过对贫血患者临床治疗药物进行分析中,需加强药物合理性使用原则,同时提高医护人员专业水平,对药物科学,合理应用。建立科学合理的药物使用制度,加强药物监督管理,降低药物风险事件发生,保证药物安全使用。

  • 标签: 贫血 不合理用药 情况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糖尿病患者定期眼底检查情况调查。方法选取我院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100例,实行调查问卷,调查糖尿病的患者实行定期眼底检查的情况。结果经过调查发现,有52例患者是经过体检发现的糖尿病,有2例患者在确诊糖尿病的同时实行眼底检查。有98例患者没有在确诊糖尿病的同时进行眼底检查。有25例患者在确诊后定期实行眼底检查。结论在确诊糖尿病后实行眼底检查可以在较早的时候发现糖尿病性的眼底疾病,可以早日进行医治,提高治愈的几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眼底检查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