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腹泻贴治疗小儿非感染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80例小儿非感染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蒙脱石散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小儿腹泻贴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控制,观察组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2.5%,(χ2=6.237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治疗时间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t=6.3157,P<0.05)。结论小儿腹泻贴治疗小儿非感染腹泻,减轻了患儿给药的困难,较为方便,减轻了患者的病痛,治疗效果明显,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腹泻贴 非感染性腹泻 蒙脱石散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感染腹泻实施护理干预的重点,并探讨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4月我院所收治并接受针对护理干预的60例小儿感染腹泻患儿做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时期我院所收治但接受常规护理的60例小儿感染腹泻患儿做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相比在接受护理后腹泻症状的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更短;研究组患儿家长与对照组患儿家长相比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给予小儿感染腹泻患儿更加具有针对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治疗效率,缩短患儿病情缓解时间,保障患儿获得更佳的预后。

  • 标签: 小儿感染性腹泻 护理干预 体会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感染指标对血源传染病监测的意义。方法选取2014-2018年在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2561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病毒抗体(HCVAb)、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IV-Ab)和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结果在2561名住院患者中,血清感染指标的单独阳性率由高至低依次为HBsAg、HCV-Ab、TP-Ab、HIV-Ab;双重阳性率较高的是HBsAg+HCV-Ab、HBsAg+TPAb。血清感染指标阳性率较高的科室依次为感染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心内科等。男性患者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21~40岁和>40岁患者的阳性率明显高于0~20岁。结论HBV是血源传染病的主要感染指标,重视对血清感染指标的检测可有效预防HBV、HCV、HIV和TP的传播。

  • 标签: 感染性指标 血源性传染病 乙肝表面抗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检测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者术前血清感染指标,了解感染状况。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住院的41305例患者进行术前血清感染指标检测。结果41305例患者术前血清感染指标阳性有2061例,阳性检出率4.99%。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3.36%,丙型肝炎抗体(Anti-HCV)阳性率0.95%,梅毒血清特异性抗体(Anti-TP)阳性率0.67%,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Anti-HIV)阳性率0.02%。不同性别HBsAg(χ^2=25.04,P〈0.05);Anti-HIV(χ^2=5.95,P〈0.05)阳性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术前HBsAg(χ^2=15.36,P〈0.05);AntiHCV(χ^2=39.20,P〈0.05);Anti-TP(χ^2=91.86,P〈0.05)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者术前血清感染指标均存在一定阳性率,为了降低医源性感染,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应广泛开展术前血清感染指标的检测工作。

  • 标签: 口腔颌面外科 住院患者 血清 感染性指标 阳性率 医源性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心内膜炎的中医辩证治疗。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感染心内膜炎患者30例采用中医辩证治疗,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中医辩证治疗,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明显减低;治疗后血清CRP和PCT水平均明显下降,总有效率达93.33%。结论本病初起虽起病急骤,传变迅速,若能及时施治,预后良好。临床以抗生素治疗为主,采用中医中药对于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用药反应效果良好。

  • 标签: 感染性心内膜炎 中医辩证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感染心内膜炎的综合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抽选我科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30例老年感染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显效8例,有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其中13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86.7%;对照组中,显效5例,有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6.7%,其中9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60%。可见,观察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综合护理,能够提高老年感染心内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老年患者的康复,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 感染性心内膜炎 综合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感染休克是一种全身炎症疾病,其产生毒素或病原微生物痛过血液入侵到全身,以此激活免疫系统与宿主细胞,进而发生内源炎症介质或者是细胞因子,给患者的集体系统和身体器官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同时还会影响患者的新产代谢,更为严重的则是使身体的重要器官发生衰竭的情况,主要的临床表现则为休克。本文为了分析感染休克的临床治疗情况,对其治疗内容展开阐述。

  • 标签: 感染性休克 临床治疗进展 分析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肛周感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医治提供早期干预证据。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来我院进行肛周感染疾病治疗的6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析其超声诊断应用的效果。结果65例肛周感染患者中超声诊断结果为单纯肛周脓肿34例,复合肛周脓肿8例,肛瘘21例,而65例患者通过手术证实肛周感染情况为单纯肛周脓肿35例,复合肛周脓肿9例,肛瘘21例,其符合率为6365(96.92%)。结论超声技术在肛周感染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优势和价值,其诊断结果为患者的治疗、手术方案、方式的优化与选择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 标签: 超声 肛周 感染性疾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给予感染疾病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共计选取48例患者入组,科室是感染疾病科,选取时间2016年12月~2017年11月。48例患者分组方法是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24例;优质护理)和对照组(24例;常规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更佳,对比对照组患者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给予感染疾病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感染性疾病科 优质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对基层医院妇产科感染疾病的临床诊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到2018年3月收治的妇产科感染疾病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诊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发病诱因、感染类型、临床症状、诊断依据、治疗方案以及预后进行分析探讨。结果在所有的74例患者中,有29例患者完全治愈、23例患者好转、15例患者有效、7例患者无效,总治疗有效率为90.54%。结论基层医院产科感染疾病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后临床效果较好,在基层医院的管理中,要强化无菌意识,严格管理无菌操作,使妇产科感染疾病的发生率得到降低。

  • 标签: 基层医院 妇产科感染性疾病 诊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阿奇霉素联合盆腔炎制剂治疗支原体属感染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58例支原体属感染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79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盆腔炎制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的比较显著提高(98.73%VS8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8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盆腔炎制剂治疗支原体属感染盆腔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阿奇霉素 盆腔炎制剂 支原体属 盆腔炎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感染心内膜炎患儿的术后护理经验。方法对1例感染心内膜炎伴右下肢股动脉栓塞患儿,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及主动脉瓣周脓肿清除、主动脉根部扩大、Bentall、二尖瓣成形、三尖瓣成形术、临时起搏导线植入术。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气道护理,引流管护理,出血护理,疼痛护理,营养与活动指导。结果患儿术后42d顺利康复出院。结论对感染心内膜炎患儿加强术后监护、疼痛管理、下床活动训练,可保障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康复。

  • 标签: 感染性心内膜炎 赘生物 栓塞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氨溴索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急性感染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急性感染喉炎患者186例,以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3例。对照组使用氨溴索疗法,观察组使用氨溴索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疗法。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急性感染喉炎症状改善评分(8.63±0.54分)优于对照组(8.32±0.45分),P<0.05;结论氨溴索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疗法具较好改善急性感染喉炎临床症状效果。

  • 标签: 氨溴索 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 急性感染性喉炎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例脑出血术后昏迷并发感染休克患者的护理。方法通过病例回顾分析1例脑出血术后昏迷并发感染休克的患者,总结护理经验,包括病情观察、早期评估干预、急救措施等。结果经过积极治疗护理,患者病情稳定,转入康复医院。结论脑出血术后昏迷并发感染休克的患者要及时对症处理,做好相关护理工作,促进病人早期康复。

  • 标签: 脑出血 昏迷 感染性休克 早期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诊断在肛周感染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收治的54例肛周感染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患者的诊治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超声诊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结果54例患者均通过手术证实为肛周感染疾病,其中单纯肛周脓肿28例,肛瘘19例,复合型肛周脓肿7例。超声诊断中单纯肛周脓肿27例,肛瘘19例,复合型肛周脓肿6例,符合率为96.3%(52/54)。结论在肛周感染疾病中采用超声诊断,可以体现出其独特的优势,并且可以结合病变发生的解剖部位进行分析,以便准确的对肛周感染疾病进行分型处理,从而准确获取脓肿大小、位置、范围、严重程度等信息,以便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有利依据。

  • 标签: 超声诊断 肛周感染性疾病 治疗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休克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7月-2017年10月接收儿童急诊科72例感染休克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抗感染、纠正酸碱平衡治疗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去甲肾上腺素、山莨菪碱药物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72.22%的总有效率(P<0.05)。结论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治疗感染休克可显著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血管活性药物 感染性休克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对于感染休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共收治的200例感染休克患者。将他们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100例患者使用去甲肾上腺素,观察组100例患者使用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参附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感染休克治疗方式前后的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率以及乳酸水平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一小时后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和心率等各项指标得到了明显提升和改善,与对照组患者的指标相对比具有明显差距,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感染休克中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同时联合使用参附注射液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感染休克的复苏时间。

  • 标签: 参附注射液 感染性休克 去甲肾上腺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对急腹症合并感染休克患者围麻醉期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急腹症合并感染休克患者71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观察组实施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结果术中对照组患者生命体征改变更明显,麻醉恢复时间更长(P<0.05)。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在各时间点及组间比较,无明显改变,ASCAS疼痛评分差异不大(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麻醉生命体征平稳,术后恢复快,而且不会增加患者的并发症,是一种安全的麻醉方式。

  • 标签: 急腹症 感染 休克 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