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引发泌尿系统感染合并血流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147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是否合并血流感染为条件分为合并血流感染组(66例)与非合并血流感染组(81例),回顾性分析并比较各组同时期尿白细胞含量、血小板浓度(PLT)、C反应蛋白(CRP)水平、空腹血糖水平、白蛋白(ALB)水平、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抗凝血酶Ⅲ(ATⅢ)水平。结果合并血流感染组CRP水平、空腹血糖水平、D-D、PT、APTT和FIB明显高于非合并血流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血流感染组PLT、ALB水平及ATⅢ明显低于非合并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年龄、性别分布、TT及尿白细胞含量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的差别(P>0.05)。S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泌尿系统感染合并血流感染与CRP、空腹血糖水平、D-D、PT、APTT和FIB呈正相关性(P<0.05),与PLT、ALB及ATⅢ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PLT、CRP水平、空腹血糖水平、ALB水平、D-D、PT、APTT、FIB及ATⅢ水平为泌尿系统感染合并血流感染的高危因素。

  • 标签: 泌尿系统感染 血流感染 高危因素
  • 简介:摘要:对预防泌尿外科留置导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护理策略进行探究并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在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接收诊治的110例泌尿外科留置尿管的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均55例。其中,对实验组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则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等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泌尿外科 导尿管 尿路感染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结石术后泌尿感染患者实施优质疼痛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诊治的120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各60例。A组采用优质疼痛护理,B组护理方法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满意度。结果:A组疼痛度在0度、Ⅰ度的患者例数比B组多出10例,在Ⅱ度、Ⅲ度的患者例数比B组少10例,差异十分明显,且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同样差异极为明显,P<0.05。结论:肾结石术后泌尿感染患者实施优质疼痛护理的效果非常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肾结石术 泌尿系感染 优质疼痛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泌尿外科老年患者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病原菌。方法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到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老年泌尿科患者。分析在治疗期间,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及疾病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结果在治疗过程中,60例患者中有10例尿路感染感染率为16.67%,引发尿路感染的主要原因为膀胱前列腺开放手术、肾脏和肾上腺手术、阴茎和尿道手术、经皮肾镜碎石术等;经分离培养病原菌发现,菌株有10例,其中大肠埃希菌6例,革兰阴性菌4例(屎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通过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住院时间、合并糖尿病以及留置导管和发生尿路感染有着很大的关联性。结论引发尿路感染的主要原因为一系列手术,留置导管、住院时间以及合并糖尿病为危险因素,感染病菌为革兰阴性菌,对疾病的临床特点及病原菌分布进行有效分析,能够降低感染发生率。

  • 标签: 泌尿外科 尿路感染 病原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泌尿外科患者术后管道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泌尿外科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住时间的排序,单号为实验组,双号为对照组。分为两组,每组49名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泌尿外科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管道定向护理。比较两组导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导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和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泌尿外科 管道 护理经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根据泌尿外科的麻醉现状,简要介绍了泌尿外科的基本功能和麻醉方法,并对麻醉效果进行了临床观察。

  • 标签: 泌尿外科 手术麻醉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分析了优质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管理中的用途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而做出了一定的分析与研究。方法:采用某院2017年1月至19年1月期间,所治疗的124位泌尿外科疾病患者,进而展开了深入的探究。随机把所有的患者分成了对照组与观察组,每一组平均有患者62位。对照组患者所使用的是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是以对照组为基础,进而增添了优质护理。最后,把两个小组患者的体验效果以及满意度相比较。结果:对于两个小组的病患术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观察组效果比对照组的高一些,其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结论:在泌尿外科护理的过程中,优质护理的方法可以更好有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从而使其满意优质护理的服务,所以,在护理临床当中值得被推广与采用。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泌尿外科 管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重症感染所致ICU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某医院2018年5月—2020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感染科护理中应用强化感染管理的效果。方法 为配合本次研究,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抽取在我院感染科治疗的100例患者进行研究,经患者同意后分成人数相同的两组,即研究组和参照组。研究证实施强化感染管理,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检验、分析。结果 经医院感染监测,包括物品表面消毒、手表面清洁、病房空气质量在内的合格率,以研究组显高,对比参照组领先,检验两组数据有意义(P<0.05)。结论 将强化感染管理应用到感染科护理中,能够促使感染科的护理质量增强,同时提升感染监测的合格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感染科 护理 感染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尿道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经尿道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患者作为主要分析对象,选取时间为:2020年3月-2021年3月,使用对比分析方法,以观察组和对照组为本研究小组名称,分别将74例患者分入2组,分别使用常规护理、综合护理,记录患者护理有效率等。结果:运用综合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8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钬激光碎石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患者下床时间、导尿管拔除时间,促进总体治疗效果提升,建议临床使用。

  • 标签: 钬激光碎石术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尿道下裂并发尿瘘预防中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尿道下裂并发尿瘘患儿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38)与对照组(n=38),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排便情况、切口愈合及尿瘘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

  • 标签: 小儿尿道下裂 尿瘘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情景模式健康教育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影响效果。方法:从我院法尿外科近两年接收的患者中以随机选取的方式选取90位,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这90住患者平均分为了两组,每组各有45位成员。其中一组患者将会接受情景式健康教育,我们为两组患者的组别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护理之后,实验者需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方面对两组病人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过调查统计,观察组中只有一位病人对护理工作表现出了不满意的态度,其余患者均对护理工作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满意。对照组对护理工作表示不认可的人数达到了8位,远远高于观察组,对比结果具有较大差异,可以作为实验结论得出的依据。结论: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针对泌尿外科患者有针对性的进行情景式健康教育,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提升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程度,使护理纠纷的发生几率得到根本上的降低,这种方法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情景式健康教育 泌尿外科 临床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情景式健康教育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20年6月到2021年4月接收患者中的50例泌尿外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针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针对观察组是以对照组为基础加之情境式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然后对两组的护理成效展开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投诉率等相关情况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护理泌尿外科疾病患者的过程中,以常规护理模式为基础进一步实施情景式健康教育模式,这样可以确保患者更充分地掌握相关疾病知识,提升护理满意度,有效减少投诉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这种护理模式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情景式健康教育 泌尿外科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重点分析护理标识在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在2019年3月份~2020年3月我院泌尿外科接收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实施护理标识管理模式,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针对泌尿外科患者进行护理安全管理的过程中,采取护理标识管理模式时,观察组患者所呈现出的护理效果、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几率等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 护理标识在泌尿外科疾病患者的护理管理过程中能够呈现出更为良好的应用价值,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因此这种方法在实际的护理管理过程中能够呈现出更为显著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护理标识 泌尿外科 护理安全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剂量替勃龙对绝经期泌尿生殖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7月在本院就诊的绝经后患者1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1)替勃龙A组,口服给予替勃龙1.25mg;(2)替勃龙B组,口服给予替勃龙2.5mg;(3)雌三醇乳膏组,给予雌三醇乳膏5g,涂抹于尿道口黏膜及阴道黏膜。连续用药12周后,观察3组患者的泌尿生殖系统症状评分、阴道pH值、表层细胞百分比、阴道脱落细胞成熟指数(MVI)、阴道健康指数评分(VHIS)及子宫内膜厚度。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的外阴阴道症状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替勃龙B组为最优。替勃龙A组与雌三醇乳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勃龙A组和替勃龙B组治疗后的泌尿系统症状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且替勃龙B组优于替勃龙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三醇乳膏组治疗后的泌尿系统症状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改善(P>0.05)。3组患者治疗后的阴道pH值、表层细胞百分比、阴道脱落细胞MVI和VHIS均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替勃龙B组优于替勃龙A组和雌三醇乳膏组(P<0.05),替勃龙A组和雌三醇乳膏组的上述4项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替勃龙B组有个别患者出现阴道流血、子宫内膜增厚和乳房胀痛等药品不良反应,治疗12周后,愿意继续接受治疗的患者占比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勃龙能有效改善绝经期妇女的泌尿生殖综合征,权衡治疗效果、用药安全性及依从性,每日1.25mg替勃龙较常规剂量替勃龙更安全,依从性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绝经期 绝经泌尿生殖综合征 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