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  镉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常见重金属,我国饮用水中镉的限量标准为0.005mg/L,本文对原子吸收火焰与石墨炉原子吸收对水样中的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原子吸收火焰比石墨炉法测定速度快、干扰小,适于较高含量镉的分析;石墨更适用于低含量镉测定。

  • 标签: []  火焰原子吸收 石墨炉原子吸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管发酵与滤膜对生活饮用水微生物的检验效果。方法:收集2022年1月份至2023年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集的200份未经处理的水石生活饮用水样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有100份为枯水期;100份为丰水期,分析两个时期的两种检验方式微生物检出情况。结果:两种方法在在枯水期和丰水期的大肠菌群和杂菌率无明显差异,p>0.05。多管发酵大肠埃希菌和耐热大肠菌栓出率高于滤膜,差异存在,p<0.05。结论:多管发酵在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在大肠埃希望菌和耐热在肠菌群的检出率较高。

  • 标签: 多管发酵法 滤膜法 生活饮用水 微生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重组抗原免疫印迹排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假阳性的价值。方法: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包括假阳性率、灵敏度和特异性。同时比较重组抗原免疫印迹排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对减少假阳性的价值。结果:在44例CLIA阳性样本中,经过重组抗原免疫印迹排查后发现10例为假阳性,占22.7%;重组抗原免疫印迹的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93.2%。结论:重组抗原免疫印迹排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假阳性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该方法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担忧和治疗,提高诊断准确性,同时避免了对患者的过度治疗。建议在临床实践中使用重组抗原免疫印迹排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假阳性结果,以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质量。

  • 标签: []重组抗原免疫印迹法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梅毒螺旋体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放松诱导联合电针治疗失眠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起始时间为2022年4月份,截止时间为2023年4月份,患者的数量为80例,分成了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有40位患者。参照组唑吡坦治疗,实验组中医诱导放松疗法联合电针治疗。实验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更佳。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更佳,P<0.05。结论:为失眠患者提供中医放松诱导联合电针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中医放松诱导法 电针治疗 失眠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病案首页质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的200例病案,采用PDCA循环进行质控。结果:经过PDCA循环的病案首页质控,发现问题共计50项,其中包括病案首页填写不规范、诊疗过程记录不全、出院记录缺失等。针对这些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改进方案,并逐一实施。最终,病案首页的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符合质控标准的比例达到了95%以上。结论:PDCA循环是一种有效的病案首页质控方法,通过对病案首页进行多次循环的质控,能够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病案首页的质量,为临床医疗提供更加准确、完整的数据支持。

  • 标签: PDCA循环法 病案首页 质控
  • 简介:【摘要】目的  在交叉配血试验的输血检验方面,探讨低离子凝聚胺与抗人球蛋白微柱凝集的临床成效。方法  筛选38例本院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接受输血检验的输血治疗患者,交叉配血试验方式包括抗人球蛋白微柱凝集与低离子凝聚胺,评测输血检验的配血时间、配血试验结果与不规则抗体阳性检测结果。结果  抗人球蛋白微柱凝集的配血时长较低离子凝聚胺更长,差异(P<0.05)。抗人球蛋白微柱凝集的主侧阳性率、次侧阳性率与总阳性率(15.79%、21.05%、36.84%)较低离子凝聚胺(2.63%、5.26%、7.89%)更高,差异(P<0.05),而假阳性率(2.63%)与低离子凝聚胺(7.89%)无差异(P>0.05)。抗人球蛋白微柱凝集的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率(92.86%)较低离子凝聚胺(33.33%)更高,差异(P<0.05)。结论  低离子凝聚胺的配血时间更短,而抗人球蛋白微柱凝集的阳性检出率更高,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况来选择交叉配血试验的方法。

  • 标签: 低离子凝聚胺法 抗人球蛋白微柱凝集法 交叉配血试验 输血检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活血化瘀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内科临床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活血化瘀,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活血化瘀组的总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法组。首先,活血化瘀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常规治疗法组(p<0.05);此外,活血化瘀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p<0.05)。结论:活血化瘀在中医内科临床中具有重要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活血化瘀法 中医内科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内科疾病患者进行活血化瘀法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内科疾病患者1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活血化瘀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症状改善程度、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化瘀在中医内科临床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活血化瘀法 中医内科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穴位贴敷在骨折术后便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将2023年1~1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60例骨折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30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并在此基础上予以观察组患者穴位贴敷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P<0.05)。结论 在骨折术后便秘患者的护理中应用穴位贴敷,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 标签: 穴位贴敷法 骨折 便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此文分析干化学法与尿沉淀在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进行尿常规检验的190例患者,对比不同检验方法的白细胞和红细胞阳性率。结果:干化学法、尿沉渣检测均能够被用于临床尿常规检查之中,但单一检验结果与联合检验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将干化学法、尿沉渣检测联合应用于尿常规检验,能够更为准确的反应患者真实各项指标水平,为医生提供准确的病况数据,有利于对症治疗方案的制定及实施,在临床诊断上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尿常规检验 干化学法 尿沉淀法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儿童声带麻痹是小儿喉运动神经损伤导致的声带运动障碍,主要表现为发声、呼吸和吞咽功能障碍。针对儿童怕针、且难以长时间保持固定体位的特点,笔者采用古代刺“半刺”结合揿针治疗1例因心脏手术导致的儿童单侧声带麻痹,疗效显著。

  • 标签: 半刺法 揿针 儿童 单侧声带麻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下颌阻生齿拔除治疗使用微创拔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均分2018年5月-2023年10月本科接诊拔除下颌阻生齿病人(n=120)。试验组采取微创拔牙,对照组行常规拔牙治疗,对比张口受限距离、拔牙时间、骨愈合时间等指标。结果:关于张口受限距离:试验组只有(3.97±0.42)mm,但对照组却达到(7.19±0.95)mm,比较发现:试验组数据更低(P<0.05)。拔牙时间和骨愈合时间: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试验组1.67%,对照组16.67%,比较发现:试验组数据更低(P<0.05)。结论:下颌阻生齿拔除治疗使用微创拔牙,病人的拔牙时间更短,张口受限距离更小,病情恢复更快,并发症也更少。

  • 标签: 微创拔牙法 价值 下颌阻生齿 拔牙时间
  • 简介:摘要:中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理论和实践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活血化瘀就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治疗方法。活血化瘀的方法包括针灸、中药调理、按摩等多种方式。本文的目的就在于探讨活血化瘀在中医内科临床中应用研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发现活血化瘀在治疗心血管疾病、肝病、肾病等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可以有效缓解病人的疼痛症状,活血化瘀还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慢性病的目的。但是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活血化瘀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进行综合使用,避免产生一系列副作用。

  • 标签: 活血化瘀法 中医 内科 临床
  • 简介:摘要:肾病患者因肾功能出现减退,血肌酐、尿素氮等代谢废物含量增加,使得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且无法通过饮食进行有效补充,而导致患者营养不良的现象。中医在治疗肾病方面有较高的疗效,通过使用中药外敷,可以提高患者自身抵抗力,保证药物疗效,减轻患者痛苦。本研究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中药外敷在肾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情况,进一步了解中药外敷对肾病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

  • 标签: 中药外敷法 肾病患者 临床疗效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