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毒供应中心过氧化氢灭菌灭菌工作护理配合。方法:选取我院手术室术后手术器械用具共83份,按序号做好标记后依照计算机乱序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实验A组以及实验B组,其中实验A组41件,实验B组42件。实验A组器械应用传统的灭菌方式,即戊二醛。实验B组器械则应用过氧化氢灭菌方式。结果:与实验A组相比较,实验B组器械用具的灭菌合格状况明显更好,其医务人员在灭菌中出现危险事件的几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在对术后器械进行灭菌处理的过程中应用过氧化氢,能够行之有效的提升器械用具的灭菌合格率,减少医务人员在实施灭菌工作中出现危险事件的可能性,强化消毒供应室日常工作的安全程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过氧化氢 灭菌工作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毒供应中心灭菌质量控制方法。方法:2020.1-2021.12进行研究,202年1月开始实施质量控制模式,实施前(2020.1-12)后(2021.1-12)各选择150件医疗器械比较灭菌质量。结果:实施质量控制模式后,医疗器械消毒质量提升(P<0.05)。结论:针对性应用质量控制模式可有效提升消毒供应中心灭菌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消毒灭菌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压力蒸汽灭菌湿包产生原因,并结合原因制定相应的改进策略,以预防或减少湿包情况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压力蒸汽灭菌锅次(3000锅次)和灭菌包数量(60000个),统计湿包出现情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并于2021年1月至2021年2月期间实施。比较改进措施实施前、实施后的湿包发生率,统计湿包发生原因分布情况。结果:改进措施实施前,共出现1143个(1.91%)湿包,实施后,60000个灭菌包中共出现湿包579个(0.97%),改进措施实施前后的湿包比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包出现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蒸汽原因:突然停电停水导致未能及时排除灭菌器柜内的蒸汽,柜内温度下降,蒸汽向水滴转化会打湿灭菌包。蒸汽传输管道过长或是铺设在地沟里的蒸汽管道被雨水浸泡等因素均可能造成蒸汽含水量过高,导致蒸汽质量不饱和,进而导致湿包出现。(2)设备问题:灭菌器真空泵、蒸汽管道、密封圈的老化以及后端管路松动均可能导致蒸汽溢出、泄露,进而导致湿包产生。排气口下方单向阀故障则会使灭菌柜无法完全密封,冷凝水倒流入柜内,促使湿包形成。(3)包装问题:灭菌包包装不规范,导致灭菌包出现过大、过重、过紧等情况,还存在未分开包装器械和敷料、用具重叠放置时未摆放吸水纸等问题。(4)装载不当:未掌握好灭菌锅装载容积,对饱和蒸汽的进入、冷空气的排出造成阻碍,形成湿包。金属容器、敷料未合理分层摆放;灭菌包直接与锅壁接触。(5)冷却时间短:卸载时,冷却干燥时间不足,灭菌锅过早打开,导致锅内留存的热蒸汽接触外界冷空气,产生大量冷凝水,导致湿包产生。另外将未充分降温的灭菌包置于温差较大的储存柜内,会出现局部潮湿现象,进而打湿灭菌包。改进措施实施后湿包形成原因按照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设备问题、包装问题、装载不当、蒸汽原因、冷却时间短,比例分别为33.68%(195/579)、31.09%(180/579)、19.17%(111/579)、10.36%(60/579)、5.70%(33/579)。结论:针对压力蒸汽灭菌湿包形成原因实施相应的改进措施能够促进湿包形成率下降,提示应定期对灭菌器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良好运行。同时还应规范包装、装载、卸载流程,掌握正确的冷却时间,安装汽水分离器以提升蒸汽质量,提升操作人员技能水平。

  • 标签: 压力蒸汽灭菌 湿包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器械采取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应用的手术器械,将200件器械分入对照组采取戊二醛熏蒸灭菌方法及观察组采取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干预,对灭菌合格率及灭菌时间、手术感染率等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灭菌合格率比对照组高,p>0.05,灭菌时间比对照组短,p

  • 标签: 过氧化氢 低温等离子灭菌器 灭菌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配合全程质控管理进行分析,并探讨对于消毒供应室器械灭菌的作用。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医疗器械为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进行灭菌的200件器械,并将研究器械进行分组。分组方式依据时间进行分配,S组与Y组,每组设定的数量为100件,常规的管理方式应用于S组(1月-6月),乙组则采用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配合全程质控管理(7月-12月),比较两组不同管理的效果。结果:在采取不同管理后,Y组管理效果明显优势显著与S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且医护人员对于器械管理的满意度更高。结论:根据以上表述,将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配合全程质控管理应用于消毒供应室器械灭菌中,能够提高消毒供应室器械的清洗包装质量、提升医疗安全,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 质控管理 效果及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供应室消毒灭菌监测在医院感染预防中的作用。方法:研究时间为2020年1月-2020年12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院内科、外科患者,共计98例。入组患者需根据抽签结果进行分组,蓝色签为对照组(n=49)干预采用常规管理方式,红色签为观察组(n=49),常规管理过程中需加以消毒灭菌干预。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情况。结果:对照组感染率为14.29%(7/49),高于观察组2.04%(1/49),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 =4.900)。结论:在供应室中应用消毒灭菌检测方式进行干预,能够显著降低医院感染事件发生率,对于提高患者安全与治疗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荐。

  • 标签: 供应室 消毒灭菌检测 医院感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比较一次性无纺布和全棉布包装材料的灭菌效果以及所用成本。方法:根据实验要求,分为两组,即实验A组和实验B组。实验A组采用全棉布包装,灭菌包80个;实验B组采用一次性无纺包装,灭菌包80个。比较两个实验组的灭菌包不同时间的细菌检测结果。比较两组灭菌包的成本。结果:在灭菌当天,两个实验组的灭菌包均处于阴性状态,在不同存放时间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灭菌30天后,实验A组的灭菌包有细菌生长,实验B组的灭菌包无细菌生长。实验A组灭菌包的单件包装成本价格为4元,则其单件包装月费用总计为120元,实验B组灭菌包的单件包装成本价格为1.71元,则其单件包装月费用总计为51.3元。因此,实验A组灭菌包的单件成本价格大于实验B组灭菌包的单件成本价格,实验A组的价格多了68.7元。结论:一次性无纺布的灭菌包,其灭菌效果的保持比全棉布灭菌包的效果好得多,并且一次性无纺布灭菌包的成本比全棉布灭菌包低,医院可使用一次性无纺布灭菌包。

  • 标签: 一次性无纺布 全棉布 灭菌效果 成本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流程护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医疗器械消毒灭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6月于我院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消毒灭菌的240件医疗器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120)与对照组(n=120)。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标准流程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管理质量、消毒灭菌质量、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管理质量量表4个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医疗器械 消毒灭菌 标准流程护理 护理管理质量 消毒灭菌质量 工作压力
  • 简介:摘要:目的:消毒供应中心使用细节护理管理并观察对眼科器械灭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眼科治疗患者2400例作为观察对象,起止时间为2020年1月--2021年12月,2020年1月--2020年12月患者实施消毒供应中心常规护理分成常规组,2021年1月--2021年12月实施消毒供应中心细节化护理分成研究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和常规组护理满意率、眼科手术器械使用感染率比较,研究组是97.25%、0.50%,常规组是84.41%、1.91%,(x2=10.188,p=0.012),结果有差异。结论:消毒供应中心采用细节护理后能够减少眼科医疗器械使用感染率,因此该种护理方法效果优良,可推广。

  • 标签: 眼科器械 细节护理 灭菌消毒 消毒供应中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外科ICU的环境卫生学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结果。方法:以我院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神经外科ICU为例进行研究分析。针对ICU内的环境、物体表面以及患者作为对象进行采样并开展细菌培养,同时监测致病菌。在2021年7月开始强化环境卫生学管理。回顾总结四个季度的病原菌检出情况。结果:第三季度与第四季度的病原菌检出数量明显低于第一季度、第二季度,数据对比满足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神经外科ICU环境卫生并不是非常理想,今后应当基于环境卫生学和积极有效的消毒灭菌措施强化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为ICU内高危患者提供良好治疗与康复环境,值得推广。

  • 标签: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室 环境卫生学 消毒灭菌 监测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在外来器械清洗消毒灭菌过程中,实施全程管理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外来清洗消毒的骨科器械64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2件,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全程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结果:两组灭菌合格率相比,观察组较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医生总满意率较高(P<0.05)。结论:全程管理用于外来骨科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可有效提升灭菌合格率,提高手术医生满意度。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器械清洗消毒 全程管理 灭菌合格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前瞻性护理管理理念对消毒供应中心物品消毒灭菌合格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26名,对比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实施常规护理管理为干预前,以2020年4月至2021年1月实施前瞻性护理管理理念为干预后。对比干预前后消毒供应中心物品消毒灭菌合格率以及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消毒供应中心物品消毒灭菌合格率以及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前瞻性护理管理理念 消毒供应中心物品消毒灭菌合格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加强消毒供应室管理整改与人员培训对于灭菌物品合格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2020年对消毒供应室管理方案进行整改和对科室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并对整改和培训前后消毒供应室的灭菌物品的合格率进行比较。结果 加强消毒供应室管理整改和人员培训后灭菌物品的合格率显著高于未整改和培训前的合格率,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管理整改 人员培训 灭菌物品 合格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品管圈(QCC)活动管理模式改善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及消毒灭菌效果的观察。方法 随机抽取2019年我院消毒供应室负责清洗消毒的器械100件为对照组,2020年我院消毒供应室负责清洗消毒的器械100件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管理模式,观察组实施QCC活动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和器械消毒灭菌效果。结果 观察组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且器械消毒各环节合格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统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品管圈管理模式 消毒供应室 护理质量 消毒灭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中心经强化护理质控管理力度,对器械设备消毒灭菌的效果。方法:我院展开全程质控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取100件器械作为研究对象,以奇偶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详细讨论消毒供应室采用不同管理模式下,各种器械设备管理的有效性。结果:研究组各项器械管理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意义(P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质控管理 器械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