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痛风是一种古老的疾病,也是现代社会一种多发病,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k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之势,在我国南方发病率比北方发病率高,沿海城市高。

  • 标签: 发病率 多发病 生活水 海城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的效果。方法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选择我院接收的慢性盆腔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药灌肠方法进行治疗,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的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药灌肠 慢性盆腔痛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非侵入性止痛法实施护理干预对产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原则抽取同期住院产妇90例,分观察组48例,给予常规产科护理,并运用非侵入性止痛法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42例,仅给予产科常规护理。对两组产妇分娩时疼痛程度及分娩方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分娩时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弱(P<0.05),差异有显著性;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运用非侵入性止痛法实施护理干预使产妇在整个分娩过程中处于最佳心理、生理状态,能够减轻分娩疼痛,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而不影响母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

  • 标签: 分娩痛 实施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辨证治疗胃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在2012年2月到7月在我院接受中医辨证治疗的胃脘病患1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病症对病患进行分类,一般分为脾胃虚寒型、湿热内阻型、胃热阴虚型、肝郁气滞型,对以上症状使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法,并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一个疗程治疗后,164例病患中有28例被治愈,占总数的17.1%;有59例治疗效果显著,占总数的36%;有63例病情好转,占总数的38.4%;有14例病患治疗无效,占总数的8.5%;总治愈率为91.5%。结论对胃脘病患使用中医辨证治疗方式,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

  • 标签: 中医辨证 胃脘痛 治疗效果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隔姜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患有胃脘的20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10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隔姜灸治疗,观察治疗结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0%,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脾胃虚寒型胃脘采用隔姜灸治疗后疗效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隔姜灸 脾胃虚寒型 胃脘痛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调查揭阳地区妊娠期妇女腰痛和骨盆的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对1292例孕妇进行调查,收集年龄、身高、体质指数、腰痛史、骨盆疼痛史,妊娠期间疼痛发生的时间、部位、程度,妊娠期间活动能力及功能障碍评分(ODI评分)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对象中,共有568例妇女在妊娠期间患有腰骨盆症状,占43.96%。疼痛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妊娠中晚期。35岁以上高龄产妇妊娠期腰痛骨盆的发病率最高且多胎妇女的疼痛率高于单胎妇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妊娠期腰痛和(或)骨盆妇女分娩前的体质指数高于无疼痛妇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腰痛和(或)骨盆的妇女中,绝大部分在孕前有相关疼痛史;妊娠期腰痛、骨盆以及腰骨盆联合妇女ODI评分显著高于无疼痛妇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揭阳地区妊娠期妇女腰痛和骨盆的发病率较高,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及早进行预防与治疗。

  • 标签: 妊娠 腰痛 骨盆痛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观察艾灸子宫穴对治疗产后宫缩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自然阴道分娩的9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后治疗和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艾灸子宫穴)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治疗产后宫缩的疗效。结果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宫缩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产妇的宫缩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艾灸子宫穴对治疗产后宫缩具有良好的疗效。

  • 标签: 艾灸子宫穴 产后宫缩痛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度癌患者应用吗啡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本院收治的47例重度癌患者,记为A组,给予吗啡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另随机抽取47例,记为B组,给予吗啡肌肉注射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临床疗效高于B组,疼痛评分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癌应用吗啡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时疗效较好,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升其生活质量。

  • 标签: 吗啡 足三里穴 穴位注射治疗 重度癌痛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癌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参与癌药物安全用药的工作模式。方法总结笔者在癌病房进行药学实践的工作经验。结果总结归纳临床药师参与癌规范化病房疼痛管理的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及工作内容。结论要积极发挥临床药师在癌药物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 标签: 临床药师 癌痛 疼痛管理 工作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发生颈肩的相关因素,并提出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108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腹腔镜手术发生颈肩的相关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108例患者中术后51例患者发生颈肩,发生率为47.22%;腹腔镜手术发生颈肩的相关因素包括手术时间、是否吸氧、手术体位等,各因素之间颈肩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调节气腹压、手术体位、并且给予吸氧,缩短手术时间,可以有效预防减少腹腔镜手术引起的颈肩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颈肩痛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减分娩护理在患者分娩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期间,我单位接收的足月妊娠住院分娩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减法分娩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产程度、总产程时间以及顺产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产程度、总产程时间以及顺产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减分娩法在患者分娩护理中具显著的临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综合减痛分娩法 分娩护理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癌患者止痛治疗依从性相关影响因素及具体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64例接受止痛治疗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影响止痛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在此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疼痛程度改善情况。结果癌患者多担心止痛药物不良反应、药物成瘾,同时药物使用频繁、认为药效不佳等也是影响其治疗依从性的重要因素,经护理干预后,重度疼痛所占比例从32.8%降至12.5%,轻度疼痛所占比例从7.8%升至53.1%,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癌患者止痛治疗依从性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开展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其疼痛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癌痛 止痛治疗 依从性 影响因素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WHO三阶梯止痛原则发布迄今已近30年,各国指南也根据临床中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了进一步改良和发展。由过去“主流”的即释吗啡滴定换算,发展到羟考酮直接滴定法共存,由过去的三阶梯逐步用药,发展到尝试淡化二阶梯、同时一阶梯和三阶梯联合用药。治疗方案虽然在不断的演变,但其核心指导原则并没有变化,即镇痛效果好、用药简单、毒副作用小。由于使用的便利性、镇痛效果相当、毒副作用轻,在可预期的未来,羟考酮和氨酚羟考酮还将在癌治疗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 标签: 羟考酮 氨酚羟考酮 癌痛 治疗 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奥施康定+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中重度癌患者进行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6月-2016年06月收治的中重度癌患者141例作为本次对比实验观察对象;观察组75例以及对照组66例中重度癌患者对比分组依据为不同的癌治疗方法;观察组奥施康定+复方苦参注射液;对照组奥施康定;通过对比癌缓解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以突出奥施康定+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中重度癌疾病的临床价值。结果在癌缓解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中重度癌患者(P<0.05);在不良反应出现概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中重度癌患者(P<0.05)。结论针对中重度癌患者,治疗药物选择奥施康定+复方苦参注射液,对于中重度癌症状可以有效控制,存在较高的治疗安全性,最终显著将中重度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

  • 标签: 奥施康定 复方苦参注射液 中重度癌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预注利多卡因或布托啡诺预防丙泊酚注射的效果。方法采用双盲法,选择无神经、精神疾病择期手术病人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利多卡因组和布托啡诺组,每组60例。入室后,所有病人于非习惯用手侧手背置入18号套管针。麻醉诱导前1min,三组病人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利多卡因40mg(2ml)或布托啡诺2mg(2ml)。然后,所有病人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0.5mg?kg-1。由另外一名麻醉医生观察是否发生注射及严重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利多卡因组和布托啡诺组注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明显降低(P<0.05)。与利多卡因组比较,布托啡诺组注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预注利多卡因或布托啡诺均可有效缓解丙泊酚的注射,布托啡诺预防和减轻丙泊酚注射更为有效。

  • 标签: 布托啡诺 利多卡因 丙泊酚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保守性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的疗效及复发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分析2010年6月—2014年12月在该院拟行保守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3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无复发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同时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复发组病变在双侧、有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史、R-AFS分期在Ⅳ期、术前CA125水平≥35U/L、术后克罗米酚治疗的比例明显高于无复发组(P<0.05),复发组术后GnRH-a治疗的比例明显低于无复发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病变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史、R-AFS分期、术后克罗米酚治疗、术后GnRH-a治疗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影响因素。结论病灶部位、既往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手术史、R-AFS分期、术后克罗米酚治疗、术后GnRH-a治疗均可影响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复发。

  • 标签: 保守性手术 子宫内膜异位症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