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种植周围炎会造成种植周围组织丧失,甚至可能导致种植松动脱落,是种植失败的重要因素。其常见的病因包括细菌感染、不良修复设计、咬合创伤等,并受邻牙牙周和根尖周状况、手术技术及全身健康状况的影响。本文从种植适应症的选择、种植手术、种植修复和术后维护4个方面就如何预防种植周围炎进行综述。

  • 标签: 种植体周围炎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槽嵴顶黏骨膜旋转瓣在单颗牙种植周围组织美学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5例15牙种植Ⅱ期手术时应用牙槽嵴顶黏骨膜旋转瓣,制取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的印模,灌注模型后测量种植两侧龈乳头高度的变化。结果术后种植两侧龈乳头高度增加(0.76±0.26)mm,与自身配对进行t检验分析,手术前后种植两侧龈乳头高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在单颗牙行种植Ⅱ期手术时应用牙槽嵴顶黏骨膜旋转瓣,操作简单,可增加种植龈乳头的高度,增加美学效果。

  • 标签: 牙种植体 美学 牙槽嵴顶黏骨膜旋转瓣
  • 简介:摘要口腔种植周围炎是发生在种植周围的炎症,特征为软组织炎症及支持骨的丢失。光动力疗法是利用可见光、近红外或紫外光驱动,通过光敏剂退激产生激发态单线态氧导致多种生物分子氧化产生光动力,对于致病菌具有强烈的杀灭作用。

  • 标签: 光动力 光敏剂 口腔种植体周围炎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Er: YAG 激光治疗种植周围炎疗效研究。方法按照单盲随机对照原则将种植分成2组,分别对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 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牙周临床指标包括菌斑指数、出血指数,和探诊深度进行检查测定。结果 激光组和对照组间治疗后1个月、3 个月和 6个月探诊深度、出血指数、菌斑指数均有明显下降,P〈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比较,激光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r: YAG 激光治疗后能有效控制种植周围组织的炎症,其疗效优于超声刮治。

  • 标签: Er YAG 激光 种植体周围炎 探诊深度 出血指数 菌斑指数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在口腔种植周围骨缺损修复中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1月发生种植周围骨缺损的46例患者,按入院单双日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修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富血小板血浆进行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随访3个月至2年,观察组患者种植周围骨缺损平均增加骨量60%~80%,对照组患者平均增加骨量20%~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种植周围骨在戴义齿12个月及24个月平均骨吸收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种植存活率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血小板血浆可以促进牙周组织再生,使种值达到良好的骨性愈合,提高口腔种植的成功率。

  • 标签: 富血小板血浆 种植体 骨缺损 修复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口腔护理行为对种植周围炎的影响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选取180例种植周围炎患者,对种植周围炎与口腔护理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口腔护理行为频率与种植周围炎的患病率呈现反方向关系,种植周围炎的发病率随着吸烟次数的升高而升高。结论口腔护理行为可以有效降低种植周围炎的发病率,为患者口腔安全奠定良好的基础。

  • 标签: 影响分析 种植体周围炎 口腔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压氧对口腔种植周围牙周炎进行治疗。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经过口腔种植治疗后罹患种植周围牙周炎患者5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实验组,分别应用传统常规治疗和传统常规治疗配合高压氧治疗,完成治疗后,比较两实验组受试者牙龈炎症情况、种植松动情度、口腔种植周围牙周袋深度等,将实验数据完成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传统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高压氧治疗组受试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传统常规治疗组受试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种植周围牙周炎的众多治疗方法中,传统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高压氧的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口腔种植体 复发甲硝唑膜 高压氧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对口腔健康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对于口腔治疗来说,口腔种植技术在临床当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种植周围骨缺损的现象已经成为了口腔种植治疗当中比较常见的问题之一。富自体浓缩生长因子纤维蛋白(ConcentrateGrowthFactors,CGF)在牙种植周围骨缺损修复当中作用比较明显和突出。本文主要对CGF在牙种植周围骨缺损修复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总结。

  • 标签: CGF 牙种植体 周围骨缺损 修复中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在种植周围骨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46例口腔种植骨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3例。实验组植入PRP胶和β磷酸三钙的混合物,对照组单纯植入β磷酸三钙。经骨密度测定、X片观测等观察方法比较两组新骨的形成差异。结果46例患者均无植骨感染出现,愈合良好。实验组的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富血小板血浆可以有效地促进种植周围骨缺损的修复。

  • 标签: 富血小板血浆 牙种植 骨再生
  • 简介:摘要现阶段对牙科审美的要求更加严格。种植周围的软组织美学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如果达不到美学要求,那么注定导致不可接受的审美失败。因此本文主要对种植周围区域影响美学的各种重要参数的进行简要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口腔种植技术迅猛发展,具有舒适美观,安全有效,稳定且不损伤邻牙等优点,但是种植修复失败将给患者带来身心的创伤以及经济时间损失。因此研究分析种植失败的原因有格外重要的意义。本文先简介种植现状与分类,再按直接原因从三方面种植医生的原因、患者的因素,种植材料的原因及科学技术不足阐述常规种植和即刻种植失败的原因;再按根本原因从组织学骨结合(种植成功标志)角度分析因影响种植-骨结合导致种植松动脱落的原因;最后总结现状展望未来。此综述分析种植失败原因可为日后的种植手术规避风险,为临床种植医师提供经验指导,启发改进思路,提高种植手术的成功率。

  • 标签: 种植体 手术失败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甲硝唑凝胶治疗种植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2月-2018年7月)收治的20例种植周围炎患者,所有种植周围炎患者均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甲硝唑凝胶加以治疗。采用统计学分析20例种植周围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无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局部红肿、局部发痒、局部胀痛)以及治疗前后牙周袋深度、牙松动度、牙龈指数。结果治疗临床效果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周围炎患者治疗后牙周袋深度、牙松动度、牙龈指数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甲硝唑凝胶治疗种植周围炎的疗效显著。

  • 标签: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 种植体周围炎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糖尿病患者的种植修复往往存在一个较高的失败率和较差的初期骨结合,影响种植牙的成功。因此,本文就糖尿病对颌骨骨质形成和吸收、种植骨结合影响以及如何提高糖尿病种植成功率进行综述。

  • 标签: 糖尿病 种植体 骨质疏松 骨结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中骨内种植植入的应用方法。方法临床资料回顾法。结论术后3天内应用口服广谱抗生素、消炎消肿药物及口腔消毒含漱液。

  • 标签: 骨内种植体植入术 口腔种植
  • 简介:摘要目的对龈下刮治与西帕依固龈液联合应用治疗种植周围炎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72枚种植根据临床检查指标确诊为种植周围炎,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取全口超声洁治后,局部龈下刮治和西帕依固龈液含漱治疗,从病因上和症状上进行控制;对照组全口超声洁治和安慰剂含漱。均记录用药前和停药2周后的菌斑指数,探诊出血情况,探诊深度,并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后探诊出血、菌斑指数和探诊深度均有明显改变(P<0.05),结论龈下刮治术与西帕依固龈液联合应用治疗种植周围炎效果肯定,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种植体周围炎 龈下刮治术 西帕依固龈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型种植支抗在口腔正畸方面的临床应用。方法本文中选取我院自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50例需要进行口腔正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运用微型种植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全部患者在进行微型种植进行治疗的十个月内均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治疗结束后,患者均痊愈,且前牙都达到了正常的覆盖,面型也恢复正常,疗效显著。少数患者的软组织在植入微型种植周围出现了轻度浮肿现象,但是无感染症状。在治疗期间患者都无明显不适感,治疗效果非常理想。结论在加强正畸支抗中实行微型种植操作简便、可靠性较好、较灵活,且治疗效果较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型种植体 加强 正畸支抗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