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云平台在DSA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以云平台为基础搭建设备管理数据库并对应用效果进行评估。结果:云平台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设备管理方式,提高了管理工作效率,同时设备报修更具时效性。结论:在DSA设备管理过程中应用云平台具有高效、便捷以及准确性好等优势,可为介入手术治疗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 标签: 云平台 DSA设备管理 球管
  • 简介:摘要系统阐述了DSA的成像成原理,探讨了影响DSA影像质量的因素及控制对策。

  • 标签: DSA 减影 伪影 衰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介入治疗中DSA的技术应用。方法常规采用Seldinger技术,选择好DSA不同技术参数、高压注射器、常规呼吸训练,利用“路径图”技术,将微导管超选至靶血管,进行造影及栓塞治疗时,对所采集DSA图像进行评价。

  • 标签: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介入治疗 放射学 介入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飞利浦BV-25C臂机作为一款比较经典的产品,拥有大量用户,该设备设计合理,控制电路较为成熟,故障出现时可按随机资料分析电路,本文结合实际维修经验进行了分析。

  • 标签: C臂机 故障 处理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全脑血管造影(DSA)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102例经股动脉行DSA造影病人临床资料。结果102例病人DSA术手术术顺利,未出现后遗症,无一例死亡。结论针对DSA造影术后常见的并发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的早日康复。

  • 标签: DSA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37例输液港的临床应用,探讨其临床推广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DSA引导下穿刺中心静脉置入输液港的置入、临床使用、维护情况。结果本组37例病人均成功置入输液港,成功率100%。术中无气胸发生,1例误穿动脉,发生率2.7%。使用过程中12例出现导管堵塞,经肝素封管继续使用,1例因导管感染取港,17例病人因化疗结束远期预后较好,不愿长期维护输液港而取港,其余18例持续使用。结论DSA导引锁骨下静脉穿刺置入输液港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静脉输液 DSA
  • 简介:摘要目的DSA路径模式下进行输卵管梗阻的介入治疗结果61例中开通53例。再通成功率87%再通成功率87%,手术持续时间0.5小时至1.5小时之间。结论DSA路径功能下介入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的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输卵管梗阻 介入治疗 DSA 路径功能
  • 简介:摘要经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是神经介入放射最基本的要求,它是颅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的基础。结合铜陵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65例患者的护理经验,总结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要点及并发症的观察、处理、护理措施,强调配合医师认真做好术前的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血管源性神经系统改变,以及并发症观察的必要性等,可收到良好的护理效果。

  • 标签: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仪 脑血管疾病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经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是神经介入放射最基本的要求,是颅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的基础。结合本院神经内科204例患者的护理经验,总结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及并发症的观察、处理、护理措施,认真做好术前的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血管源性神经系统改变,以及并发症观察的必要性等,可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

  • 标签: 全脑血管造影术 护理
  • 简介:摘要方法DSA路径模式下进行输卵管梗阻的介入治疗。结果61例中开通53例。再通成功率87%再通成功率87%手术持续时间0.5小时至1.5小时之间。结论DSA路径功能下介入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症的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输卵管梗阻 介入治疗 DSA 路径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颅内外供血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5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行DSA检查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住院患者共49例,观察患者前后循环颅内、外段血管有无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及狭窄程度,分析TIA与脑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40例(81.63%)存在不同程度的责任血管病变,其中颅内段狭窄28例(57.14%),颅外段狭窄10例(20.4%),动脉瘤1例(0.02%),烟雾病1例(0.02%)。结论颅内-外供血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可能是TIA的常见原因,DSA可以明确TIA患者血管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狭窄程度,对指导有效治疗起重要作用。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动脉狭窄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ulti-sliceCTangiography,MSCTA)在Budd-Chiari综合征(BCS)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1例BCS患者进行CT平扫加三期增强扫描,11例患者在CT扫描后2周内均在DSA下行介入治疗,其中CT图像在工作站中进行图像后处理,其结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1例成像均满意,不但清晰显示了肝脏、脾脏的病变,而且也清晰显示了肝静脉、副肝静脉、下腔静脉以及侧支循环血管情况。结论:MSCTA对Budd-Chiari综合征(BCS)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对于临床治疗方案制定十分重要。

  • 标签: BUDD-CHIARI综合征 下腔静脉 血管造影 重建
  • 简介:摘要:HMC-36移动式高频医用X射线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该设备存在无法正常识别骨科手术治疗部位透视图像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本文主要对HMC-36移动式高频医用X射线机的影像故障进行了分析与维修,为手术医疗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支持。本文的研究成果对类似设备的故障分析和解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HMC-36型 高频医用X射线机 影像故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首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呈阴性的原因及诊疗策略。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32例首次DSA阴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32例患者中18例为中脑周围池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H);7例接受MRI检查发现海绵状血管瘤5例,脑动静脉畸形(AVM)2例。其中1例腰穿时出现反复出血后检查颈腰椎MRI发现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结论对初次血管造影阴性的SAH患者应进行有选择性的重复造影检查。MRI检查及脊髓造影检查对进一步查明病因有帮助,而对于PNSH的患者则应避免重复造影。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造影 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