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端粒逆转录(hTERT)基因对纤维肉瘤生长的影响。

  • 标签:
  • 简介:众所周知,血淀粉和脂肪是检测胰腺功能的常用实验室指标,中国急性胰腺炎(AP)诊治指南也指出,符合以下3项特征中的2项,即可诊断为急性胰腺炎:(1)与AP符合的腹痛(急性、突发、持续、剧烈的上腹部疼痛,常向背部放射);(2)血清淀粉和(或)脂肪活性至少高于正常上限值3倍;(3)增强CT/MRI或腹部超声呈AP影像学改变[1].近年来血液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广泛应用,使得血淀粉、脂肪的检测越来越广泛,临床观察到血淀粉、脂肪数值升高而无腹部疼痛症状,影像学检查又无胰腺疾病证据的受检者经常能够见到.在排除实验室检测误差的情况下,血淀粉、脂肪数值升高如何评价,成为临床医生需要明确的问题.

  • 标签: 胰腺炎 淀粉酶 脂肪酶 高胰酶血症
  • 简介:摘要药物合用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治疗方法,但药物合用的效果、禁忌等,不仅仅受到药物本身的影响,患者自身还有一种药物代谢,在人体内会促进药物代谢,能够帮助患者进行药物的吸收。关于药物代谢没在药物合用中的作用,已经成为广大学者关注的重点内容,本次研究中,首先对药物代谢的作用进行简单的分析,然后结合药物合用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探讨药物代谢在药物合用中的作用。

  • 标签: 药物代谢酶 药物合用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瑞替普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分成瑞替普组(40例)与尿激酶组(40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溶检治疗后瑞替普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各项指标改善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在急性肺血栓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安全性优于尿激酶,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对比血糖测定中快速检验法与检验法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4月——2017年8月间60例于我院接受血糖值测定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快速检验法(A检),与检验法(B检),总结两组临床检出效果。结果A检静脉血血糖值、末梢血血糖值均低于B检静脉血降血糖值,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测方式在静脉血血糖值表现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检验法、检验法在血糖测定中均可获得理想检出血糖检测值,其中快速检验法检测的末梢血血糖值与检验法血浆血糖监测值更接近,现实中可根据临床需要,通过结合两种方法提高血糖值检测准确性。

  • 标签: 血糖 快速检验法 酶检验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复方消化在治疗消化不良中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本院住院的42例消化不良临床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其中对照组每次服用3片多,每天服用3次,总疗程为3周,观察组服用复方消化,(1~2)片/次,每天3次,总疗程为2周。对比两组在治疗前后的症状缓解情况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前后的症状缓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前后都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复方消化针对消化不良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治疗的安全性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复方消化酶 消化不良 安全性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核酸检测与联免疫检测血液病毒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7月—2016年7月该血站检验科血液样本5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别给予核酸检测与联免疫检测,并且计算与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结果在HBV(乙型肝炎病毒)检测中,核酸检测阳性率为3.0%(15/500),同联免疫检测的1.2%(6/500)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CV(丙型肝炎病毒)检测中,核酸检测阳性率为1.8%(9/500),同联免疫检测的1.6%(8/500)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检测中,核酸检测阳性率为0.4%(2/500),同联免疫检测的1.8%(9/500)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病毒检测中,核酸检测与联免疫检测各具优势,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因此,可结合实际情况,给予两者联合应用,以此提高血液病毒检测准确性。

  • 标签: 血液病毒 核酸检测 酶联免疫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学指标变化的检测。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100例脂肪肝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抽取同期进行身体检查的100例未患脂肪肝的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先后进行血脂、血糖和肝功学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受检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下降,肝功学中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AST)以及γ-谷氨酰转移(GGT)三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肝和血脂、血糖和肝功学有着直接的关系,对这些指标进行检测能够为预后的治疗提供可供参考的数据,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转氨酶检验 B超 脂肪肝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凝血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8月收治的8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随机数字的方式,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1例。观察组给予凝血、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单独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止血时间。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止血时间进行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经凝血、奥美拉唑联合治疗,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方面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凝血酶 奥美拉唑 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患者的血清心肌谱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38例SAH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选择在本院门诊部进行体检且检查结果为健康的38名调查对象为对照组,对两组调查对象进行血清心肌谱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组调查对象的检查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乳酸脱氢(lacticdehydrogenase,LDH)、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transaminase,AST)及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reatinephosphokinase,CK)[(181.4±7.6)、(27.4±4.3)、(63.2±10.0)U/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65.6±4.3)、(21.4±0.7)、(38.0±2.6)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154、8.490、15.034,均P〈0.05)。结论SAH对人体心脏损害的程度较大,患者的血清心肌谱会发生较大变化,有效分析SAH患者血清心肌谱的变化,对于患者后续的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清心肌酶谱 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白带中白色念珠菌的致病性和指导抗真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白带标本中分离的300株白色念珠菌进行蛋白测定,同时测定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300株白色念珠菌全部检出蛋白,其中蛋白活力高、中、低检出率分别为83.7%(251株)、12.7%(37株)、4.0%(12株)。4种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是17.3%、11.3%、63.3%和44.6%。结论白带中白色念珠菌具有致病性,临床应密切关注。

  • 标签: 白色念珠菌 白带 蛋白酶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对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98例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联免疫法,实验组采用胶体金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测效果。结果实验组检出率为81.63%,假阳性率为8.16%,假阴性率为6.12%,检测时间为(5.62±4.13)min,检测成本为(7.95±0.63)元。对照组检出率为91.84%,假阳性率为4.08%,假阴性率为2.04%,检测时间为(99.77±7.65)min,检测成本为(4.15±0.55)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免疫法与胶体金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各有利弊,其中联免疫法阳性率高、假阴性率低、成本低,但需专业操作人员及特定仪器、试剂等,局限性大,检测时间长,不适合基层医院开展;胶体金法检测快速、方便,便于急诊检测和基层开展推广,但成本高,准确性低于标法。

  • 标签: 丙型肝炎病毒 酶联免疫法 胶体金法
  • 简介:摘要介绍2例大血管疾病患者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的护理,血管紧张素转换抑制剂广泛应用于大血管疾病中,有时会出现较为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需加强护理观察,重视患者主诉。

  • 标签: 血管神经性水肿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降栓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接受得68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实验组使用奥扎格雷钠联合降栓治疗的方法,对照组则使用单一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明显高于对照组73.53%的总有效率;此外,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6%,明显低于对照组26.47%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使用奥扎格雷钠联合降栓治疗脑血栓能够获得显著的疗效,却用药不良反应较少。

  • 标签: 奥扎格雷钠 降栓酶 脑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胰肠溶胶囊治疗慢性胰腺炎伴胰腺外分泌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6年3月收治的96例慢性胰腺炎伴胰腺外分泌不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的内科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胰肠溶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脂肪摄取指数(CFA)的改变。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较对照组的显著提高(95.83%VS79.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CFA值均明显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CFA值升高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肠溶胶囊配合治疗慢性胰腺炎伴胰腺外分泌不足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显著,具有进行推广应用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胰腺酶 胰腺外分泌不足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奥曲肽配合凝血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奥曲肽治疗,观察组采用奥曲肽配合凝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48h再出血率、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再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曲肽配合凝血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可降低患者再出血率,缩短病程,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奥曲肽 凝血酶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定量检测血清肌钙蛋白I及心肌谱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16例,采取定量检测患者血清肌钙蛋白I及心肌谱水平,观察指标的变化水平。结果各项指标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患者2-14h的AST、LDH、CK-MB、cTnI阳性率均高于<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患者4-14h的AST、LDH、CK-MB、cTnI阳性率均高于2-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患者6-14h的AST、LDH、CK-MB阳性率均高于4-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患者8-14h的AST阳性率高于6-8h,12-14h的LDH阳性率高于6-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患者12-14h的LDH阳性率均高于8-1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量检测血肌钙蛋白I及心肌谱有利于AMI早期诊断。

  • 标签: 定量测定 血清肌钙蛋白I 心肌酶谱 急性心肌梗死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奥曲肽联合血凝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9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确诊后均行禁食、卧床休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一般治疗,在此基础上,随机将入选病例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患者用生长抑素;试验组30例患者以奥曲肽联合血凝进行治疗。治疗周期内,观察两组患者出血停止时间,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用药不良反应,随访6个月,统计两组上消化道再出血率。结果试验组治疗显效率为63.33%,总有效率为96.67%,分别高于对照组的24.14%,86.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平均止血时间为(18.35±4.37)h,平均住院时间为(4.82±0.97)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2/30),再出血率为10.0%(3/3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血凝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显著,不仅止血迅速,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奥曲肽 血凝酶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上消化道出血应用注射用血凝(巴曲亭)联合兰索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住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注射用血凝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生长抑素注射液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止血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为67.7%,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采用注射用血凝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止血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注射用血凝酶 兰索拉唑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习惯越来越不好导致人群中各种疾病的发病率都大大提高,在这些疾病中肝病作为人群中发病率比较高的一种疾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所以及早的检测出肝病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肝病的检测中可以使用的方法以及技术有很多但是有些检测技术对肝病的检测效果却不是很理想,常常会造成误诊或者漏诊的情况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健康。本文主要通过对丙氨酸氨基转移以及对凝血五项进行联合的检测来判断患者是否具有严重的肝病发生。通过将某医院收治的肝病患者作为此次试验研究对象然后再选定健康的体检者,通过对他们使用以上方法检测进而验证此方法对肝病检测是否具有很大的作用,从而为人类肝病检测技术的提高与创新提供有效的参考。

  • 标签: 肝病 联合检测 结果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