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盐酸纳洛酮联合正中神经刺激对脑出血昏迷患者脑血流以及生理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脑出血昏迷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纳洛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正中神经刺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脑血流以及生理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以及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脑干听觉诱发I级、Ⅱ级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纳洛酮联合正中神经刺激可以明显的改善脑出血昏迷患者的脑血流、生理情况。

  • 标签: 盐酸纳洛酮 正中神经电刺激 脑出血昏迷 脑血流 电生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道生理检查对快速性心律失常诊治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6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给予食道生理检查。结果全部患者均接受经食道心脏生理检查,其中106例患者因心悸发作入院检查,10例因间断性心悸就诊,10例因心电图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就诊。检出房室结双径路40例,房室旁路32例,房性心动过速6例,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室内差异传导7例,室性心动过速12例,房扑7例,预激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10例,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检出率为90.48%,其中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均给予射频消融术治疗,均以治愈出院。结论食道生理检查对快速性心律失常诊治的准确率较高,且该法安全、操作简单、创伤小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经食道心脏电生理检查 快速心律失常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患者心内生理检查结果,探究预激综合征病人的快速心律失常现象。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1月期间我院38例WPW合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应用心内生理检查分析预激综合征病人的快速心律失常症状,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报告。结果检查结果显示,本组38例在生理检查过程中均可诱发一种或多种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其中最常见的是正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36例,94.73%),其余2例为持久型反复心律性心动过速。结论快速心律失常的确诊通常需依靠详细的生理学检查,包括心腔内不同部位的程序刺激和多个部位的心内图记录。

  • 标签: 预激综合征病人 快速心律失常 心内电生理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内科老年患者的生理及心理护理方法,为心内科老年患者的有效护理提供数据支撑。方法本研究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于我院心内科住院的老年患者120例为观察组,行生理和心理护理,同期选取10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为对照组,行生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心肌梗死、院外猝死、高血压危象、恶性心律失常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心理、生理状态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进行干预,可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满意度。

  • 标签: 心内科 老年患者 生理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对老年胃息肉疾病应用胃镜下切术联合心理护理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胃息肉老年患者200例,均等分成两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胃镜下凝切除术,试验组应用胃镜下切除联合心理护理进行治疗。统计两组术后的不良反应人数,以及患者的心理综合评分。结果数据发现,试验组老年胃息肉经过胃镜下切术联合心理护理后出现恶心呕吐、胃穿孔、胃溃疡、局部出血等不良反应人数少于对照组。存在可见差别,P<0.05。两组患者的心理综合评分可知,试验组护理期间的心理评分为8.9±0.6分,对照组心理评分为5.7±0.4分。结论临床针对老年胃息肉患者应用胃镜下切术联合心理护理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降低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机率,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

  • 标签: 电凝电切术 胃息肉 心理护理 临床疗效
  • 简介:最近陈阿婆经常觉得眼前有黑影飘动。黑影形状很多,像蚊子、灰尘、线状、蛛网状、球状、云块状、钱币状等,并且有些黑影会随眼球转动,色彩也有浓有淡。陈阿婆十分困惑,于是到医院眼科就诊,医生经过仔细检查诊断为“飞蚊症”。

  • 标签: 飞蚊症 生理病理 眼球转动 检查诊断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的进步,近年来,我国医药行业发展到了新的阶段,经历了不平静的时期,在2017年年初,国务院对B证和C证的审批做了取消,对准入门槛进行了降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产业的发展,人们对于医药商的关注力度逐渐增大。然而,现阶段医药商发展只用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仍然令人堪忧,本人将对医药商发展的现状和优化措施进行分析。

  • 标签: 医药电商 生存法则 亟待更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凝、切治疗息肉及并发出血后,止血的护理配合,总结护理在止血前、后的重要性。方法对42例患者经病理排除恶性消化道息肉患者行息肉治疗并发出血出现出血。均在内镜下行止血术。护士在术前做好患者和物品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内镜操作医生及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护理;对18例患者在内镜直视下对出血灶使用冰盐水100ml+去甲肾上腺素80-20g喷洒止血。9例患者在内镜下使用0.9%NCI5u+肾上腺素1mi注射3-5点止血;15例患者在内镜在内镜下使用金属钛夹夹闭止血。结果治疗成功率和根治率达100%.无术后并发症发生,无1例传外科手术治疗,具有效果好,创伤小、费用低等优点。结论护理工作在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并发出血,治疗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并发出血治疗成功的必要条件。

  • 标签: 高频电凝 电切 消化道息肉 出血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利多卡因对丙泊酚与琥珀胆碱麻醉时休克脑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3-7月本院收治的精神病住院患者39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20~60岁患者按年龄从小到大间隔10岁配伍成四个区组,分别用随机数字表法分配成五个处理组,即预注生理盐水组(A组),利多卡因0.50(B组)、0.75(C组)、1.00(D组)、1.25mg/kg组(E组)。依次静推丙泊酚1.5mg/kg,氯化琥珀胆碱0.8mg/kg,电休克治疗,记录各组患者脑发作时间(ESD)、运动抽搐时间(MSD)、ADEQ值及不良反应。结果D组和E组ESD值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MSD和ADEQ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多卡因与ESD呈负相关(r=-0.967,P<0.01)。结论在预防改良休克(MECT)丙泊酚和氯化琥珀胆碱注射痛、肌痛时,利多卡因推荐剂量为0.75mg/kg。

  • 标签: 利多卡因 改良电休克 脑电发作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方法挑选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诊手术患者86例,患者的收治时间均在2014年1月~2016年4月期间,将86例急诊手术患者通过电脑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3例,其中一组患者接受手术室常规护理,称为常规组,另一组患者接受手术室优质护理,称为优质组,在手术前,测定常规组患者及优质组患者的血压及心率,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在麻醉前对常规组患者及优质组患者的焦虑程度进行评分,并比较。结果优质组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均趋于平稳,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优质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对急诊手术患者进行手术室优质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生理应激反应,缓解患者的焦虑状态,推荐临床应用。

  • 标签: 手术室 优质护理 急诊手术 生理 焦虑自评量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长程视频脑监测(VEEG)应用在癫痫诊断中的临床效果及实际意义,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行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的174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2、6、12、24h的脑电图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临床发作和癫痫样异常放电的关联。结果174患者中,共监测到115例出现临床发作现象,105例诊断为癫痫,56例无法明确诊断是否属于癫痫,另13例诊断为非癫痫患者。59例无临床发作的患者中,发作间期异常放电39例,癫痫不能排除;余下20例始终无异常放电,不能诊断是否为癫痫。在174例患者中,144例异常放电,其中12例是在清醒期,50例在睡眠期,还有82例是清醒期、睡眠期均同时出现异常放电。此外,105例确诊患者中,发作前均有异常脑电图改变,同时根据监测时相发现2h时相和6h时相的临床发作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h时相和12h时相的临床发作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h时相和24h时相的临床发作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个时相的异常放电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传统的脑电图(EEG)监测,VEEG优势更加显著,能够显著提高癫痫样异常放电检出率和临床发作检出率,帮助临床医师确诊癫痫、明确分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长程视频脑电监测 癫痫 时相 异常放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接受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肉锻炼对盆底肌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本院妇产科接受盆底康复治疗的90例经阴道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接受盆底康复训练范围治疗组、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于产后6周开始接受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肉锻炼方法进行康复,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康复措施。结果产后4个月,治疗组的膀胱颈活动度、尿道旋转角度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阴道肌电压测定值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4个月,治疗组的阴道肌力Ⅰ级24.44%、Ⅱ级55.56%、Ⅲ级17.78%、Ⅳ级2.22%;对照组的阴道肌力Ⅰ级44.44%、Ⅱ级55.56%;治疗组的阴道肌力分布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接受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肉锻炼能显著的促进盆底肌功能恢复。

  • 标签: 阴道 分娩 生物反馈 电刺激 盆底肌肉锻炼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高频刀在口腔修复临床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口腔科2016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接受烤瓷冠和铸造全冠修复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后期修复中运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运用高频刀进行修复,比较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3.4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刀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能很好地对患者牙齿塑形,减轻患者的痛苦,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高频电刀 口腔修复 应用价值Application of High Frequency Electric Knife in Oral Rehabilitatio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术临床护理效果。方法以本科室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08例子宫内膜息肉切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且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所选患者均实施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术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后疼痛及阴道出血情况与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给予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实施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术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与住院时间。

  • 标签: 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 宫腔镜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突发意识障碍患者动态脑监测结果,研究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55例突发意识障碍患者,将其24h动态脑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55例患者中脑异常24例,其中痫样放电8例。结论对于突发短暂意识障碍就诊患者,动态脑监测具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 标签: 意识障碍 动态脑电图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临床上精神障碍疾病的治疗探究脑补刺激疗法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符合各项诊断标准后背确诊为精神障碍--焦虑障碍症状的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性的药物治疗,而观察组则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脑部刺激疗法。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观察组的焦虑评分更是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给予患有焦虑精神障碍的患者治疗时药物治疗结合脑部刺激疗法,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脑部电刺激 精神障碍 焦虑障碍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为分析研究盆底刺激在治疗人工流产中阴道出血的效果,将试验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只是做常规预防药物消炎处理,试验组采用盆底刺激进行治疗。最终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中患者在阴道出血量和出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该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差异性。从而证明,盆底刺激治疗人工流产术后的阴道出血具有更好的效果。

  • 标签: 盆底电刺激 阴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应用宫颈环形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予以分组研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予以宫颈环形切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应用宫颈环形切术治疗的效果更好,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宫颈癌前病变 宫颈环形电切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胃肠镜下,予以胃结肠息肉者,凝切除的效果。方法于2017年1月-8月,取胃结肠息肉者62例,依据入院顺序,均分传统开腹C组、胃肠镜下凝切除W组,各31例,对比效果。结果W组手术时间、初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长,术中失血量低于C组,差异大,(P<0.05)。W组、C组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93.55%(29/31)VS74.19%(23/31)、3.23%(1/31)VS19.35%(6/31),差异均大,(P<0.05)。结论胃结肠息肉,行胃肠镜下凝切除,手术指标改善,效果确切,安全性好,普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胃结肠息肉 胃肠镜 电凝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