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Ⅱ导R波峰时间(RWPT)及aVR导形态对宽QRS波形早搏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已明确诊断的388例宽QRS波形早搏患者12导联体表心电图的Ⅱ导RWPT及aVR导形态,进行室性和室上性早搏的鉴别,计算两种方法鉴别诊断宽QRS波形早搏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有较高的阳性预测值;应用aVR导形态法第一步、第三步均有较高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结论两种方法对宽QRS波形早搏均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 标签: 早搏 宽QRS波 Ⅱ导联 RWPT aVR导联形态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吸氧面罩在气管切开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对我科重症颅脑损伤住院治疗的56例气管切开患者采用吸氧面罩作为保护罩结论气管切开套管口用氧气面罩作保护罩具有满意临床效果。

  • 标签: 吸氧面罩 气管切开 保护罩 护理干预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法洛四症外科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治疗原则为内科对症处理,及早外科手术根治本病。

  • 标签: 法洛四联症 外科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雷贝拉唑三疗法和兰索拉唑三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在2010年01月到2012年11月收治的170例消化性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三疗效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兰索拉唑三疗效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在临床症状完全缓解的天数上比对照组患者短,(P<0.05)。结论雷贝拉唑三疗法和兰索拉唑三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均较显著,雷贝拉唑三疗法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速度优于兰索拉唑三疗法。

  • 标签: 雷贝拉唑三联疗法 兰索拉唑三联疗法 消化性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对白赛氏综合症,又称眼、口、生殖器三综合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门诊患者随机选择,西医治疗随访1一6个月,33人,1一12个月两年以上无局部病灶复发。24个月无复发,8人复发,1一6个月33人中,24人结膜症检查无充血症状、为结膜症状阴性。口腔溃疡无,生殖器检查未见阳性体征。在33人眼口生殖器三综台症的病例中,其中8人结膜严重充血,8人伴有阴部轻度溃疡。结论中药治疗持续时间长久,对病情稳定经济适用,获得满意效果,无毒副作用,治愈率达100%。

  • 标签: 生殖器 中草药 秋水健脾散(泉州中侨股份有限公司药业公司)0.16%复方樟柳碱滴眼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十二导同步动态心电图对心悸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了423例阵发性心悸患者的十二导同步动态心电图资料。结果患者阵发性心悸时,出现不同类型心律失常218例(52%);ST-T改变105例(25%);休息或轻微活动时即可出边窦性心动过速或心律增快者8例(1.8%);过早复极或J波改变42例(10%);12导联动态心电图正常者50例(12%)。结论12导同步心电图改变与心悸症状出现的时间一致时,即能明确心悸的原因,所以对阵发性心悸患者有明确的诊断价值。

  • 标签: 心悸 十二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 原因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阿仑膦酸钠片、阿法骨化醇软胶囊和牡蛎碳酸钙片三疗法对甲亢性骨质疏松患者(22-44岁)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将90例甲亢性骨质疏松患者(22-44岁)随机分为3组,抗甲亢药物治疗组(B组)30例,抗甲亢药物加阿法骨化醇软胶囊、牡蛎碳酸钙片治疗组(A1组)30例,抗甲亢药物加阿仑膦酸钠片、阿法骨化醇软胶囊、牡蛎碳酸钙片三治疗组(A2组)30例;疗程12个月后对比骨密度情况。结果抗甲亢药物加阿仑膦酸钠片、阿法骨化醇软胶囊、牡蛎碳酸钙片三治疗组(A2组)腰椎、股骨的骨密度均明显升高(P<0.05),明显高于A1组(P<0.05),A1组高于B组(P<0.05)。结论三疗法提高甲亢患者的骨密度更明显。

  • 标签: 三联疗法 甲亢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川芎嗪、山莨菪碱、生理盐水三药液治疗压疮的疗效。方法选择Ⅲ期压疮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采用川芎嗪、山莨菪碱、生理盐水三药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结果三药液对治疗Ⅲ期压疮效果显著,加快了压疮的愈合。结论三药液具有加速红细胞的流速,达到生肌活血化淤,消肿止痛,从而使患部微循环得以重建或改善,血流可以携带大量药物和养料进入患部,加速创面愈合,疗效显著。

  • 标签: 压疮 三联药液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胎蛋白(AFP)试验进行方法学探讨。方法①对比实验用酶免疫法和化学发光免疫法同时测定88例临床送检血清标本甲胎蛋白(AFP)的含量。②线性实验将标准液按不同的浓度稀释后做线性实验。③精密度实验用两法对低、中、高值质控品分别进行精密度实验。结果①结果表明,两法无显著差异(P>0.05),相关系数r=0.995,提示两法呈良好相关性。②线性实验显示酶免疫法和化学发光免疫法分别在5~400ng/ml和2~900n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③精密度实验表明化学发光重复性好于酶免疫法,特别是病理高值化学发光明显优于酶免疫法。结论化学发光免疫法的精密度和准确性均优于酶免疫法。

  • 标签: 酶联免疫法化学发光免疫法甲胎蛋白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下颌第一磨牙残冠合并根分叉病变经根管治疗、分根术、桩核冠修复术后的疗效方法选取37例下颌第一磨牙残冠合并根分叉病变患牙,经完善的根管治疗术,分根术后行桩核冠修复。结果随访一年,37例患牙中成功28例,失败7例,失访2例结论对于伴有根分叉病变的下颌第一磨牙残冠,临床可采用此方法保存患牙,效果良好。

  • 标签: 下颌第一磨牙 分根术 桩核联冠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肠直肠癌性梗阻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8例结肠直肠癌临床分析。结果均治愈出院,切口感染9例,3例吻合口瘘。结论结肠直肠癌性梗阻最佳治疗方案是手术治疗。

  • 标签: 结肠癌 直肠癌 肠梗阻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四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对2009-2012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00例难治性消化溃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100例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四疗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疗法。结果经过临床经验表明,观察组采用四疗法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在临床上的总体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均有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四疗法在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四联疗法 难治性消化溃疡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脂素是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细胞因子,在机体的新陈代谢和癌症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已有研究表明脂素受体与胃癌的发生有关。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脂素在胃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80例胃癌组织中脂素的表达情况。利用SPSS13.0统计脂素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在胃癌中脂素的阳性表达率为45%,阳性表达者淋巴结转移发生率较低。结论某些胃癌组织表达脂素,脂素可能抑制胃癌的淋巴结转移。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160名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80名。治疗组给予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连用一周后,再单独服用埃索美拉唑三周。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甲硝唑+阿莫西林连用一周,再单独服用奥索美拉唑三周。用药结束4周后复查胃镜并行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并记录。结果对比分析HP根除率治疗组93.75%,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愈合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7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HP阳性消化道溃疡,对于根除HP和治疗溃疡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止痛、保护、再生三疗法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给予我院收治的76例口腔溃疡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治疗方法以及三法治疗,比较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痊愈率、有效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止痛、保护、再生三疗法治疗口腔溃疡,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缩短愈合时间,疗效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止痛 保护 再生 三联法 口腔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左氧氟沙星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埃索美拉唑20mg、左氧氟沙星200mg、阿莫西林1000mg,均2次/d,治疗7d;之后溃疡患者继续用埃索美拉唑20mg,1次/d,共3周;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20mg,左氧氟沙星和阿莫西林剂量同前,治疗7d;之后溃疡患者继续用奥美拉唑20mg,1次/d,共3周;4周后复查,观察腹痛缓解率、胃粘膜溃疡改善情况及Hp根除率、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腹痛缓解率、胃粘膜溃疡改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根除率分别为92.5%和89%,不良反应率相似,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三疗法治疗胃溃疡的疗效优于奥美拉唑三疗法,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胃溃疡 螺杆菌 幽门 质子泵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依卡倍特钠(商品名盖爽)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方案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2.11-2013.10我院消化科门诊及病房治疗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共120例,随机将其分为泮托拉唑+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呋喃唑酮组及泮托拉唑+依卡倍特钠+阿莫西林+呋喃唑酮组,以标准剂量口服10天。停药4周后,统计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结论治疗后,两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卡倍特钠四方案与目前标准四抗幽门螺杆菌方案有效性一致。

  • 标签: 依卡倍特钠 幽门螺杆菌 根除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浆脂素水平与1型糖尿病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用酶免疫法测定1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空腹血浆脂素的水平及尿白蛋白的排泄率。1型糖尿病患者35例,健康体检者45例(对照组)。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的不同将1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单纯1型糖尿病组;1型糖尿病肾病组。结果单纯1型糖尿病组血清脂素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1型糖尿病肾病组血清脂素水平较对照组及单纯1型糖尿病组显著升高(P<0.05);血清脂素水平与尿白蛋白排泄率呈正相关(r=0.598,P<0.05)。结论1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存在血浆脂素水平的变化,血脂素水平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密切相关。

  • 标签: 1型糖尿病肾病 联素 水平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雷贝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替硝唑组成的三疗法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疗效。方法将8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平分成两组,每组各43例。治疗组(A组)采用雷贝拉唑10mg/次,2次/d,对照组(B组)采用法莫替丁20mg/次,2次/d。两组同时给予阿莫西林1000mg和替硝唑500mg,2周为一个疗程,比较治疗效果以及对HP的根除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及HP根除率分别为95.3%和90.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和7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雷贝拉唑三疗法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疗效显著,对HP根除率较高。

  • 标签: 雷贝拉唑 三联疗法 消化性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