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肠道微生态平衡和慢性消化道患者粘膜屏障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我院的60例患者来分析研究,其中15例是肝硬化腹水患者,作为研究一组。有15例是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二组。有15例是胃肠部位肿瘤患者,作为研究三组。有15例是单纯性慢性胃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这些患者进行尿PEG-600测定方法检测患者的粘膜屏障功能障碍程度,分析粪便菌落组织。将前三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三个研究组患者的尿液里PEG600的量比对照组高。说明慢性疾病患者的肠道通透性比普通人群要高。粪便中菌群失调患者的粘膜通透性和普通群体无差异性,肠道菌群失调和粘膜通透性是粘膜屏障功能受损引起细菌移位的两个互不相干因素。结论黏膜功能障碍患者需要对其黏膜通透性进行改善,保持肠道微生物菌群平衡,挽救患者的生命。

  • 标签: 慢性消化病 患者 肠粘膜屏障功能障碍 肠道微生态 关系
  • 简介:目的:主要研究急性重症胰腺炎内、外营养效果的差异性,为未来临床护理寻找一个新方向。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2018年7月间收治的8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43例,接受外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43例,接受内营养支持,评价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后的清蛋白水平与血红蛋白水平,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护理中,内营养支持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为患者机体恢复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因此应该成为未来临床护理的重点方向。

  • 标签: 急性重症胰腺炎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护理
  • 简介:摘要瘘是指肠管与其他空腔脏器、体腔或体表之间存在异常通道,内容物经此通道进入其他脏器、体腔或至体外。瘘是腹部外科中常见重症疾病之一,病情复杂、并发症多,患者常出现大量肠液丢失、胃肠道功能障碍可引起全身及局部病理生理功能紊乱,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处理瘘十分棘手,死亡率非常之高。为此给临床治疗和护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回顾分析造瘘患儿的护理资料,总结肠造瘘护理体会。造瘘围手术期心理护理以及造瘘口护理对患儿的康复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小儿肠造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在降低镜下行息肉切除术并发症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6月~2017年2月229例镜下行息肉切除术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干预组114例,对照组115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内镜下息肉切除术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而干预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其他的护理干预手段;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疼痛、出血、肠穿孔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术中和术后疼痛、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前后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心理沟通、行为限制等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肠镜 肠息肉切除 并发症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镜NBI对Barrett食管黏膜象观察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经胃镜诊断为内镜Barrett食管的患者,依次在普通胃镜和胃镜NBI下观察食管黏膜病变轮廓、腺管开口结构并计算图像清晰度评分,在NBI下改变最显著部位靶向活检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在观察病变轮廓方面,NBI与普通胃镜间差异有显著性,NBI比普通胃镜清晰;对于腺管开口结构的观察中,NBI优于普通胃镜。36例中内镜表现类型以岛状型多见,病理类型以胃底型多见,而腺管开口形态不规则的3例均为特殊化生型。结论NBI对Barrett食管病变轮廓、腺管开口结构显示清晰,有助于提高病变的靶向活检准确率,且操作转换简单易行。

  • 标签: Barrett 食管 内镜检查 窄带成像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曲安奈德外用治疗口腔黏膜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口腔黏膜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冰硼散治疗,观察组采用曲安奈德外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1.8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1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黏膜病采用曲安奈德外用治疗,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曲安奈德 口腔黏膜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风险宫腔镜下手术对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治疗效果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进修医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134例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腔镜组和对照组,腔镜组利用宫腔镜下手术治疗,对照组利用刮宫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等指标。结果腔镜组总有效率97.01%,对照组总有效率82.09%,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均为妇科良性肿瘤,利用传统刮宫手术治疗效果较差,宫腔镜下手术切除患者子宫粘膜下肌瘤与内膜息肉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子宫黏膜下肌瘤 子宫内膜息肉 宫腔镜下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息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胃息肉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为患者实施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干预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6.675,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息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胃息肉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综合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肠道屏障功能生化指标(D乳酸、二胺氧化酶和内毒素)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共纳入正常新生儿32例作为对照组,NEC患儿78例,按照Bell分级法将患儿分为NECI级(44例,占56.41%)、NECII级(28例,占35.90%)、NECIII级(6例,占7.69%)三组。应用JY-DLT肠道屏障功能分析系统检测肠道屏障功能生化指标(D乳酸、二胺氧化酶和内毒素),并结合其他的实验室指标(WBC、PLT、CRP、PCT)评估其在NEC患儿疾病分级中的意义。结果(1)常见实验室指标在NEC分级中的意义:①NEC患儿的WBC、CRP和PCT3项指标均高于正常新生儿,而PLT低于正常新生儿(P<0.05);②WBC随着NEC分级的升高而升高,但各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PLT随着NEC级别的升高而降低,NECIII级明显低于NECI级和II级(P<0.05),但NECI级和II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血清CRP水平随着NEC级别的升高而升高,其中NECI级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但NECII级与III级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同样,血清PCT水平也随着NEC级别的升高而升高,NECI级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但NECII级与III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肠道屏障功能生化指标在NEC分级中的意义:①NEC患儿的血清D-乳酸、DAO和内毒素3项指标均高于正常新生儿(P<0.05);②血清D乳酸、二胺氧化酶、内毒素水平随着NEC级别的升高而升高,各级别之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乳酸、二胺氧化酶和内毒素是较好的反映肠道屏障功能的指标,在血清中的浓度随着NEC级别的升高而增加,在NEC的诊断和分级中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其临床应用价值优于其他常见的实验室指标。

  • 标签: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 Bell分级 肠道屏障功能 D乳酸 二胺氧化酶 内毒素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消化道疾病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及干预效果。方法选择90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消化道疾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围术期情况。结果9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痊愈出院。结论强化围术期护理干预,可以确保消化道疾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成功性,提高患者治疗预后。

  • 标签: 消化道疾病 内镜黏膜剥离术 围术期护理干预 生存率情况
  • 简介:摘要随着内营养治疗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护理工作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等方面阐述护理工作的重要作用,为专科护理的发展提供依据。

  • 标签: 肠外 营养 护理 操作 技术
  • 简介:摘要报道了1例牙龈良性肿瘤术后并发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的护理经过。护理要点包括出血护理、胃肠减压的护理、饮食护理、舒适护理、口腔护理、心理护理、出院指导。住院9d康复出院。

  • 标签: 牙龈 肿瘤 贲门黏膜撕裂 综合征 护理
  • 简介:摘要探讨内营养导致相关性腹泻的新进展,提出护理干预措施,减少患者应用内营养后腹泻的发生,增加患者舒适度,减轻腹泻的痛苦,同时减少因腹泻造成的肛周淹红、淹白等皮肤问题,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升护理干预水平和患者的治愈率。

  • 标签: 肠内营养 腹泻 护理 进展
  • 简介:摘要内营养(EnteralNutrition,EN)是指通过口服或者管饲途径,为胃肠道提供代谢所需的营养物质和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法,因其符合机体代谢的生理特性且安全性较高,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ICU患者病情危重,常伴有咀嚼、意识障碍等而无法正常进食,使EN成为ICU患者营养支持的重要方式。EN期间常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其中以胃肠道反应最为常见,尤其腹泻发生率较高。研究显示,腹泻可造成患者电解质紊乱、失禁性皮炎、压疮,甚至被迫中止内营养等。ICU患者病情危重,一旦发生上述问题,营养支持治疗可能引发严重负性后果,科学评估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并审慎、明智地采取护理策略,对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ICU患者 肠内营养期间腹泻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对ICU患者内营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6月来院进行内营养的ICU患者作为试验研究样本,梳理分析病例资料,建立试验模型,挑选出符合试验要求的700例进行入组试验,对照组35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50例行集束化护理,对比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及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变化情况。结果表征肠道营养效果的4项观察指标水平均较护理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优势更加明显;内营养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营养达标情况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且观察组优势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提升ICU患者内营养方面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性有保障,临床应用前景较好。

  • 标签: 肠内营养 集束化护理 ICU
  • 简介:摘要面对精准医疗时代的到来,精准护理也必将成为趋势。有研究者提出,精准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适当的时间针对合适的患者进行准确的护理实践,应用在症状学、慢性病管理、临床决策和健康教育等领域可制定个性化护理措施、自我管理方案,最终达到治疗效果最大化的效果。造口患者因排泄方式改变带来一系列社会、生活、心理等多方面的变化,生活质量较低。鉴此,笔者对39例永久性造口患者实施精准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 标签: 低位直肠癌 永久性肠造口 精准护理 自我效能 自护能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行内营养的临床价值。方法2014年1月~2017年10月对我院收治6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观察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经鼻空肠营养管行早期内营养治疗,疗程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二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二者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行内营养可切实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胰腺 鼻空肠营养管 早期肠内营养
  • 简介:摘要重症胰腺胰腺炎是一种急危重症消化系统疾病,研究证明内营养在其治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营养时机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就内营养时机的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肠内营养时机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营养护理对于ICU脑出血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120例ICU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外营养护理,观察组采用内营养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清指标、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治疗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脑出血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内营养护理,对于恢复血清指标、改善治疗效果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肠内营养护理 ICU脑出血患者 作用 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