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李文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南部县人民医院四川南充637000)【中图分类号】R473.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33-02高血压脑出血属于高血压的并发症,同时也是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高血压脑出血的高发群体为50~80岁的男性,高发季节为冬春季。发生高血压脑出血的根本原因是血压过高,一般在进行剧烈运动或者情绪比较激动时比较容易发生,病情发展较快,短则数分钟,长则数个小时,病情就会发展至高峰。临床表现视患者出血的位置、出血量以及身体状况等因素的不同,会出现一定的差异,患者在发病时会出现呕心、呕吐的症状,并伴有剧烈的疼痛,严重时患者会出现昏迷,中老年患者在发病时还会出现失语以及偏瘫等部分神经功能丧失的情况。高血压脑出血作为脑出血最为常见的病因,一般来说长期口服降压药物控制好血压,同时改变饮食和生活习惯,大部分患者症状都可以得到有效控制脑出血之后恢复较慢,部分患者可能遗留偏瘫、失语、癫痫等后遗症,建议早期积极治疗,后期加强训练,调节好心态,过度担心不利于病情康复。高血压患者脑出血时,血压一般需要控制在140/90mmHg以下,最为理想的状态是将血压控制在120/80mmHg以下。对于老年人而言,由于其血管弹性较差,动脉硬化,因此,血压比较容易出现波动,不同时刻血压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要注意勤测血压,尽量使血压在一天之内的不同时刻都保持相对平稳,尤其是在更换药物或者开始服用降压药物的时候,必须要加强血压的监测。部分短效的降压药物患者在服用过后,短时间内血压会降至理想状态,但是由于药效较短,若疏于监测,待药效过后,血压又持续升高,患者无法及时发现自身血压的变化,危险性极大。建议高血压患者在选择降压药物时尽量选择长效药物,这样药效比较持久,血压不容易出现大的波动,可以使血压在不同时刻尽量保持较为稳定的状态。此外,高血压患者应坚持服用降压药物,严格遵循医嘱,不要擅自做主停止服用药物或者减少药量,这样会使得自身血压得不到有效的控制,血压容易出现反弹,会增加发生脑出血的几率。对于刚发生脑血栓的患者而言,血压具体应当控制在什么水平,目前尚存在一定的争议,没有形成统一的指导意见,但是目前医学界普遍认同的是,发生脑血栓的患者在1~2周之内不宜过度降压,骤然将血压降至较低的水平反而会对患者造成损害,影响脑灌注压,严重时可能会引发脑梗死。建议将血压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延续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出院指导措施,延续组患者实施延续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后3个月的血压和血脂水平。结果经过延续护理干预后,延续组患者的SDP、DBP、TC、TG、HDL-C及LDL-C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以显著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和血脂水平,值得临床进行进一步的推广。

  • 标签: 延续护理 高血压 血压 血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中的效果。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 93.65±2.33)分、依从性( 92.48±1.45)分、满意度( 95.62±1.82)分、 SBP( 132.51±3.25) mmHg、 DBP( 88.52±1.64) mmHg。对照组健康知识( 80.49±2.36)分、依从性( 84.79±3.26)分、满意度( 88.00±1.14)分、 SBP( 148.59±2.82) mmHg、 DBP( 105.52±1.99) mmHg。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 P< 0.05)。结论:加强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高血压患者的依从性,增强其自我护理能力,改善血压控制效果,预防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以提升。

  • 标签: 健康教育 高血压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中的效果。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93.65±2.33)分、依从性(92.48±1.45)分、满意度(95.62±1.82)分、SBP(132.51±3.25)mmHg、DBP(88.52±1.64)mmHg。对照组健康知识(80.49±2.36)分、依从性(84.79±3.26)分、满意度(88.00±1.14)分、SBP(148.59±2.82)mmHg、DBP(105.52±1.99)mmHg。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加强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高血压患者的依从性,增强其自我护理能力,改善血压控制效果,预防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以提升。

  • 标签: 健康教育 高血压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压管理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应用中的风险防控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门诊进行常规检查和随机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产前监管及检测,把孕妇转入高危门诊中。对比分析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和母体以及胎儿不良妊娠结局。结果干预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均降低(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母体以及胎儿不良妊娠结局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风险防控管理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可改善患者血压控制水平、减少母体以及胎儿不良妊娠结局以及护理责任事件。

  • 标签: 妊娠期高血压 血压管理 风险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并分析社区原发高血压患者使用抗高血压用药情况,并提出科学合理的用药建议。方法在辖区内选择450例社区原发高血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和实地访问的方式收集数据,分析患者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种类和使用情况。结果450例原发高血压患者使用抗高血压药物670次,主要使用六类药物,使用频率最多的是钙离子拮抗剂(24.92%)。单项降压药物使用的患者有117例;两种降压药联合使用的患者有173例;联合三种及三种以上的降压药的患者有160例,这三种不同用药方式抗高血压的有效率分别是26.00%、38.44%、35.55%。社区原发高血压患者服用抗高血压药物后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咳嗽、心悸、水肿、低血钾症等。结论在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应该加强抗高血压用药规范性,能帮助患者更准确的认识高血压并能采取正确的防范措施。同时合理的用药方式能提高药物的有效率,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

  • 标签: 原发高血压 抗高血压药物 社区
  • 作者: 王建云李焕荣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          (北京市延庆区旧县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北京  102109)  【摘  要】目的:研究社区家庭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血压控制作用。方法:选择10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对其中50例针对血压控制实施社区家庭护理干预,比较血压波动状况及患者依从性差异。结果:从干预第8周开始观察组舒张压及收缩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饮食控制、日常运动、监测血压、遵医嘱服药依从率分别为82%、80%、86%、9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社区家庭护理干预可持续为社区高血压患者提供健康指导与行为监督,让其更重视血压控制中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在血压控制效果上相对于常规护理更胜一筹。  【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李四海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凉山615000)【中图分类号】R1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13-01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各样的富贵病愈加严重,归咎其原因,是由于人们不良的饮食习惯,暴饮暴食,高度紧张的社会压力等,使得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威胁的可能性越来越高,且发病的年龄愈加往青年方向发展。在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下,要在一个应酬极多,饮食不规范,竞争压力大的情况下避免形式多样的富贵病呢?我们要学会善于融入生活,借助生活滋养身心,利用社会资源预防高危、高风险的疾病。1高血压是可预防的高血压其实是可预防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以下三点:第一点:饮食习惯,所谓病从口出,这也是有依据的,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按时控量的饮食能够帮助我们塑造一个健康的身体。要讲究合理的饮食搭配,忌大鱼大肉,胡吃海塞。为了在饮食上起到更好的预防高血压的作用,我们可以饮食上适量的摄入一些高钾食物,例如,菠菜、土豆、芋头、葡萄干、紫菜、银耳、黄豆、枸杞等,这些含钾量较高的的食物,有助于预防高血压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控制含盐量的摄入,保证血压的正常。第二点:强身健体,在日常起居中,多注意锻炼身体,日常的锻炼有助于提升我们身体的抵抗力,能够起到降低高血压、冠心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慢跑、游泳、骑车、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这些运动方法能够有效预防,降低高血压病的发生,并且对患有高血压疾病的患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辅助治疗高血压的作用。第三点:体重和饮酒的控制,过胖的人群患高血压的几率要远远高于普通人群。保持理想的体重,合适的身材,不仅能够预防高血压等肥胖引起的疾病,还能够增加人的自信,个人风采;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繁忙的工作,人们往往会因工作原因,生活压力而选择饮酒,这种工作应酬上的饮酒和借助酒水来缓解生活压力的行为,并不可取,要做到饮酒有度,每次喝酒不要超过一两。这样就能避免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2高血压疾病的发生血液经由血管,在血管中流动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我们平常测试血压主要有两项指标,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压是指心脏收缩时的血压,舒张压是指心脏收缩间期或者心脏舒张期的血压。我们判定一个成年人正常血压的标准是收缩压低于数值120mmHg(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80mmHg(毫米汞柱)。一旦一个成年人的血压值,收缩压高于140mmHg或舒张压高于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代勇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成都市新都区第二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000)【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93-01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已经突破1.3亿,且高血压患病率仍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广泛关注的公共卫生话题。据相关科学研究表明,高血压是具备遗传性的,父母都是高血压时,孩子患上高血压概率会达到45%;如果父母有一方是高血压,则孩子患上高血压的概率也会达到28%。1高血压类型及遗传特点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其中原发性高血压是具备遗传性的;继发性高血压则不具备遗传性。原发性高血是较为复杂的多种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相互作用后所形成,成年高血压类型基本都是原发性高血压,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治疗则主要是采取药物控制,保障血压在正常区间,通过各种预防措施尽可能降低高血压对身体多个器官的危害。继发性高血压本身不具备遗传性,由其他疾病引起所表现出的高血压症状,如果该疾病得以治愈或控制,高血压症状也会随之消失。2高血压会遗传吗?原发性高血压是会遗传的,但需要重视的是其具有相对性,不是父母患有高血压,子女便会一定患上高血压,只是父母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相对的子女患上原发性高血压的几率更大。不仅仅是高血压有遗传性,高血脂、高血糖患者也是具备一定的遗传性的,且部分糖尿病患者甚至存在家族史,而这些病症都可引发高血压。遗传基因我们是无法改变的,但其只是潜在因素,真正诱发高血压疾病的还是与后天人们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健康规律的生活方式和营养均衡的饮食结构是降低高血压风险的关键[1]。3高血压遗传原理高血压具备遗传相关性,但在遗传性的具体表现很多人存在认知误区,即认为高血压疾病患者子女也会在某个时间点患上与其父母同样的高血压;这种认知其实是错误的,高血压遗传原理主要是指其遗传的并非高血压疾病本身,而是遗传了父母容易患上高血压疾病的体质,60%高血压患者都存在高血压家族史。有部分父母其是在生完孩子后才患上高血压,这部分父母比较关心这样还会遗传给孩子吗?针对这类群体应明确高血压疾病发生因素主要是以基因和环境构成,基因往往是先天便决定的,因此部分父母即便生完孩子后患有高血压,生孩子前未有高血压,也无法确定其之前便没携带此类基因,因此一旦这部分父母检测有原发性高血压,即使其发病时间节点是在生育后,也仍旧有可能将易患高血压疾病基因体质遗传给孩子。4诱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发病、致残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高达2亿,平均每10人中就有2人患高血压。高血压所导致的疾病负担,也给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压力。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防治高血压有益于减少心脑血管病危害。而大量的研究证据表明,有效的控制血压可以显著地减轻高血压的危害,降低有其引起的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 标签: 高血压 血压 防治 要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使用延伸护理联合动态血压监测方式对老年H型高血压的综合干预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8年7月医院收治的已确诊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128例患者,使用随机抽签法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64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指导、干预,研究组实施延伸护理方案,比较不同护理方式下,两组患者血压、血脂、血糖、同型半胱氨酸指标,分析其护理情况。结果研究组各项指标数值均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动态血压监测方式对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进行延伸护理,可以加强对血压状况控制,护理效果明显,具有推广意义。

  • 标签: 延伸护理 动态血压监测 老年患者 H型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