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责任助产及整体护理在无痛分娩护理中的应用及对SAS评分、SDS评分、V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2月在我院进行无痛分娩的产妇60例,应用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对比组,分别给予责任助产及整体护理、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护理效果和对SAS评分、SDS评分、VAS评分的影响。结果:实验组产妇SAS评分、SDS评分、VAS评分明显低于对比组,产程时间短于对比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比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意义。结论:责任助产和整体护理在无痛分娩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以改善产妇心理状态,降低疼痛感,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责任助产 整体护理 无痛分娩 SAS评分 SD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碳酸锂联合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对HAMD评分及PANSS评分的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3~4月之间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40例展开研究,分别进行碳酸锂治疗、碳酸锂联合喹硫平治疗,视为碳酸锂治疗的对照组,碳酸锂联合喹硫平治疗的观察组,均纳入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治疗后HAMD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PANSS评分(精神病患者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结果: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偏低,指明患者多存在轻度到中度抑郁,重度占比偏低,观察组的PANSS评分偏低,指明患者精神病理症状较轻,(P

  • 标签: 碳酸锂 喹硫平 双相情感障碍 HAMD评分 PANS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创伤患者中执行基于创伤严重度评分法创伤评分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甄选对象:医院急诊内就诊的创伤患者,甄选时间区2021年06月-2022年06月,合计60例,辨识组别原则(就诊时间段),20201年06月-2021年12月就诊的30例创伤患者归属于对照组(执行常规管理模式),2022年01月-2022年06月就诊的30例创伤患者归属于观察组(执行基于创伤严重度评分法创伤评分的护理管理模式)。执行不同护理管理模式,分析其对患者干预结局、护理安全与质量、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结果:比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干预结局更优,护理安全与质量统计数值少,护理满意度评估数量多P

  • 标签: 创伤严重度评分法 护理管理模式 创伤 干预结局 护理安全与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护理评分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配置ICU护理资源效果的比较。方法:选择我院近一年来收治的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护理方案。结果:经过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后,观察组患者住院费较少,住院时间较短。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

  • 标签: 重症监护护理评分 重症监护室 护理资源配置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给予广泛性焦虑症开展程序化心理护理,评估护理干预对患者抑郁、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60例开展对比,给予其中例30例患者常规心理护理,视为对照组,给予其他30例患者程序化心理护理,视为观察组,对比两组HAMA评分、SF-36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HAMA评分偏低,SF-36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偏高,(P

  • 标签: 程序化心理护理 广泛性焦虑症 HAMA SF-36评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晚期肿瘤患者安宁疗护中应用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前后SAS评分及SF-36评分的变化。方法:选取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某老年护理医院收治的晚期肿瘤患者共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50例患者采用安宁疗护中应用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比分析实施前以及实施后患者的负性情绪、疼痛程度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晚期肿瘤患者采用安宁疗护中应用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的负性情绪、疼痛程度以及生活质量,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优良的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门诊电子处方,了解本院门诊医师用药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取2018年第一季度门诊处方600张,平均每月200张,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定(试行)》等分析处方用药是否合理。 结果 2018年第一季度抽取的600张处方中,合格处方数为580,不合格处方20张,处方合格率为96.67%。不合理处方涉及新门诊耳鼻喉科、新门诊儿科、新门诊皮肤科、新门诊慢性病科等科室,其中不合理处方最多的科室为新门诊皮肤科。结论 本院门诊电子处方基本合理,但是个别科室用药合理性有待提高,所以仍需加强处方点评工作,必要时成立专项点评小组对用药合理性差的科室进行重点点评,以期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水平,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处方点评 用药合理性 门诊电子处方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改良HEART评分法指导急诊胸痛患者分层治疗的疗效展开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160例急诊胸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心源性心痛72例(1组,急性心肌梗死28例,心绞痛34例),非心源性胸痛88例(2组),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传统HEART评分改良HEART评分,比较两组患者HEART评分差异。比较改良HEART评分中低危、中危、高危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结果:1组与2组改良HEART评分均高于常规HEAR评分,因为改良HEART评分分层增加,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升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改良HEART评分法分析急诊胸痛患者病情,准确率更高,数据更全面,可以更准确评估患者病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经腹膜后腹腔镜下肾肿瘤根除术患者护理期间应用个性化护理的作用。方法:在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入院接受经腹膜后腹腔镜下肾肿瘤根除术患者的患者中选取9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的抑郁与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

  • 标签: 经腹膜后腹腔镜下肾肿瘤根除术 个性化护理 不良情绪 护理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门诊处方审核与点评分析在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面的作用。方法:本次实验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间的900份门诊处方进行研究,以是否实施系统的门诊处方审核与处方点评分析为依据来对所选处方进行分组,对照组所选450份处方实施初步审核,实验组所选450份处方在初步审核的基础上实施系统的处方审核与点评分析,记录两组处方的合理情况,根据合理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及实验组所选处方中不合理处方分别为30份及11份,合理处方分别为420份及439份,合理处方占比分别为93.33%及97.56%,且组间门诊处方合理率有着较大的差距(p<0.05);实验中涉及的不合理用药主要包括超常用药、用药不适宜处方、不规范处方等情况结论:系统的门诊处方审核与点评分析在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 标签: 门诊处方 合理用药 处方审核 处方点评分析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治疗性沟通护理干预在急诊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2年2月21-27日一周期间于我院急诊输液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甲组55例(常规护理)、乙组55例(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治疗性沟通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 。结果 护理后,乙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甲组(P<0.05);乙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甲组(P<0.05)结论 在急诊输液患者中应用治疗性沟通护理干预,可以调节患者负面情绪,预防各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急诊 输液 治疗性沟通护理干预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生命质量与睡眠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出本院在2020年7月至2021年11月间收治的59例肺癌化疗患者作研究对象,系统随机分组,对照组(29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给予综合护理。评价两组患者生命质量与睡眠状况,对比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综合护理 肺癌 化疗 生命质量 睡眠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特色护理对慢性肾衰竭患者预后的PSQI评分影响。方法:从我院选择62例慢性肾衰竭患者,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作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按照住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31例)与实验组(中医特色护理,31例),分析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实验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3.5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4.52%,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给予中医特色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高了中医护理护理干预的满意度,临床可以广泛推广。

  • 标签: 中医特色护理 慢性肾衰竭患者 PSQI评分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Braden评分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医院收入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为研究病例,时间从2019年10月到2020年10月。再以随机数字表法完成小组分配,其中参照组(n=20例)实施常规处理,而研究组(n=20例)实施Braden评分法之后进行预防干预。结果:研究组的压疮产生率低于参照组,且统计P值

  • 标签: Braden评分法 急性心肌梗死 压疮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实验观察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具体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ICU病例系统中抽取59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对象(抽取时间为2021年2月~2022年2月),采取双盲法将其分为A组(对照组)30例、B组(观察组)29例;对A组实行常规护理,对B组在此基础上施加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完成系列操作后对两组进行全面检查,评估不同方案的护理效果。结果:B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45%)明显低于A组(23.33%),护理质量评分(89.55±2.62分)明显高于A组(75.67±2.53分),满意度评价(92.63±3.45分)明显高于A组(81.16±3.52),P<0.05。结论: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有助于提高护理管理的整体质量,从科学的角度实现资源的有效分配。

  • 标签: ICU 护理资源 配置 重症监护 护理评分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程序化疼痛护理干预模式调节肺癌化疗病人VAS评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64例肺癌化疗患者进行观察,根据随机分组方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2例患者均予以传统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32例患者均予以程序化疼痛护理干预,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前VAS评分对比差异不大(P>0.05),护理后3天、7天以及14天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

  • 标签: 程序化疼痛护理干预模式 肺癌化疗 VAS评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心理护理应用在冠心病(CHD)患者中的效果及对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5月—2021年10月的82例CHD患者,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例分配至对照组(纳入41例,提供常规护理)、观察组(纳入41例,加用心理护理),评价组间SAS、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护理前,组间SAS、SDS、PSQI、LVEF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PSQI评分更低,LVEF更高,P

  • 标签: 心理护理 冠心病 SAS SDS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早期预警风险评分在急诊创伤患者预检分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11月到2022年1月收治的106例急诊创伤患者进行试验,盲选入研究组(早期预警风险评分)和对照组(常规急诊预检分诊),各53例,对比两组分诊正确率。结果:研究组分诊正确率比对照组高,P

  • 标签: 早期预警风险评分 急诊创伤 预检分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脑梗死患者施以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效果及对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实验时段为2020.6—2021.11,样本共计64例,用数字奇偶法做分组处理,研究组(32例)提供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常规组(32例)提供常规护理流程,比对组间临床相关指标、NIHSS评分。结果:研究组的抢救总时间(52.18±6.97)min、入院至静脉溶栓时间(30.06±3.06)min、分诊时间(2.03±0.57)min均比常规组要短(P

  • 标签: 脑梗死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外伤患者术后采用阶段式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以及对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随机甄选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