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科护理当中容易发生的风险事件,提出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儿科护理工作,归纳总结护理风险事件,分析导致护理风险事件的原因,并提出相应风险管理对策。结果儿科护理过程当中,主要存在护理操作、意外事件、抢救、心理性危害、职业性伤害以及暴力等方面的风险。结论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掌握沟通技巧、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开展护理工作、强化培训等风险管理措施可以有限的控制儿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儿科 风险事件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内科护理风险对策。方法针对我院肿瘤内科的护理安全进行总结分析,探讨相关风险因素并实施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肿瘤内科主要的风险因素包括护士对肿瘤专科知识不足;化疗药物的外渗;护理干预不完善;患者自身因素。总结的相关护理对策包括肿瘤内科护士需经过正规化和系统化的专科知识学习培训;规范专科护理制度;加强护护患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并针对性的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结论对于肿瘤内科的患者实施全面的风险管理和对策,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肿瘤内科 护理 风险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控制护理风险的有效方法。方法评估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的380例风险事件,总结风险事件的分布规律。结果通过分析发现给药问题、医嘱执行错误和意外事件是护理临床最常见的风险事件,分别占总风险事件的37.3%、19.8%和16.1%;输液室、呼吸内科、神经内科是临床护理风险多发科室,分别占总风险事件的18.9%、16.4%和15.7%,3个科室的风险事件率占全院总数的51.0%。结论通过风险管理小组的工作有效降低了风险事件发生率,并使风险事件发生率逐年降低,证明此方案可以推广。

  • 标签: 风险分析 临床护理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解决责任护士之间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完善责任护士体系,提高医院的整体护理质量。方法以XX中医院为例,详细介绍了该医院在病区层级管理和闭环式反馈控制的基础上,实行责任护士护理质量互评的质量管理模式。结果对比实施之前的护理工作可以发现,年轻护士护理经验积累、积水水平提高比较明显,不同责任组之间的护理质量差距明显缩小,护理质量、病人及家属的满意程度明显提高。结论实施责任护士之间的质量相互监督制度,能够强化对责任护士工作的监督和管理,提高责任护士工作责任性和主动性,显著提高护士的质量控制意识,同时也为护士创造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平台。

  • 标签: 责任护士 质量控制 护理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实际的静脉输液护理过程中风向管理的临床疗效以及实施方法。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静脉输液患者100例,随即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风险管理的方法进行护理。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2%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6%,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2%,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静脉输液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使用风险管理的方法能够更好地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静脉输液护理 风险管理 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眼科护理的潜在风险,并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将我院自2012年至2013年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参考组,对其护理中潜在风险进行观察分析,给予有效的防范措施,选取2013年至2014年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护理中护理问题发生情况、护理满意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观察组碰伤、坠床、跌倒、晕倒等安全问题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为97%、参考组对及护理满意度为81%,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眼科护理中的潜在风险给予相应的防范及护理措施有助于减少安全问题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眼科护理 潜在风险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室护理的安全隐患和相应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的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5月的100例手术案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将这10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将两组的护理工作进行比较。结果护理组的护理风险对照组相比较,明显降低,护理安全管理也更加规范、标准。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4%,没有护理纠纷现象出现,护理差错率为6%,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0%。护理纠纷率为10%,护理差错率为18%。护理组和对照组相比较,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对护理进行合理的安全管理有利于降低手术室护理差错和护理缺陷等情况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护理风险 手术室护理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产科护理风险因素的发生原因进行细致剖析,有针对性地制定产科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确保实施安全、高效的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母婴安全。

  • 标签: 产科护理风险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手术风险手术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90例,随机分组后,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组患者进行腹腔镜微创手术,结合治疗结果,分析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手术风险两种治疗模式的应用价值。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术中相关检测指标同样占优,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手术风险高,患者预后质量无法保证,采取腹腔镜微创手术可以同时提高手术疗效康复质量,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 手术治疗 风险分析 临床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科静脉输液中的护理风险因素和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7月间收治的儿科静脉输液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风险因素和护理对策。结果儿科静脉输液中的护理风险因素主要包括护士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和患儿因素,通过加强干预后各种风险事件发生率大大降低。结论儿科静脉输液中由于多种因素而发生护理差错和纠纷,降低了患儿的输液治疗质量,分析儿科静脉输液中的护理风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急诊输液 护理 风险因素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及对应的防范措施。方法对本院2011年护理事故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选自本院2012-2013年收治外科手术治疗患者10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本院2011你外科手术治疗患者100例,设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风险管理,对比2组患者对护理措施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为96.0%,相对于对照组患者82.0%具有显著优越性,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和护理差错率等相对于对照组均有优越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存在许多风险因素,需要有正确的认识并通过风险管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临床疗效,更好的构建和谐护患环境。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风险因素 应对措施
  • 简介:2014年4月22日,农业部农药检定所与日本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共同组织了中日卫生杀虫剂登记管理风险评估交流活动。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副所长叶纪明出席活动并致辞,毒理审评处处长陶传江主持本次活动。

  • 标签: 卫生杀虫剂 风险评估 登记管理 株式会社 检定所 农业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意义。方法以风险管理为基础,通过提高护理素质,识别儿科护理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制订风险管理的防范措施,达到降低或避免风险事件的发生机率,从而使患儿、医院及护士自身的利益得到最大的保障。结论建立儿科护理管理程序及结构,提高儿科护士综合素质,可有效规避儿科护理中的各种风险

  • 标签: 风险管理 儿科护理
  • 简介:目的在集中式管理模式下,利用原有的人力资源,持续改进消毒供应质量.方法各区域设立区域责任人,并由责任人担任质量控制小组成员,全面流程化运作下实行区域责任制.选取分责前后各项数据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分责前后各项数据组间比较结果显示,质量管理及物资管理合格率在分责后均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责后临床科室满意度由76.00%提升至9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实行区域责任制,提高了集中消毒供应质量.

  • 标签: 区域责任制 质量控制 消毒供应中心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总结我院“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实施效果,比较开展工作前后临床护理患者的满意度和科室护理质量。结果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后,临床护理患者满意度和临床科室质量均有显著提高。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是以整体护理理念,充分体现护理的价值观,增强了工作责任感,改善护患关系,可促进护理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

  • 标签: 责任制整体护理 满意度 护理质量
  • 简介:在SARS暴发10周年之际,作者从健康风险沟通的视角剖析了我国在SARS危机处置过程中的得与失,从中让我们领悟到在重大公共卫生危机应对时,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科学认知的正确措施或策略不一定是合适的,很多情况需要结合实际选择恰当有效的措施;同时深刻理解了"诚实、公开和透明"的态度既是健康风险沟通的核心,同时也是化解危机的重要基础。回顾我国公共卫生走过的历程,我们有能力消灭脊髓灰质炎,也有能力扼制其复燃。当人们一直在警戒H5N1时候,甲型H1N1流感却通过在人猪之间的重组导致了21世纪流感大流行,然而基于科学认识的猪流感危害性又在一次"温和"的流行状态下成为人类抗击疫病的历史。当2013年春节我国在华东首次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时,我们感慨中国的进步,又在不断地反思和借鉴着SARS的经验和教训,但当面对社会不同行业的种种争议和质疑时,科学的认识和防控策略往往又以各种现实中的原因止步不前。纵观SARS10年,我们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健康风险沟通中,更需要我们公共卫生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在诚实、公开和透明的沟通中,建立公共卫生的权威和公众的信任。

  • 标签: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病毒 传染病 新出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日间病房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实践效果。方法采取明确责任护士职责,强调整体护理;采取“四心八主动”服务形式,实行“三首”制度;培训护士业务技能。结果通过日间病房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后病人满意度、病人对责任护士知晓率、病房护理质量、责任护士被提名表扬率均提高。结论通过日间病房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提高了护士的责任意识、护理服务质量及病人满意度。

  • 标签: 责任制整体护理 日间病房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小儿门诊静脉输液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针对性的制定护理措施。方法对本院儿科门诊2011年小儿静脉输液事故以回顾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潜在的风险因素。随机选取本院门诊2012年-2013年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50例,设为观察组,该组患儿接受针对性护理方法,另选本院门诊2011年接受静脉输液治疗患儿50例,设为对照组,该组患儿接受常规静脉输液措施。对比2组患儿事故出现概率。结果引发小儿静脉输液药物外渗因素有年龄、病情、穿刺部位以及护理因素;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发生静脉输液事故概率要低很多,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了解小儿静脉输液护理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因素并积极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最大程度保障患儿顺利完成输液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值得重视。

  • 标签: 小儿静脉输液 问题 对策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心血管内科的临床护理风险,分析风险护理方法对心血管内科病人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作为临床实验阶段,每阶段随机抽取30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阶段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实验阶段(观察组)给予风险护理,对比观察两阶段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的护理风险发生率(5.00%)更低,其焦虑程度更低(40.25分±5.58分),病人疾病不确定感低(46.36分±7.85分),对照阶段病人对比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病人临床护理风险较多,使用风险护理方法有助于降低临床护理风险,缓解病人的不良情绪,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护理风险 风险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护理风险主要是指患者在临床接受护理的过程中所出现的不安全情况及可能会导致患者的各种损失和伤害。方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寿命逐渐延长,老年患者亦越来越多。结果由于老年患者生理机能退化,往往合并其它疾病,机体防御功能低下。结论面对泌尿外科老年手术患者护理工作中的潜在风险,如何化解防范,保证医疗护理安全,已成为临床不可忽视的问题。

  • 标签: 泌尿外科 老年手术患者 护理风险 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