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术后护理效果与体会。方法针对6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探讨,术前做好准备,取得患者信任使其积极配合手术。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根据患者实际病情调整治疗与护理方案,预防各种并发症,及时进行必要的康复指导和功能锻炼。结果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术后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等,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是促进患者肢体早日康复出院的重要保证。

  • 标签: 股骨转子 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强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术后的护理工作以减少并发症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总结26例应用PFNA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术后护理方法。结果26例患者中无1例患者发生手术并发症。随访3~12个月,患者均恢复行走功能,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加强PFNA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术后护理对患者病情恢复具有明显疗效。

  • 标签: 股骨转子间骨折 PFNA 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及疗效。股骨粗隆间骨折,多见于老年人。随着我国老年人口及其所占比例的不断增加,老年骨质疏松发生率也呈现增长趋势,由此所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数量也逐渐增长。由于老年人常伴有骨质疏松和各种慢性疾病,体质差,各脏器功能均衰退,为避免长期卧床的各种并发症,减少髋关节内翻畸形,尽早恢复肢体功能,手术治疗已成为首选。解剖型锁定钢板是近年开始使用的内固定材料。

  • 标签: 解剖型锁定钢板 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行微创PFNA治疗的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112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56例患者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为对照组,56例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为观察组,采用Harris评分评定髋关节功能,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征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PFNA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时,手术室护理干预可减少患者的手术创伤,显著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和恢复时间,并发症少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 老年 转子间骨折 手术室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锁定板和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11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55例采用的是股骨近端锁定板治疗,60例应用PFNA治疗,比较两者手术方案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评分,评价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PFN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均有与股骨近端锁定板组(P<0.05),但是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股骨转子间骨折,股骨近端锁定板术与PFNA具有各自的优点和适应证,临床上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近端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反转子间骨折治疗中应用效果的观察。方法回顾我院在2010年07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20例股骨反转子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近端髓内钉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锁定加压钢板进行治疗。且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髋关节功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近端髓内钉)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髋关节功能等评价均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反转子间骨折具有术中出血少、功能恢复快、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等优点,且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