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从网线质量、连接方式、网络设备、病毒等方面引起的网络故障案例分析了故障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法。

  • 标签: 网络 故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现场调查和对患者及护理人员的问卷调查,了解我院住院患者静脉输液滴注速度情况,找出静脉输液滴注速度不符的原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住院输液患者进行静脉输液速度符合率、患者依从性及知识性问卷调查,采用分层抽样法对护士进行静脉输液相关知识及执行力问卷调查。结果患者静脉输液符合率48.16%;输液速度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低,有34.36%的患者曾有自行调节输液滴速行为;护士对静脉输液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很低,护士对输液相关规定执行力较低。结论静脉输液滴注速度不符与患者个人的知识及依从性有关,更与护士对静脉输液知识、相关规定的执行力低有关。

  • 标签: 静脉输液 滴注速度 患者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红细胞沉降过程是否匀速均等,以确定30分钟血沉值乘以2与60分钟血沉值是否等量关系。方法用特制血沉管吸取枸椽酸钠抗凝血至“0”位,垂直静置60分钟,其间每隔5分钟观察并记录红细胞沉降数值一次。结论红细胞沉降过程绝非均衡等速,故血沉试验必须严格60分钟末读取数值,绝不可以只观察30分钟沉降率,将结果乘以2替代1小时血沉结果。

  • 标签: 血沉 60分钟血沉值 30分钟血沉× 2理论值 替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0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NCV)表现。方法用VikingSelect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对300例2糖尿病患者行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检测,正中神经、尺神经、腓肠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检测。结果300例糖尿病患者的SCV异常率64.2%,MCV异常率49.8%,SCV和MCV异常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上肢共检测神经2400条,1240条异常,异常率51.7%;下肢检测神经1800条,1142条异常,异常率63.4%;上下肢传导速度异常率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NCV是早期发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手段。

  • 标签: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 神经传导速度
  • 简介:输液是临床治疗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对患者的康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特别重视输液过程,通常把他分为三部曲,即为配液、穿刺、输液,现就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就输液速度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输液速度 临床治疗 调节 输液过程 临床实践
  • 简介:静脉输液是临床抢救和治疗疾病的常用方法,也是重要的护理技术操作项目之一。正确掌握静脉输液中的滴速对病人的治疗效果及安全至关重要。下面将我在30年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对有关输液速度观察总结如下。

  • 标签: 输液 速度 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试分析在男性人群中吸烟因素与臂踝脉搏波的传导速度是否存在关系。方法随机在健康体检人群中的60例,分为吸烟组40例,非吸烟组20例,使用动脉硬化检测仪对被抽样人群的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进行测定,并做好相关记录。结果<35岁吸烟组与对照组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值无明显差异(p>0.05),≧35岁吸烟组与对照组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值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测定可以发现吸烟人群中的动脉硬化趋势,提早预防心脑血管的发生。

  • 标签: 动脉硬化 男性吸烟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 简介:目的研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时神经电传导速度变化的特点及与主自神经病变关系。方法214例2型糖尿病患者(男110例、女104例,年龄52+13岁,病程2—20年)测定其胫、腓神经和正中、尺神经传导速度,与临床症状比较分析。结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用此法检出率高达76%,明显高于临床自觉症状出现率(39%),下肢神经病变重者(腓神经传导速度<40米/秒〉多合并上肢神经病变,而无上肢神经病变者腓神经病变较轻。结论周围神经电传导速度的测定可在自觉症状出现前早期发现神经病变,病变早期累及下肢神经,后期同时累及上肢神经,病变严重程度与消化系统胃轻瘫变程度相关。

  • 标签: 糖尿病 周围神经 电传导速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对已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患者60例分为有周围神经损害症状组(DM-1组)和无周围神经损害症状组(DM-2组),并采用肌电-诱发电位仪对其进行了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检测及研究。结果为DM-1组和DM-2组与正常值的MCV和波幅(CAMP)比较有着显著性差异,DM-1组与DM-2组上下肢MCV异常率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表明糖尿病(DM)患者虽无临床症状和体征出现,但已存在周围神经损害可能,且下肢神经损害重于上肢,MCV测定对DPN的早期预防和早期诊治有较为肯定的应用价值,应成为糖尿病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儿科护理输液速度的影响因素。方法对儿科接收的患儿进行输液护理,观察输液体位、距离、情绪等情况。结果儿科护理影响输液速度的因素主要是体位、情绪以及输液距离。结论根据研究表明对小儿输液的情绪、距离、体位进行管理和护理能够让其输液速度得到改善。

  • 标签: 小儿输液 原因分析 护理措施
  • 简介:研究人员对近500名老年人进行了大约10年的追踪调查,他们发现,那些步行速度更快的人,在这项研究期间的死亡可能性更小。步态速度可能是暗示人们是否能够长寿的一个很好的指示剂,这甚至对那些看起来基本健康的人也不例外。在被调查者中,77%的死亡速度更慢,58%的被认为属于中等死亡水平,还有27%的人的死亡速度较快。

  • 标签: 步行速度 长寿 死亡水平 研究人员 步态速度 被调查者
  • 简介:目的观察和评估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对糖尿病足患者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和感觉传导速度(SCV)的影响。方法随机选糖尿病足患者10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30d。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和感觉传导速度(SCV)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能有效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促进病变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盐酸川芎嗪注射液 糖尿病足 运动传导速度 感觉传导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0.5%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时不同注药速度的麻醉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96例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注药速度不同将所有患者均分为A组、B组、C组,其中A组32例患者0.5%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时注射速度为1ml/5s,B组32例患者0.5%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时注射速度为1ml/10s,C组32例患者0.5%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时注射速度为1ml/15s,比较三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A组患者肌松效果明显优于B组与C组,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与C组,三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0.5%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时不同注药速度麻醉效果不同,注药速度越快,个体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也随之升高。

  • 标签: 罗哌卡因 腰硬联合麻醉 不同注药速度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产妇采取控制胎头娩出速度助产法对于会阴裂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所收治的94例产妇进行对比分析,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产妇分别为47例。参照组采取传统的助产方法,研究组采取控制胎头娩出速度助产法,观察并比较研究组和参照组产妇的会阴裂伤率、裂伤程度以及总体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产妇会阴裂伤的发生几率8例(17.02%)显著低于参照组19例(40.43%),研究组的裂伤程度显著低于参照组,研究组的总体满意度45例(95.74%)显著高于参照组37例(78.72%),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对产妇采取控制胎头娩出速度助产法,能够减少会阴裂伤的发生,同时,满足产妇的护理需求。

  • 标签: 控制胎头娩出速度 助产法 产妇 会阴裂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流产术患者中丙泊酚静脉注射速度对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本次总共抽取200例病例展开研究,年限截止为2020.06~2021.06,均实施人工流产者术,对比研究以随机法展开,分为A组(100例)与B组(100例)。2组均给予丙泊酚静脉麻醉,注射时A组为慢速(30s),B组为快速(10s)。对比2组循环及呼吸抑制情况、麻醉起效及苏醒时间等数据。结果:A组麻醉起效时间长于B组(P<0.05);但2组苏醒时间对比差异较小(P>0.05);A组术中舒张压降低>20%、SpO2<95%等占比均低于B组(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患者中丙泊酚静脉注射时速度相对偏慢对机体循环和呼吸抑制较轻,而相对偏快可缩短麻醉起效时间,所以丙泊酚缓慢注射可减轻血压波动和呼吸抑制。

  • 标签: 人工流产术 丙泊酚 静脉注射速度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静脉输液器莫菲氏管内注入药物完全(95%)滴入体内的时间,及其控制方法。方法莫菲氏管内注入一定量的酸溶液代替药物,滴入与95%此溶液中合的加有指示剂酚红的碱溶液,待指示剂变即95%药物滴入体内时间。研究滴速、莫菲氏管内液面高度、压迫莫菲氏管等因素对给药速度的影响。结果药物滴入体内时间与滴速成反比,莫菲氏管内药物消除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式,挤压莫菲氏管相当于延迟静脉注射。

  • 标签: 静脉输液 给药速度
  • 简介:摘要:“精细化护理,如春风拂面,温暖而细腻,不仅仅是一种护理方式,更是一种对患者康复速度产生深远影响的人文关怀。“” 本文探讨精细化术后护理对患者康复速度的具体影响,通过详细分析疼痛管理、感染预防等方面的护理措施,并结合实例,展现精细化护理在提高患者康复质量、缩短康复时间方面的积极作用。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术后康复 疼痛管理 感染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