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为了解长治郊区某小区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存在状况、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及中华医学会制定的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表,对长治郊区某小区内187名≥60岁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并依据评分标准得出结果,存在老年抑郁症状者有39名,发生率为20.9%,且女性多于男性。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老年人抑郁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水平、主要照顾给予者、经济状况、健康状态、社会支持、认知功能和自尊评价等因素有关,是社区老年人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受经济、生理、心理、家庭及社会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据此提出将老年人的心理护理提升为社区老年护理的重要部分,并立足于评估和控制与抑郁症状有关的影响因素,对老年人进行有目标性的心理护理。

  • 标签: 郊区某小区 老年抑郁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了解我市城乡小学生龋病患病情况,为做好口腔预防保健和信息管理。方法对阳泉市兴新小学校450名小学生,根据调查目的,固定调查人员,统一诊断标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标准进行诊断,按7岁、9岁、12岁不同年龄分成三组,检查学生的龋患率。结果7、9、12岁不同年龄龋患率分别为61.1%43.2%21.3%。结论从此次普查结果看,城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在农村有相当多的家长口腔保健意识淡薄、口腔保健知识欠缺,这主要与口腔健康教育力度不够有关,年龄越小和没有刷牙习惯的小学生龋患率越高。

  • 标签: 龋病 调查 分析
  • 简介:目的调查北京周边林区和农区蜱暴露人群对莱姆病的知识、态度、信念和行为(KABP),摸清北京周边地区莱姆病高危人群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为开展高危人群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北京市4个郊区的居民进行现况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莱姆病的相关知识、态度、信念、行为。结果在被调查者中3.9%的居民能正确回答所有关于莱姆病相关常识问题,39.5%的居民表示出现莱姆病特征性皮肤红斑时,才会去医院治疗。被凋查者中有89.1%的居民表示希望了解有关莱姆病的知识。结论蜱暴露人群莱姆病知识匮乏,个人防护能力较弱,而其了解莱姆病防治知识的愿望强烈,因此对暴露人群开展莱姆病健康教育工作势在必行。

  • 标签: 莱姆病 居民 知信行调查
  • 简介:纽约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都市,在科学家眼中,它也是难得一见的生态学研究热点,其物种多样性超过了周围的郊区和乡村地区。这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 标签: 郊区农村 生物多样性 纽约 市内 定居 物种多样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海郊区慢阻肺依托家庭医生延伸处方干预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80例上海郊区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表分组分组,40例研究对象实施常规干预,设定为对照组;另外40例研究对象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家庭医生延伸处方干预,设定为观察组。分析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肺功能指标水平明显增高,(P

  • 标签: 慢阻肺 家庭医生延伸处方 肺功能 常规干预
  • 简介:目的了解北京市郊区老年人传染病相关知识水平、行为习惯和技能掌握情况,为在郊区老年人中开展传染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系统抽样,选取1335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使用自行设计的"北京市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对其传染病相关的知识水平、行为习惯和技能掌握现状进行调查。结果"发热的定义"、"甲肝传播途径"、"乙肝传播途径"、"艾滋病传播途径"等知识的知晓率均低于35.4%;"到发热门诊戴口罩"、"涮肉时,用专用筷子夹肉"、"2010年注射流感疫苗"等行为的形成率均低于47.2%;五项技能的掌握率均低于53.2%。多数老年人传染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行为具有率以及技能掌握率都随着文化程度增加而增加(P〈0.05);但"2010年注射流感疫苗"的行为具有率有随着文化程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P〈0.05)。结论当前北京郊区老年人(尤其是文化程度较低的老年人)传染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行为具有率和技能掌握率仍较低,因此应加强老年人传染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培养其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其传染病防控技能。

  • 标签: 传染病 老年人 郊区 知信行 技能
  • 简介:目的:通过对上海市郊区13所二级医院1999-2009年经济运行状况的分析,分析其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对医院主要的经济指标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上海市郊区二级医院经济运营较为稳定,运行效率平稳提高。结论:上海市郊区二级医院存在政府投入不足、医院自我补偿能力薄弱等问题,提出了完善补偿机制,提高医院医疗水平和质量等建议。

  • 标签: 上海市郊区二级医院 经济运行 补偿机制
  • 简介:目的:通过对上海市郊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999-2009年卫生资源状况、经济运行状况和资源利用效率等进行分析,了解其发展中存在问题。方法:对11年间机构资产负债、收入支出、基本数字等进行综合描述性分析。结果:上海市郊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体经济运行较为稳定,但是存在服务效率、经营效率低等问题。结论:建议继续加大政府投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价格标准体系和转诊制度等。

  • 标签: 郊区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经济运行
  • 简介:【目的】了解上海市某郊县体检人群开展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流行现况。【方法】于2016年9-12月份,共调查3258例参加体检的40岁及以上居民,利用免疫胶体金法对上述人群进行Hp感染的血清学筛查,并开展问卷调查,估计当地居民的Hp感染率。【结果】该郊县调查人群Hp总感染率为28.0%(95%CI:26.5%-29.5%)。其中,男性为31.5%(95%CI:29.1%-33.9%),女性为25.2%(95%CI:23.2%-27.2%);年龄70岁及以上人群的Hp感染率最低,为24.1%(95%CI:20.9%-27.2%);吸烟者Hp感染率为35.4%(95%CI:32.2-38.7),非吸烟者为25.3%(95%CI:23.6-27.1);饮酒者Hp感染率为32.3%(95%CI:28.9-35.7),非饮酒者为27.0%(95%CI:25.3-28.8)。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吸烟者与非吸烟者、饮酒者与非饮酒者的Hp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调查郊县人群的Hp总感染率略低于其他地区,男性、吸烟、饮酒及年龄50岁以下人群的Hp感染率较高。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上海 郊区 感染 流行病学
  • 简介:氟对人体、动植物都是危害极大的污染物之一。而由于氟的一些重要性质而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因此导致全球的氟污染较为严重;本文主要叙述了氟污染途径及其造成的危害,以及针对氟污染提出的几点治理方法及措施。

  • 标签: 人体健康 氟污染 生态环境
  • 简介:介绍基层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业劳动卫生工作,尤其是在除尘防病工作中,取得一定成效,保障工人身体健康,提高生产力。

  • 标签: 工业卫生 防尘防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工业区周围的空气组成成份和远离工业区的广阔的原野不同,充盈着各种有害成份。这些有害物质的数量、浓度和空气中滞留的时间,足以妨碍人们的舒适和健康,影响动植物生存,形成“大气污染”。混人大气中的各种有害成份,成为大气的污染物。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出的各种污染物,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对城镇居住环境构成极大危害。为防止工业生产对城镇环境的大气污染,最根本的途径是控制工业污染源。但在当代技术和经济条件下,还不可能完全不排放污染物,因此,根据气象条件,按照大气污染物传输、扩散、稀释和净化的规律,对工业区与居住小区进行规划与布局,设置不同的功能分区,可使居住小区的居民最大程度地减少工业污染的侵害。

  • 标签: 工业区 居住小区 污染物浓度 工业布局 污染系数 气象条件
  • 简介:探索我市近年来蔺草加工业粉尘浓度与尘肺发病的消长规律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控制尘肺病提供决策参考。通过蔺草加工业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2002—2004年已诊断的尘肺病例发病状况分析,了解有关部门所采取的政策、执法、技术方面的干预措施,分析该行业尘源分布和尘肺发病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的效果。结果,近年来在政府统一领导下,通过尘肺病综合防治工作,

  • 标签: 发病状况分析 综合防治工作 尘肺病 加工业 蔺草 职业卫生学调查
  • 简介: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对预防涤纶厂工人中工业性眼损伤的效果.方法1992~1997年在上海石油化工涤纶二厂开展了6年的预防工业性眼损伤的健康教育.调阅分析了该厂1986~1991年及1992~1997年前后6年的职工伤病资料,分析工业性眼损伤发生情况.结果1986~1991年该厂职工的工业性眼损伤发生率为6.94‰,1992~1997年为1.93‰.结论健康教育对预防工业性眼损伤有明显效果.

  • 标签: 工业性眼损伤 健康教育 涤纶厂 疾病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