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刺激检查在重症肌无力诊断中的意义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重症肌无力患者48例,健康人48例,分别对其进行刺激(RNS)检查,凡是在低频刺激(<10Hz)时,波幅衰减超过10%,或是高频刺激(20Hz),波幅递增超过25%以及有波幅衰减大于30%的,任意一项异常即判断为异常。记录两组患者异常率。结果在受试的48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中,低频刺激异常率为77.1%,高频刺激异常率为72.9%,两者均为异常,异常率为52.1%。结论刺激的波幅变化能够准确反映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是重症肌无力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和敏感指标。

  • 标签: 重频电刺激 重症肌无力 诊断 应用价值
  • 作者: 刘周旋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人民医院  云南景洪  666100)  【摘  要】目的:以在我院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分析产妇应用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减轻分娩镇痛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随机纳入200例在我院分娩产妇,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00)及试验组(n=100),对照组产妇不采用镇痛措施,试验组产妇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评估和对比两组产妇分娩不同时段疼痛程度。结果:T0时产妇VAS评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T1-T3时试验组产妇VAS评分均较对照低(P<0.05)。结论:为产妇实施经皮穴位电刺激分娩镇痛效果理想,有利于促进产妇自然分娩,对于降低剖宫产率可发挥一定的作用。  【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正中神经刺激结合穴位刺激的方法对重症脑功能障碍患儿在促醒方面的治疗作用。方法58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28)和治疗组(n=30),实施同样药物治疗和综合康复治疗的基础上,28例患者为对照组,30例加用双侧内关穴和郄门穴进行正中神经刺激的患者为治疗组。采用修订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lasgow)评价其治疗后对重症脑功能障碍所致的意识障碍方面的促醒作用。结果正中神经刺激结合穴位刺激的方法与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法相比,Glasgow评分有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5)。结论对重症脑功能障碍患儿采用穴位正中神经刺激的方法可大大提高促醒率,缩短疗程。

  • 标签: 正中神经电刺激 脑功能障碍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接受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肉锻炼对盆底肌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本院妇产科接受盆底康复治疗的90例经阴道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接受盆底康复训练范围治疗组、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于产后6周开始接受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肉锻炼方法进行康复,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康复措施。结果产后4个月,治疗组的膀胱颈活动度、尿道旋转角度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阴道肌电压测定值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4个月,治疗组的阴道肌力Ⅰ级24.44%、Ⅱ级55.56%、Ⅲ级17.78%、Ⅳ级2.22%;对照组的阴道肌力Ⅰ级44.44%、Ⅱ级55.56%;治疗组的阴道肌力分布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接受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肉锻炼能显著的促进盆底肌功能恢复。

  • 标签: 阴道 分娩 生物反馈 电刺激 盆底肌肉锻炼 康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对28例针炙科患者合谷穴进行穿皮刺激,在刺激前后各测痛阈,并取血分离淋巴细胞,进行酸性非特异性酯酶组织化学染色和抗人OKT4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患者经刺激后痛阈提高明显(P<0.01),淋巴细胞的ANAE-F+型,OKT4型提高明显(P<0.01),而ANAE—D+淋巴细胞降低(P

  • 标签: 穿皮电刺激 非特异性酯酶 免疫组织化学 痛阈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在急性脑梗死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联合脑仿生刺激仪干预后的整体效果。方法 将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纳入患者一共具有50例,纳入时间为2年(2019年1月-2020年12月);应用等量数字随机方式分组,分别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常规组n=25)和循证护理联合脑仿生刺激仪(实验组n=25),对比分析两种护理干预在急性脑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两组干预前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自理能力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 NHISS 评分及住院时间低于常规组、Barther指数高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联合脑仿生刺激仪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充分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自理能力,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循证护理 脑电仿生电刺激仪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生活自理能力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盆底肌刺激治疗失禁型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尿失禁患者36例,除针刺外加用盆底肌刺激治疗。10天一疗程,3个疗程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经统计36例患者治愈8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66.7%.结论中西医疗法相结合,操作简单,疗效肯定,适宜开展与推广应用。

  • 标签: 针刺 直肠电刺激 尿失禁
  • 作者: 杨柳周丽芳谭艳妮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          (河池市妇幼保健院 妇女保健科  广西河池  547000)  【摘  要】目的:探讨使用低频电刺激疗法结合中医的推揉、按摩、振动等手法按摩通乳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6例产后乳汁淤积的产妇作为实验组,采用低频电刺激疗法结合中医手法按摩通乳;同时随机抽取56例同期在产科采用局部热敷加传统的挤奶方法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乳腺管通畅情况、通畅时间、疼痛指数、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进行总结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显效时间短(P<0.05)、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疼痛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 论:低频电刺激疗法结合新法手法按摩治疗产后乳汁淤积具有很好的疗效,其操作方法简单、安全,具有可重复性,产妇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频刺激治疗老年人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从2014年1月到2015年6月我院老年科诊断为睡眠障碍的126例老年患者中按入院编号随机选取63例设为观察组,采用低频刺激联合药物治疗,将另外6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IS、PSQI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小,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地西泮片,艾司唑仑片,氯硝西泮片,阿普唑仑片使用剂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少,P<0.05。结论临床上使用低频刺激治疗老年人睡眠障碍能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减少药物使用量,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低频电刺激 老年人 睡眠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临床上精神障碍疾病的治疗探究脑补刺激疗法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符合各项诊断标准后背确诊为精神障碍--焦虑障碍症状的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性的药物治疗,而观察组则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脑部刺激疗法。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观察组的焦虑评分更是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给予患有焦虑精神障碍的患者治疗时药物治疗结合脑部刺激疗法,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脑部电刺激 精神障碍 焦虑障碍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生物刺激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所有患儿均接受bobath技术、推拿、改善脑循环治疗。治疗组在以上基础上应用生物刺激对双下肢进行肌触发的生物反馈刺激。在疗程开始与结束时,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量量表(GMFM)中D、E功能区进行站立和行走的功能评定,应用日常生活评分(ADL),同时应用肌电图对肌张力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并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刺激治疗能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下肢肌张力,明显提高下肢运动功能。

  • 标签: 生物电刺激 肌电图 痉挛型脑瘫 下肢运动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分析研究盆底刺激在治疗人工流产中阴道出血的效果,将试验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只是做常规预防药物消炎处理,试验组采用盆底刺激进行治疗。最终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中患者在阴道出血量和出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该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差异性。从而证明,盆底刺激治疗人工流产术后的阴道出血具有更好的效果。

  • 标签: 盆底电刺激 阴道出血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脑卒中后面瘫患者引用低频刺激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我科室2017年4月至9月治疗的脑卒中后面瘫患者90例,参考全国脑血管病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经CT或MRI检查确定为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患者,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给予药物进行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低频刺激治疗,患者均治疗20天.两组患者治疗后进行洼田试验,根据患者吞咽功能进行疗效评价;在患者治疗前后应用HBN评价量表对患者面部神经功能进行评分.结果:在治疗20天后,观察组的面部神经功能评分和洼田试验等级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上升(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面部神经功能评分和洼田试验等级明显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45例患者治愈25例,无效6例,总有效39例,对照组45例患者治愈15例,无效15例,总有效30例,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6.7%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66.7%,组间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卒中后面瘫患者应用低频刺激疗法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洼田试验等级和患者面部神经功能评分,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可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低频电刺激疗法 脑卒中 面瘫 临床效果
  • 简介:  【摘要】目的 观察低频刺激治疗女性更年期尿失禁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 年11月~2021年10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中老年女性更年期尿失禁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与常规行为干预和盆底肌功能锻炼,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低频刺激盆底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 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纯采用常规方法相比,加用低频刺激治疗女性更年期尿失禁的效果更为明显,具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低频电刺激 更年期尿失禁 盆底肌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肌肉刺激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本次选择120例患者,时间为2021年9月份至2023年5月份,分成三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1:低频刺激;对照组2;针刺治疗;观察组:针刺联合低频刺激;分析三种患者的吞咽功能、治疗效果、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吞咽功能、神经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明显得到提升,并发症发生率下降,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吞咽障碍功能患者提供神经肌肉刺激联合针刺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提升,并发症发生率下降,值得提倡。

  • 标签: 神经肌肉电刺激 针刺治疗 脑卒中 吞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