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惠晓文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1-11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1期
  • 机构:      (苏州科技城医院 江苏苏州 215153)  【摘 要】目的:探析青光眼患者采用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到2018年5月本院接收的100例青光眼患者,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实验组(给予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预后效果。结果:实验组遵医优良率高于参照组,复发率和失明率低于参照组,P<0.05,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延续护理模式应用在青光眼患者中有助于提高其遵医行为,降低复发率与失明率,改善临床预后。  【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后牙根管治疗术后牙体崩裂方向的不同对牙体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已行根管治疗的牙体并已崩裂的60颗恒磨牙,分为两组,一组为冠折线位于髓室底,一组为冠折线位于牙根,两组的根管治疗均采用手动镍钛扩挫及侧方充填方法。评价两组对牙体预后的影响。结果冠折线位于髓室底的预后要明显好于冠折线位于牙根的,且冠折线位于髓室底的后行烤瓷冠修复术后,临床上取得满意的效果。结论根管治疗术后牙体崩裂位于髓室底且无明显松动的,可行冠修复保留崩裂的牙体。如牙体崩裂线位于牙根的则予以拔除

  • 标签: 根管治疗 崩裂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营养护理路径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我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98例终末期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营养护理路径干预,均持续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的营养状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SF)、血红蛋白(H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8%,低于对照组的16.33%(P<0.05)。结论对于终末期肾病患者,在其接受血液透析治疗阶段,可在对其提供常规基础护理的同时,针对性为其提供营养护理,效果确切,不仅可改善患者营养情况,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也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营养护理 终末期肾病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的诊疗方案及预后。方法:根据本院2021.03~2022.06这段期间,将收治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选取66例用于此项研究的对象,以随机数字分配法对患者分组诊疗,分成各有33例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行心电图、24h心动图、胸部X线、心脏CT及实验室检查联合诊断,经确诊后对照组以常规治疗为主,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美托洛尔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指标及心功能等情况展开分析,比较组间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患者要显著更高,(P<0.05);此外,通过对2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进行评估,观察组患者的心率、LVEDD、LVESD及LVEF比对照组患者更优,(P<0.05)。结论:体检、心电图、24h心动图、心脏CT联合诊断扩张型心肌病的准确性较高,且采取联合治疗的预后更为理想,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扩张型心肌病 诊疗方案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有乳腺癌的老年女性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比较其预后。方法将我院在2009年7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治疗的148例乳腺癌老年女性患者按年龄分为两组,即大于70岁的老年患者为实验组,介于60~70岁之间的老年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调查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死亡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其PR阳性率及ER阳性率较高、脉管瘤栓少、浸润性小叶癌发生率低、预后较好,但死亡率较高。

  • 标签: 乳腺癌 临床特点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定 54 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时间选择为 2017年 10 月 ~2019年 6月,将所有患者 随机划分为 2个小组:参照组 与护理组 ,每组患者各 27 例, 其中,参照组 患者 实施常规治疗,护理组 患者 实施中医护理 。对两 组间的患者 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有效率以及并发症率进行对比 。结果:护理组 的患者的 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有效率、并发症率 分别为 10.34 ±1.28 d、 11.34 ±1.25 d、 96.30% 、 7.41% ,明显 低于参照组 的 16.82 ±1.92 d、 17.93 ±1.56 d、 77.78% 、 29.63% , P< 0.05,差异性显著。 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配合中医护理各项流程,炎症改善时间与住院时间缩短,治疗有效率提升,并且治疗后并发症率低,护理措施有效。

  • 标签: 中医护理 重症急性胰腺炎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脑血管病康复预后分析。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脑血管病的患者100例进行分析讨论,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实施有效的早期康复护理措施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对于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以降低患者的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急性 脑血管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恩替卡韦治疗的效果。方法:将于2022年3月-2023年3月期间在本中心接受诊治的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设置为实验样本,采集实验样本例数为7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70例患者进行分组,其中35例患者被收录在常规组,组内患者采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另外35例患者被收录在研究组,组内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来说,应采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这种治疗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恩替卡韦 代偿期乙肝肝硬化 预后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运动发育迟缓患儿实施针对性护理的价值。方法 抽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运动发育迟缓患儿60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各有30例的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前者接受常规干预,后者接受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 全身运动反应状况评分,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运动发育迟缓 儿童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重症脓毒症患者的早期集束化治疗策略与预后。方法:在2022年3月~2023年3月期间选取72例重症脓毒症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与早期集束化治疗(研究组),比较患者临床指标。结果:研究组7d序贯器官衰竭评分更低,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结论:在重症脓毒症患者治疗期间,采用早期集束化治疗策略开展治疗可以有效促进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其对于患者预后健康的改善具有良好的辅助价值。

  • 标签: 重症脓毒症 早期集束化治疗策略 7d序贯器官衰竭评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胃溃疡治疗中辅以整体全面护理的价值。方法:纳选对象是2023.01至2024.01就医的胃溃疡患者70例,按随机法均分2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整体全面护理,比对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心理及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以整体全面护理实施干预后,可促进患者睡眠质量改善,维持健康心理的同时,还能起到提高生活质量与就医满意度的作用,建议推广。

  • 标签: 胃溃疡 整体全面护理 睡眠质量 心理状态 满意度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后联合小切口治疗胫骨平台伴后髁骨折的预后。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2年8月间接收的27例接受前后联合小切口治疗胫骨平台伴后髁骨折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在手术后骨折的复位效果,所有患者均随访12~24个月,并按照HSS膝关节评分对患者的手术后膝关节的功能进行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后的12~25个月进行随访,骨折部位均愈合良好,其中23例患者完全解剖复位,3例患者复位效果理想,1例患者复位不完全。手术后12各月患者的膝关节评分在77~93分之间。结论针对胫骨平台伴后髁骨折的患者采用前后联合小切口进行治疗效果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前后联合小切口 胫骨平台骨折 后髁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的CT诊断效果预后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30例疑似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过相关检查方法诊断为急性胰腺炎,对比CT诊断与临床病理学诊断的准确率。结果30例患者的经过不同的检验方法后,CT检出的例数为24例,检出率为80.00%;病理学检查例数为28例,检出率为93.33%,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X2等于2.3077,P值等于0.1287,P>0.05为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CT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相似,且具有诊断操作简单、成本低的优势,能直观、准确地诊断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且CT检查属于无创操作,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 CT诊断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贝那普利联合不同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方法: 将 2018 年 10 月至 2019 年 10 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 68 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将所有参与此次研究的 68 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 : 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接受贝那普利与肾炎康复片联合治疗患者组为对照组,接受贝那普利与来氟米特联合治疗的患者组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 在治疗有效率方面,对照组相对于实验组更低,同时对照组患者的 24 小时尿蛋白定量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存在临床比较价值 ( P<0.05) 。 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来氟米特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具有显著疗效,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疗效确切。

  • 标签: 慢性肾小球肾炎 贝那普利 来氟米特 肾炎康复片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护理干预对急诊颅脑损伤患者抢救时间和预后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至我院就诊的急诊颅脑损伤患者 120例进行护理干预,分组为研究组( 60例)及对照组( 60例),给予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方法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并发症发生率、预后及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抢救成功率( 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61.67%) (p<0.05),并发症发生率( 13.33%)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 38.33%) (p<0.05),研究组患者预后及满意度( 83.33%)显著优于对照组( 46.67%),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缩短急诊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时间,有利于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较高,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颅脑损伤 抢救时间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护理对老年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0例老年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样本,样本的就诊和治疗时间集中在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期间内,且均为我院收治;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其进行划分,一组为传统护理组,另一组为综合护理组,每组35人;比较两组样本接受护理后的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占预计值、肺动脉压)。结果:相较于传统护理组的患者,综合护理组患者的FEV1/FVC、FEV1占预计值、肺动脉压得到显著提升,且水平明显更高,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治疗效果,患者的肺功能指标能够得到显著的改善,相较于接受常规护理的效果而言具有更加显著的优势,值得将该护理模式应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

  • 标签: 综合护理 老年肺心病 呼吸衰竭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与探讨手术室护士在全身麻醉手术中的护理配合方式及预后。方法:本次随机抽取我院82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进行分析研究,时间为2022年7月至2023年8月,采用分组对照方式,就82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抽样的方式平均分为两组,每组41例患者,给予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模式,实施常规护理的41例命名为参照组,实施全方位护理配合的41例命名为研讨组,分析研究两组患者实施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后的麻醉不良事件发生率、麻醉相关指标。结果:研讨组的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经全方位护理配合干预后,护理效果显著,其中研讨组患者麻醉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麻醉相关指标评分优势,P<0.05,有研究价值。结论: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通过全方位护理配合的有效干预,可加速患者清醒和减轻躁动,从而有效减少不良事件,值得运用。

  • 标签: 全身麻醉手术 麻醉不良事件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伴随着白内障手术效果的提高,眼科医师及患者对白内障术后的视觉质量越来越重视,我们可以用对比敏感度、波前像差、立体视觉等检查更全面的来评价术后的视觉质量。

  • 标签: 白内障术后 对比敏感度 波前像差 立体视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与个体化护理对肝胆外科患者的预后。方法将我院在2013年7月到2014年6月肝胆外科收治的78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将78例患者分为个体化护理组(n=39)与询证护理组(n=39),对于个体化护理组患者,采用个体化护理模式。对于循证护理组患者,在个体化护理基础上,进行询证护理。结果询证护理组整体健康情况、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优于个体化护理组,但是认知功能低于个体化护理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个性化护理模式更加注重情感护理,询证护理模式则可以更好的提升患者的健康情况,可以将两种护理模式结合起来,根据患者的病情需求、情感需求进行护理,这能够更好的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个体化护理 循证护理 肝胆外科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个体化护理对ICU重症肺炎患者生理指标改善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8例ICU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取个性化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乳酸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加,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可改善ICU重症肺炎患者生理指标和预后

  • 标签: 个体化护理 ICU重症肺炎 生理指标 预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