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聚焦肿瘤消融机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使用超声聚焦肿瘤消融机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对76例患者采用全程护理。观察子宫肌瘤患者护理前后的KuPperman评分、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子宫肌瘤患者护理后的KuPperman评分(13.25±0.88分)、焦虑评分(31.48±3.20分)、抑郁评分(30.56±2.44分)以及躯体功能(86.76±6.97分)、心理功能(88.35±8.68分)、社会功能(87.57±7.62分)、物质生活(90.26±7.52分)四项生活质量维度较护理前明显更优(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超声聚焦肿瘤消融机治疗期间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效果令人满意。

  • 标签: 子宫肌瘤 超声聚焦肿瘤消融机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宫颈LEEP刀与超声聚焦刀在宫颈糜烂中的治疗。方法选择我院2015.12-2016.12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92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宫颈LEEP刀治疗,研究组采用超声聚焦刀。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效与手术情况。果研究组手术各项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89.13%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聚集刀在宫颈糜烂中治疗疗效较为显著,临床安全性较高,术后出血量较低,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宫颈LEEP刀 超声聚焦刀 宫颈糜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使用高强度聚焦超声及其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实际疗效。方法我们对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就诊治疗的60例剖宫产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并保持这两组患者的数量一致,各有30例。我们对对照组患者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甲氨蝶呤进行治疗,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阴道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月经恢复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和术后观察分析,我们发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二者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阴道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月经恢复情况之间的比较差异较大,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正常月经恢复时间短,这两组的数据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满意度较高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高强度聚焦超声 甲氨蝶呤 剖宫产瘢痕妊娠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给予子宫肌瘤患者应用高强度聚焦超声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0年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子宫肌瘤动脉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应用超声确定子宫肌瘤瘤体供血动脉位置,并应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技术进行治疗,探讨对比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肌瘤体积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子宫肌瘤平均体积为(87.13±49.52)mm3,治疗后6个月为(25.76±11.95)mm3,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肿瘤直径<50mm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肿瘤直径>50mm治疗总有效率为45.83%,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子宫肌瘤患者应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子宫肌瘤瘤体供血动脉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显著,且治疗肌瘤直径小于50mm的临床效果尤为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子宫肌瘤 供血动脉 高强度聚焦超声 消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评判性思维方法的应用对急诊患者输液安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5月医院急诊接收的1000例输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其中2015年8—12月的收治的500例纳入对照组,2016年1—5月收治的500例纳入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未实施评判性思维方法,观察组实施评判性思维方法,对两组的护理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输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0.2%,护理满意度96.0%;对照组输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1.4%,护理满意度90.0%,观察组输液不良事件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士评判性思维方法的应用能够明显减少输液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输液安全性和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评判性思维方法 急诊 输液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思维导图结合骨科典型病例在临床带教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科本科实习同学80名,按80名同学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干预组(n=40),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干预组采用思维导图结合典型病例的带教方法,比较两组同学成绩上的差异,并将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实验前两组同学测试结果进行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经过实习后,2组学生的成绩均有提高,但实验组学生的成绩提高更显著。结论思维导图结合典型病例能有效提高骨科实习教学质量。

  • 标签: 思维导图 典型病例 骨科临床带教
  • 简介: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学习演奏乐器并不断练习对心理有很大的好处,听音乐也被证明是有积极的影响的。美国旧金山加州大学的研究者最新研究发现音乐训练可减少因老龄化而造成的记忆的下降。青少年时期学过音乐的人,老了后在记忆和认知能力方面的测试要推迟十年老化。

  • 标签: 思维记忆力 提高思维 老年人进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医学思维的运用对药房管理工作的价值。方法选取我市两家级别相当的医院药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命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医院药房按照常规管理模式管理药房,实验组采用循证医学思维管理药房,两家药房均管理3个月,比较两家药房管理的效果。结果实验组药房患者评价等级总优良率(98.0%)明显高于对照组药房患者评价等级总优良率(82.0%),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院药房管理中运用循证医学思维,明显提高了药房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提升了患者对药房工作的满意度,对于提升医院整体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循证医学 药房管理 服务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将细节思维管理理论运用在心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中,以提高心内科基础护理质量,完成医院等级评审的工作目标。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5年08月-2016年08月收治的44例心内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细节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细节护理组采用细节思维管理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方式后的护理工作开展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细致护理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细节思维管理理论在心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中能有效的减少了护理缺陷和纠纷,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培养了科护士的临床思维意识,提高了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优化了护理流程,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基础护理质量。

  • 标签: 细节思维 心内科 护理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在临床学科中,中医儿科教学属于重要科目,在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方面有重要价值。近年来,社会对中医儿科临床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中医儿科学以往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这种需求。因此,中医儿科学教师需积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将横向思维教学法引入到中医儿科学教学中,以对学生临床思维、疾病诊治能力进行有效培养。本文基于现阶段中医儿科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将中医儿科学教学中横向思维具体应用的一些建议提出。

  • 标签: 中医儿科 教学 横向思维教学法
  • 简介:目的研究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细节思维管理模式应用的效果。方法针对该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该院治疗的心内科患者1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按照传统常规护理方式进行,对观察组患者采取细节思维管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为19.44%,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40%,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为66.67%,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0.27%,观察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细节思维管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护理推广。

  • 标签: 细节思维管理模式 心内科护理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降阶梯思维方式在颅脑损伤患者急救护理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急救护理的颅脑损伤患者14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用降阶梯思维方式救治,对照组则采用常规临床经验思维方式进行急救护理,对两组患者的预警时间、急诊救治时间以及漏诊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拟诊颅脑损伤的预警时间(4.32±0.65)min较短于对照(19.97±2.84)min;研究组急诊救治时间(36.32±2.31)min短于对照组(53.21±1.98)min;研究组漏诊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20%,两组患者以上的对比,均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脑颅损伤患者的急救护理中,降阶梯思维方式可有效缩短脑颅损伤患者治疗的预警时间以及救治时间,减少漏诊率的同时提升患者抢救的实效性,为脑颅损伤患者提供一定的保障。

  • 标签: 降阶梯思维方式 颅脑损伤 急救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课外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方法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程中开设部分设计性和探究性实验项目,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实验探究活动中构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学习”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组建课外探究活动小组,开展课外实验探究实践活动。结果在课外实验探究活动中寻找一条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丰富实验探究的内容,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探究潜能的发挥。结论通过开展一系列课内外实验探究活动,挖掘学生的探究潜能,可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有更好的发展。

  • 标签: 实验探究活动 提升 科学素养 创新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