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糖代谢紊乱存在“代谢记忆”效应,糖尿患者若长期处于高血糖水平,即使后期给予强化血糖控制,仍易罹患各种并发症。所以2糖尿一经诊断,就应当给予最恰当的血糖控制治疗。新诊断的2糖尿患者,具有较好的残存胰岛B细胞功能,对各种治疗药物的反应都相对较好,但选用的治疗方案如何能在血糖控制的同时,兼顾胰岛13细胞修复和保护,是需要重视的问题。研究表明,传统的进阶式的降糖治疗。即便早期使血糖得以控制,

  • 标签: 2型糖尿病 糖尿病控制 胰岛B细胞功能 强化血糖控制 糖代谢紊乱 血糖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2糖尿血糖饮食管理的影响。方法选择2糖尿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对其饮食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2糖尿血糖饮食管理可起到血糖控制的作用,值得借鉴。

  • 标签: 2型糖尿病 饮食治疗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致糖尿肾病发生、发展的高危因素,为及早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43例糖尿肾病患者(DN)的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平均动脉压(MAP)、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血尿酸(SUA)、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胰岛素(FINS)等检测数据与同年龄段随机抽取的非糖尿肾病患者(NDN)40例的检测数据,两组间各项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DN组病程、BMI、MAP、FPG、2hPG、HbA1c、TG、SUA、Scr、BuN、FINS均显著高于NDN组(P<0.05)。结论糖尿肾病的预防和治疗,应对血糖、尿微量蛋白、血压、血脂等指标进行全面监测、尽早干预,避免或延缓DN的发生和发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口服降糖药的基础上应用中医治疗2糖尿的临床效果。方法口服降糖药加用消渴方加减治疗2糖尿患者。结果2糖尿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均得到较好的控制。结论消渴方加减治疗2糖尿患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 消渴方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消糖清对2糖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例2糖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用降糖药治疗,治疗组在应用降糖药的基础上联合消糖清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结果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糖清对2糖尿疗效确切、安全。

  • 标签: 消糖清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初诊2糖尿患者强化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探讨糖尿强化治疗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初诊2糖尿患者进行强化降糖治疗,强化降糖前及治疗3个月后检测肺功能及HbA1c。结果初诊2糖尿患者强化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肺通气功能无变化,弥散功能变化有统计学意义,随着HbA1c降低,肺弥散功能明显好转。结论初诊2糖尿患者肺功能存在弥散功能障碍,糖化血红蛋白是影响肺弥散功能的主要因素。

  • 标签: 初诊2型糖尿病 肺功能 强化降糖 糖化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糖尿患者的护理及合并症的处理方法。方法选择2005年7月至2011年12月的2糖尿住院病人160例,糖尿酮症酸中毒7例。对住院病人实施责任制护理,从心理社会、饮食、健康教育、运动、药物、危急重症救治方面总结经验。结果病人均好转或临床治愈出院,危急重症抢救成功,无一例死亡。结论专业化系统化全方位的护理,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可提高危急重症的救治成功率,利于预后。

  • 标签: 2型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糖尿合并脑梗塞的临床诊治情况。方法分析48例2糖尿合并脑梗塞住院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糖尿合并脑梗塞多发生在患糖尿6~18年之间,与平时血糖控制水平密切相关。以腔隙性脑梗塞多见,基底节区为好发部位。结论糖尿合并脑梗死病情重,致残率高,糖尿作为急性脑血管病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治疗中应尽早控制血糖,使血糖水平尽可能接近正常。另外控制血压,降低血黏度、纠正高脂血症等治疗,对脑梗死的治疗和预防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糖尿作为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症,症状主要分为12糖尿,又称为胰岛素依赖和非胰岛素依赖。目前糖尿的药物治疗主要是胰岛素治疗。本文对胰岛素治疗2糖尿的新进展进行探讨。关键词糖尿药物胰岛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2糖尿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将以有确诊为2糖尿合并冠心病的76例患者,根据其是否合并冠心病分为A组40例和B组36例进行对照分析,A,B组均了解性别,年龄及病程,并测血压(SBP、DBP)血糖(FPG、2h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酯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A、B两组患者年龄、性别、DBP、FPG、HDL-C等在2糖尿并发冠心病组明显高于单纯2糖尿组(p<0.05)。结论糖尿病程、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是2糖尿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应严格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代谢紊乱,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 标签: 2型糖尿病 冠心病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康复运动治疗前后血糖的变化,为中老年糖尿患者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将2011年4月~2011年8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72例2糖尿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36例采用快步走的有氧运动;对照组36例采用饮食和药物治疗。结果试验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治疗4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快步走,不受场地和时间的限制,无任何副作用,还能较好的控制血糖,值得在糖尿病人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康复运动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2糖尿肥胖患者血糖、血脂、体重指数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法,将60例2糖尿肥胖患者随机分成二组(教育组、对照组),观察健康教育前后血糖、血脂、体重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教育组病人较对照组血糖控制好,有统计学意义,而血脂、体重指数有下降趋势,但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健康教育有助于2糖尿患者的血糖控制,坚持规范的健康教育对糖尿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糖尿综合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 标签: 糖尿病 健康教育 2型糖尿病 肥胖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糖尿(T2DM)患者的疗效。方法对120例初诊T2DM患者在饮食和运动治疗基础上,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胰岛素用量、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及胰岛功能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显著下降。空腹C肽、餐后2hC肽均明显升高,血脂亦有改善。结论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能迅速控制高血糖,解除高糖毒性,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胰岛素强化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2糖尿患者抑郁症的发病率及其相关因素。为糖尿患者心理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108例2糖尿患者,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8例患者当中,抑郁发生率为39.6%,入院时空腹血糖高,病程长,有并发症者,家庭社会支持系统差,对糖尿知识缺乏了解,自费患者更容易出现抑郁情绪。结论住院糖尿患者心理健康水平较差,存在比较严重的抑郁情绪,而且与相关因素有关,应该及时给予心理干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津力达颗粒联合诺和龙治疗2糖尿的疗效。方法选择2糖尿患者280例,观察津力达颗粒联合诺合龙为治疗组,诺合龙为对照组,治疗6个月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FPG、2hPG、HbA1c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1h、2h(PINS1h、2h)血浆胰岛素水平均升高,但FINS1h、空腹C肽升高显著,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津力达颗粒辅助降血糖效果明显,且能延缓胰岛β细胞功能衰退。

  • 标签: 津力达颗粒 诺和龙 2型糖尿病 胰岛&beta 细胞功能Jin Li Da particle combine No Vo Norm tablet treat in Type 2 diabete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地龙胶囊对2糖尿肾病(DN)的临床价值。方法56例2糖尿肾病患者随机分为30例复方地龙胶囊组和26例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测定血液流变学、血脂、24h尿蛋白定量等检测。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有效率为85.6%;常规治疗组有效率为82.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流变学指标及血脂改善程度较常规治疗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地龙胶囊能明显改善2糖尿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减轻尿蛋白,改善血脂水平。

  • 标签: 2型糖尿病 复方地龙胶囊 血液流变学
  • 简介:目的探讨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间与2糖尿的关系。方法于2008年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徐州市居民健康状况资料中抽取16893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睡眠与2糖尿关系的描述性流行学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并调整混杂因素,计算OR值及95%CI。结果研究对象中睡眠质量良好、一般、差3组2糖尿新发现率分别为5.39%、6.30%和11.66%。睡眠质量一般、差两组2糖尿新发现率同睡眠质量良好组2糖尿新发现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98和44.90,均有P〈0.05)。睡眠时间〈6h、6~8h、〉8h组的2糖尿新发现率分别为7.95%、5.69%和6.47%,睡眠时间〈6h组与睡眠时间6~8h组2糖尿新发现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P〈0.05)。调整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糖尿家族史、吸烟、饮酒、非职业性体育活动等混杂因素后,年龄、体质指数、2糖尿家族史、睡眠质量差和每天睡眠时间〈6h是2糖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睡眠质量差和每天睡眠时间〈6h同2糖尿的发生有关,是2糖尿发生的危险因素。

  • 标签: 睡眠 糖尿病 2型 流行病学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糖尿胰岛素抵抗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辩证分为风热袭肺,痰热阻络,肺胃火旺,脉络瘀阻等四进行辩证论治。结果临床取得一定效果,疗效满意。结论2糖尿胰岛素抵抗可采用中医辩证分进行治疗。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中医辩证 分型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初诊2糖尿胰岛素泵(CSII)强化治疗后胰岛β细胞功能变化。方法检测32例初诊2糖尿病人早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前、治疗结束第3天及第3m、6m的身高、体重、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及C肽水平,比较治疗前及随访各时段体重指数(BMI)、FPG、HBA1C、FINS及C肽水平变化。结论体重是影响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血糖维持良好控制目标的重要因素。同时胰岛β细胞功能呈先降后升波动性变化,似为糖毒性消除后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的一个自然变化过程。

  • 标签: 初诊2型糖尿病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 胰岛&beta 细胞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