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第一条为了规范人体器官移植,保证医疗质量,保障人体健康,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人体器官移植,适用本条例;从事人体细胞和角膜、骨髓等人体组织移植,不适用本条例。

  • 标签: 人体器官移植 国务院令 医疗质量 人体健康 合法权益 人体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也是当代心脏病学的两大流行病学之一。随着动态心电图等心电监护技术的普及,长R-R间期房颤情况愈加多见。发病时常导致患者心慌、心悸、晕厥、黑朦、心力衰竭,脏器供血不足,血栓形成及栓塞等,轻者影响生活质量,重者致死、致残。本文从长R-R间期房颤的病因、临床治疗以及护理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在以后的工作防止此类患者发生意外伤害,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长R-R间期 房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0例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测房颤伴长RR间期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动态心电图仪24小时记录60例患者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长RR间期发生总次数及昼夜发生频率的相关性。结果60例患者发生1.5秒以上的长R-R间期共1286次,其中夜间966次,占75%。白天320次,占25%。发生频率夜间明显高于白天。结论动态心电图诊断心房颤动并长R-R间期是,应检测长R-R间期发生的频率,发生时间,结合临床和病史,除外迷走神经作用及窦房可考虑心房颤动合并病理性房室传导阻滞,临床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必要时行人工起搏器及早给予治疗。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心房颤动 长R-R间期
  • 简介:摘要目的对动态心电图中长R-R间期进行分析,探讨常见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动态心电图中长R-R间期≥2.0ms者,统计导致长间期的病因和相关心电图改变。结果有相关心、脑血管病史者长R-R间期、逸搏、逸搏心率、停搏的发生率高于无心、脑血管病史者。结论长R-R间期的发生率与心、脑血管病有相对应关系,对临床药物使用、人工心脏起搏器安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长R-R间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儿童营养不良的状况,让儿童得到科学,全面有效地营养摄入,为提高儿童的身体健康水平,为他们成年后的体质奠定坚实基础。方法 对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对我市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状况进行分组调查,并开展护理咨询。结果 我市有0.81%的5岁以下儿童出现营养不良的状况,儿童保护、日托等社区工作者有所增加。结论 儿童营养状况与儿童营养的摄取息息相关。生长状态旨在评估孩子的饮食是否合理。医护人员应定期监测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展示科学的育儿营养知识,指导具体的营养实践,帮助家长培养孩子健康的饮食习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 标签: 儿童 营养不良 护理 健康指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T1R和AT2R在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及60例正常妊娠妇女胎盘AT1R和AT2R的表达。结果妊娠高血压疾病组胎盘AT1R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轻、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AT1R表达强度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AT2R的表达在正常妊娠组及子痫前期患者胎盘中表达均无表达。结论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AT1R表达水平的变化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病及病情发展有关。

  • 标签: 妊娠高血压疾病 AT1R AT2R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55例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测房颤伴长R-R间期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动态心电图仪24小时记录55例患者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长R-R间期发生总次数及昼夜发生频率的相关性。结果55例患者发生1.5秒以上的长R-R间期共1200次,其中夜间900次,占75%,白天300次,占25%。发生频率夜间明显高于白天。结论动态心电图诊断心房颤动并长R-R间期时,应检测长R-R间期发生的频率,发生的时间,结合临床和病史,除外迷走神经作用及病窦可考虑心房颤动合并病理性房室传导阻滞,临床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必要时行人工起搏器及早给予治疗。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心房颤动 长R-R间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前急救的作用。方法:选择 2016年 9月 -2017年 1月期间呼救中心接收的 260例脑卒中患者,根据呼救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 130例以及对照组患者 130例。对照组脑卒中患者按照常规护理进行救治,观察组脑卒中患者则根据前急救护理路径进行救治,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局。结果:观察组脑卒中患者的呼救至救护车到达时间为 24.61±10.14min,对照组脑卒中患者呼救至救护车达到时间为 30.62±14.15min, P< 0.05;观察组脑卒中患者入院接受专科治疗时间为 38.68±10.49min,对照组脑卒中患者入院接受专科治疗时间为 46.72±12.49min, P< 0.05;观察组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分别为 9( 6.92%)、 5( 3.85%)较对照组患者 16( 12.31%)、 13( 10%)有明显的优势, P< 0.05。结论:脑卒中患者采用前急救护理路径有效的缩短患者获得急救时间间隔,阻止病情的恶化,改善不良治疗结局。

  • 标签: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 脑卒中 价值
  • 简介:摘要心电图P-R间期由P波和P-R段组成,指的是心电图P波开始到QRS波开始之间的时间段,主要反映的是激动从窦房结传导至心房肌、房室结、希氏束、浦肯野纤维到达心室肌的传导情况。心电图P-R间期能够给临床提供各方面的信息,能够为鉴别生理或者器质性心脏病和电解质紊乱等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在简要介绍心电图P-R间期的基础上,总结了P-R间期在临床上的各个方面的反映。

  • 标签: 心电图 P-R间期 综述
  • 简介:摘要当病人突患疾病或遇到意外伤害时,救护人员携带医疗器械、设备和药品赶赴现场,对病人立刻进行救治,护士将配合医生共同完成救护任务,其中一个重要的急救措施就是建立畅通i的静脉通道,用来保证各种抢救用药的及时、准确的进入机体,迅速纠正病情。本文就前急救的静脉穿刺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 标签: 院前急救 静脉穿刺 技巧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