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8.1起开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以此为节点分为对照阶段(2017.1-2018.1)和观察阶段(2018.1-2019.1),在两个阶段分别择取40例医院工作人员和800例工作事项作为试验调查对象,并保持前后两阶段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固定,观察记录措施实施前后工作差错率,工作质量评分以及工作满意度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阶段工作差错率为0.63%,数据低于对照阶段(P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消毒供应中心清洗器械时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针对性改善措施。通过试验对比干预效果。方法 以我院消毒供应中心2019年1月—2020年10月任职的护理人员(5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分别负责清洗1000件器械,对照组根据常规操作方法进行清洗,研究组严格按照相关干预对策进行器械清洗。比较两组护理存在的质量缺陷。结果 研究组质量缺陷概率比对照组明显低(P<0.05)。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在消毒清洗管理医疗器械的过程中,根据存在的质量缺陷采取针对性的干预对策,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明显提升,可使器械清洗出现质量缺陷的概率大大降低,为医疗器械使用提供安全保障。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器械清洗 质量缺陷 改善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优质护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实施和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工作方案,其中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未实施优质护理方案,2019年1月-2019年12月实施了优质护理方案。同期随机抽取供应室工作人员与其他科室医务人员共100例,调查优质护理实施前后的工作情况。结果优质护理实施前,100例医护人员中满意51例,较满意25例,不满意24例,总满意率为76.0%(76/100),优质护理实施后,满意70例,较满意23例,不满意7例,总满意率为93.0%(93/100),优质护理实施后,医护人员总满意率明显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优质护理 消毒供应中心 工作质量 满意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职业危害的探究。方法 选2020年5月-2021年5月于我院的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未采取防护措施,研究组应用防护措施,探究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结果 研究组生物性危害、物理性危害、化学性危害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职业危害自我防范、职业危害环境、职业危害知识、职业危害态度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职业危害形成的原因主要包含生物性、物理性和化学性因素,针对上述因素给予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职业危害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的认知。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人员 职业危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新理念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科室的20名消毒供应室工作者作为对照组,采取护理传统理念管理消毒供应室,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科室的20名消毒供应室工作者作为观察组,采取护理新理念管理消毒供应室。结果:护理新理念管理规范执行率均高于传统护理管理(P<0.05)。结论:与传统护理管理模式相比,护理新理念应用于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显著,可明显提高规范执行率,提高工作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新理念 消毒供应中心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器械管理中实施护理质控的改进效果。方法:2019年末供应室针对清洁消毒的改进措施。结果:2020年器械召回率低于2019年,2020年手卫生、环境表面采样合格率高于2020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名工作人员普遍认为人员工作能力、清洁消毒器械以及供应室环境、规章制度建设、清洁消毒流程质控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其中人员工作能力进一步最为显著。结论:供应室器械消毒护理方式从简单流水线工作、事后召回以及末端流程质控向全面质量管理、全员质控转变,可以极大地提升供应室器械消毒护理质量。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器械管理 护理管理 措施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在2019年9年开始实施持续质量改进,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对照组)、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观察组)消毒器械各300份,观察应用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清洗、灭菌、发放合格率高,管理质量评分高,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应用持续质量改进,能提高器械清洗、灭菌、发放合格率,且管理质量好,值得借鉴。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消毒供应中心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60例研究对象,均为2018-04月至2020-04月期间在我院消毒供应中心进行实习的护生,其中有30例护生在本研究中接受传统带教模式(对照组),另外30例护生在本研究中接受临床路径带教模式(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生的考试成绩、教学质量以及护生带教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生比较理论考试成绩与实践考试成绩,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创新能力、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操作能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前者均明显高于后者,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两组护生带教满意度分别为73.33%、93.33%,观察组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生带教中应用临床路径,能获得较好的带教效果,不仅能增强护生自身的理论与实践能力,还有助于提升带教质量,提高护生的带教满意度,值得应用。

  • 标签: 临床路径 消毒供应中心 护生 带教 效果
  • 简介:摘 要:消毒供应中心是负责院内复用器械回收清洗灭菌发放等工作的重要科室,其工作质量关系着医院感染的防控质量。因此,要重视对消毒供应中心消毒工作质量的管理,降低医院感染的风险。本文对消毒供应中心加强护理质量进行相关综述,提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措施。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质量管理 医院感染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管理模式影响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防护意识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30名消毒供应中心护士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管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17例)和实验组(n=13例)。对照组予以分散式管理模式,实验组则采用集中式管理模式。对两组应用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理论知识、临床考核情况;两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防护意识评价情况。结果:两组模式应用后,实验组理论知识、临床考核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模式应用后,实验组疾病救治能力、实际操作护理技能、观摩经验积累、掌握重点能力评分、规划时间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防护意识进行相关分析,采用积极管理模式具有积极意义,增加临床知识,提升防护意识,从而全面增加实际操作能力,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集中式管理模式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 防护意识 实际操作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消毒供应中心当中的外来植入器械采用细节护理的管理价值。方法:在外来植入器械管理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细节护理。结果:外来植入器械不合格率观察组为0.00%,对照组为7.50%,P<0.05;手术室医师对于器械准备充分度、器械性能、护士的业务能力以及配合能力等满意度评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消毒供应中心的外来植入器械通过运用细节护理可获得满意的管理效果,有利于提升该类器械的合格率并改善手术室医师的服务满意度。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细节护理 外来植入器械 管理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感染控制管理问题进行改善,进一步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策略,分析临床应用成效。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消毒供应室的医疗手术器械进行管理质量的研究分析,共计调研医疗器械和相关记录共计294份,其中19年上半年为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对照组),19年下班年则为持续质量改进策略(观察组),通过对护理应用结果的分析更好地提升科室人员工作。为结果:从护理管理质量上看,观察组管理模式下护理人员对器械清洗的合格率为96.6%(142/147),对照组为89.8%(132/147),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毒供应中心与手术室沟通进行全面的分析,促进消毒供应中心新运行模式的尽快转变,加强服务质量,提高供应室临床满意度,提高工作质量。方法:通过各种方法加强消毒供应中心与手术室的联系,双方建立简便畅通的沟通渠道。结果:消毒供应室能及时得到手术时的各种反馈信息,存在问题能及时得到有效解决,逐步完善了消毒供应中心规章制度。结论:通过与手术室有效的沟通,双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能得到高效解决,满足手术室合理需求,提升供应中心整体服务水平。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手术室 沟通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对院内感染影响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1年5月在我院医共体消毒供应中心任职的工作者选出70人展开系统调查,按照随机双盲法划分成两组,观察组(2020年5月~2021年5月)采取护理质量控制管理,对照组(2019年4月~2020年4月)未采取护理措施,分析对比两组院内感染情况以及管理质量。结果:观察组中发生的院内感染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意义,P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质量控制 院内感染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了以循证理论为依据的安全管理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日常运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以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间在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22名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我院消毒供应中心自2019年1月开始实施循证理论指导下的安全管理模式,因此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为“实施后”。2018年1月至12月为“实施前”,采用的是常规安全管理模式。研究中,对实施前后的实际管理效果进行了量化对比。结果:“实施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总合格率要明显高于“实施前”。在此基础上,“实施后”工作人员的清洗质量抽样合格率、包装质量抽样合格率和灭菌质量抽样合格率也都要高于“实施前”。因为P均<0.05,所以说结论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循证理论指导下的安全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实际质量,因此应当做好这类管理模式的推广应用。

  • 标签: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循证理论 安全管理 应用实践 管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管理应用全程优质护理模式的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消毒供应中心2019年6月~12月进行消毒灭菌的手术器械108件作为对照组(常规消毒),选取2020年1月~6月于我院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消毒灭菌的手术器械108件作为观察组(常规消毒+优质护理)。结果:两组手术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合格率比较:观察组手术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合格108件(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7(89.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手术器械管理 全程优质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 剖析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开展腔镜器械流程化管理的成效。方法 挑选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没有进行流程化管理的800件腔镜器械实施常规管理,挑选本院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的800件腔镜器械开展流程化管理,对比流程化管理实施前后对器械处理效果的实际影响。结果 开展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流程化管理后,器械清洗不合格率、器械错配率、器械遗失率、器械损坏率都出现显著下降,数据不同,存在统计学影响(P

  • 标签: 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 腔镜器械 流程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