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剖宫产术后 瘢痕子宫患者再次妊娠分娩的方式。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2 月 -2019 年 10 月收治的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选择阴道分娩的产妇 45 例 作为观察组,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非瘢痕子宫选择阴道分娩的产妇 45 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经阴道分娩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产后并发症以及新生儿 Apgar 评分 。结果 与对照组产妇比较,观察组患者经阴道分娩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两组产妇在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 Apgar 评分以及产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对符合阴道分娩试产条件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可以采用阴道试产,阴道分娩成功率较高,且对母婴结局无明显的影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应用。

  • 标签: 瘢痕子宫 再次妊娠 阴道分娩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 PDCA管理模式在手术器械优化配置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 2018年—— 2019年为研究时间段,本院自 2019年开展 PDCA手术器械优化配置管理模式,比较开展 PDCA管理前后管理后维修次数、器械完好率、医护人员对于器械知识考核评分以及手术医生满意率。结果:①管理后手术器械维修次数明显低于管理前,器械完好率、手术医生满意率均明显高于管理前,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②管理后医生对于器械知识考核评分明显高于管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PDCA管理模式应用于手术器械优化配置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减少器械维修次数,提升器械完好率、医生满意度以及医护人员对于器械知识考核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PDCA管理模式 手术器械 优化配置 效果
  • 简介:摘要: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是各药品生产企业常用的一项管理手段,其管理效果不仅关系到药品生产质量,还影响着企业发展,与临床应用效果、用药安全性息息相关,但事实上,当前许多药品生产企业存在质量管理问题,进而导致药品生产期间经常出现交叉污染、差错、混淆等情况,最终致使药品生产质量大打折扣,因此需要制定科学的优化措施,不断完善、改进文件、生产、人员等管理流程,尽量减少生产管理缺陷。

  • 标签: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 问题 优化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患者初次发生骨折后骨折的临床特点和风险。方法:选取本院 2018 年 10月 -2019 年 10月骨质疏松骨折的 82例患者 ,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中骨质疏松骨折 68例 ,对照组中骨质疏松骨折 14例 ,并根据骨质疏松患者的骨折病史 ,患者基线资料、股骨颈 DXA骨密度、骨折时间、骨折类型等 ,应用运动协调的技能评价患者骨折风险。 结果:骨质疏松患者骨折后仍具有再次骨折的风险

  • 标签: 骨质疏松 骨折 再骨折 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患者初次发生骨折后骨折的临床特点和风险。方法:选取本院 2018 年 10月 -2019 年 10月骨质疏松骨折的 82例患者 ,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中骨质疏松骨折 68例 ,对照组中骨质疏松骨折 14例 ,并根据骨质疏松患者的骨折病史 ,患者基线资料、股骨颈 DXA骨密度、骨折时间、骨折类型等 ,应用运动协调的技能评价患者骨折风险。 结果:骨质疏松患者骨折后仍具有再次骨折的风险

  • 标签: 骨质疏松 再骨折 临床特点 预防
  • 简介:【摘 要】目的:观察助产士管理模式品管圈将疤痕子宫孕妇妊娠阴道分娩率提高的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7月-2020年5月我院接诊的84例疤痕子宫妊娠产妇作为实验样本,依照红蓝球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均为42例。对照组实施的为常规助产士管理,研究组实施的为助产士管理模式的品管圈活动,两组进行阴道分娩率、认知情况、住院时间的比较。结果:研究组产妇高于对照组的疤痕子宫阴道分娩认知率、阴道分娩率,短于其住院时间,组间行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助产士管理模式品管圈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疤痕子宫孕妇妊娠阴道分娩率,改善认知情况,促进病情康复,具有全面性推广于临床的价值。

  • 标签: 再妊娠 疤痕子宫 阴道分娩 助产士管理模式 品管圈
  • 简介:摘要:门诊是医院的重要部门之一, 接触患者最为频繁, 因此, 对医院门诊的护理管理进行分析研究, 并提出合理改善措施非常必要。本文分析了门诊护理的设置情况, 阐述了门诊的护理特点, 最后给出了新形势下医院门诊护理管理优化策略, 旨在给门诊护理管理质量的提升提供些许建议。

  • 标签: 新形势 医院门诊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社区医院感染管理的常见问题与优化对策。方法:观察本院 2018年 5 月至 2019年 8月期间接收的社区医院感染管理情况,分析问题原因类型与防控对策。结果:在缺乏领导重视 20.00%,医用垃圾不规范 15.38%,一次性医用品运用不规范 26.15%,医护人员行为不规范 18.46%,消毒剂配制与消毒设备运用不规范 10.77%,其他为 9.23%。结论:需要针对医院个体情况做好优化提升,防微杜渐,减少隐患危害。

  • 标签: [ ]社区医院感染管理 常见问题 优化对策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评价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 意义,同时研究双盲对照的建议。 方法: 对照组采用 临床常规治疗, 实验组加用降纤酶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 血浆纤维蛋白原、 神经功能缺损状况、 及 用药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血浆纤维蛋白原低于对照组,且 NFDS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组间不良反应率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 降纤酶对于急性脑梗死治疗兼具、 效果佳、 且安全可靠的优势,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降纤酶 急性脑梗死 治疗 评价 双盲对照 研究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程护理实施对瘢痕子宫妊娠产妇经阴道分娩的影响效果进行探讨 。 方法:选取 我院收治的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 40 例作为本次实验组,同时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 40 例作为本次对照组,对两组阴道分娩成功率、分娩时间、住院时间 进行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在阴道分娩成功率方面、分娩时间方面没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但是在住院时间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对于瘢痕子宫的产妇,通过给予严密监测,做好产前沟通,并进行产程的监测和护理,产妇进行阴道分娩的方法可行,同时也是较为方便和安全的方法。

  • 标签: 产程护理 瘢痕子宫 再妊娠 经阴道分娩 影响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社会经济科技快速发展,各行业依托现有的技术逐渐向现代化转变,在现代化变革过程中化工行业迅猛发展,随着人们意识的转变对药品质量有更高的要求,化工制药企业面对当前的发展形势从各方面进行探讨不断提升化工制药工艺,面对当前的发展实际情况,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长远发展。本篇文章首先对化工制药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当前实际发展情况,提出几点有效化工制药工艺优化措施,希望可以为化工制药行业发展提供借鉴。

  • 标签: 化工制药 工艺优化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观察 急诊严重创伤绿色通道的护理管理模式优化与实用性分析 。 方法 将优化前诊治的 严重创伤 患者 40 例纳入对照组,优化后的 严重创伤 患者 40 例纳入实验组 , 对比两组患者失血量、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抢救满意度。 结果 实验组抢救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 P<0.05) ;实验组失血量与对照组对比 (P>0.05); 实验组的抢救成功率以及抢救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 P<0.05) 。 结论 急诊严重创伤患者的绿色通道护理进行优化能有效改善抢救指标,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 严重创伤 绿色通道 护理管理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塞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灌注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在 2019年 4月 -2020年 3月收治的 9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加以治疗,分析患者灌注心律失常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以患者灌注心律失常为因变量来分析患者的单因素情况,得出结果为病变血管血流分级、梗死部位是引起灌注心律失常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急性心肌梗塞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灌注心律失常的产生率较高,而出现此现象与多种影响因素有关,需针对具体情况实施有效的缓解措施。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再灌注心律失常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化工制药是指通过一定的加工程序将原料制作成化学药品的操作,它作为当代药物的主要生产模式,一般分为药物制剂生产和原料药物生产两部分。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来优化化工制药工艺,可以推动治病、保健、防病等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进程。

  • 标签: 制药工程 制药工艺 技术创新
  • 简介:摘要 目的:了解各省政府在面对突发疫情时信息公开渠道的概况,结合公众需求提出优化建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居民对于疫情的关注程度及其信息获取的渠道,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选取 31个省的各类疫情信息发布平台作为调查对象,建立基本数据库进行分析。结果: 86.41%的居民对本次疫情呈关注状态;大部分居民对于疫情信息的关注时间较早;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有政府官方网站、电视、媒体平台、微博和微信等。结论:可以通过提前各省市新闻发布首次召开时间,加强对微信公众号渠道建设的重视,加大非官方网站疫情信息发布的监管力度等方式来优化各省疫情信息发布的渠道建设。

  • 标签: 疫情 信息发布 渠道 优化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减少药房退药中的风险隐患,保证药品质量,进一步促进医疗安全。方法 结合所引起医疗纠纷事件,对临床工作中存在的药品安全和隐患进行阐述和分析。结果 退回的药品质量难以保证,存在药品安全隐患的问题比较突出。结论 优化退药流程,健全退药相关制度,严格执行追责制度,减少退药率,减少药房退药风险隐患,保证药品质量,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关键词】 退药  质量  风险  安全  管理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等级医院评审的门诊流程再造和优化方法与效果评价。方法:在Z医院等级医院评审过程中,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剖析门诊流程中问题及原因,形成新的门诊流程再造方案优化门诊就医流程,比较再造前后患者门诊就诊用时、满意度等指标。结果:优化门诊服务再造后患者移动、等候、门诊就诊人均用时均比再造前用时少,患者等候动作人均频次较再造前等候动作人均频次少,患者对门诊就诊的整体满意度较再造前均有明显提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门诊 流程再造 流程优化 医院评审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患者不同的流行病学史和临床症状建立有针对性的 CT 检查体系。方法:对前来检查的患者先进行新冠肺炎感染潜在风险评估,使用 16 排、 64 排螺旋 CT 对患者进行分流检查,选取 2019 年 12 月 30 日至 2020 年 3 月 CT 检查过的患者。后回顾性分析是否因院内检查而交叉感染。结果:前来医院检查的 672 名患者中确诊 6 名新冠肺炎,其都与武汉接触史有关,无因 CT 检查而产生交叉感染。结论:根据患者感染风险评估进行检查分流极大降低了新冠肺炎交叉感染风险。

  • 标签: 新冠肺炎 CT 检查流程 交叉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抢救效率的影响。方法以 2018年 5月— 2019年 5月本院急诊科接诊的 120例患者为对象,按随机非盲原则分为两组各 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流程,观察组实施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比抢救成功情况、抢救效率。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的收诊时间、分诊评估时间、心电监护时间、静脉采血时间、静脉用药时间以及治疗时间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应用于急诊患者中,效果显著,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抢救效率,对后期病情治疗有积极影响。

  • 标签: 急诊护理 流程优化 急诊患者 抢救效率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