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不稳定性骨盆骨折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2015年1月—2016年1月因不稳定性骨盆骨折选择我院就诊的44例患者,经数字法随机分两组。研究组为整体护理,有22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有22例。对比两组。结果两组中研究组的住院日更短,满意度更高,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不稳定性骨盆骨折采用整体护理方法,效果较好,建议推广。

  • 标签: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 整体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强化护理干预在儿童不稳定性锁骨骨折术后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到2014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儿童不稳定性锁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强化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肩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显著(P<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能够促进儿童不稳定性锁骨骨折术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强化护理干预 儿童 锁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分娩镇痛降低剖宫产率的作用。方法基于本院自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40例住院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按照分娩镇痛方式的不同,将这40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0例。观察组产妇采用分娩(给予镇痛)的方式,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分娩的方式,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结果两组产妇相比,观察组产妇的产程以及剖宫产率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的临床分娩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产妇实施分娩镇痛,能够有效的降低产程以及剖宫产率,而且临床分娩效果比较良好,很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无痛分娩 剖宫产率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光照、放置时间下头孢呋辛钠与氟康唑氯化钠的配伍稳定性。方法使用HPLC法进行检测,分析头孢呋辛钠与氟康唑氯化钠配伍溶液在不同温度、光照、放置时间下稳定性,温度设置为4℃、25℃,光照强度设为无光、2500Lx,放置时间为溶液配伍后0h、0.5h、1h、2h、4h、6h及8h;对配伍溶液的PH值、外观、不溶性微粒及含量进行观察。结果不同时间点光照对配伍溶液的PH值、外观与不溶性微粒影响较小;温度对配伍溶液的PH值、外观与不溶性微粒的影响表现为促进作用,温度越高则变化发生时间越短、PH值增高、外观呈黄色,出现沉淀;控制变量温度为25℃时、无光照时药物含量维持>98.8%,出现光照后含量下降至97.3%左右;对光照条件进行控制且温度保持4℃,药物含量随时间延长逐渐减少。结论头孢呋辛钠与氟康唑氯化钠配伍易受到温度、光照、放置时间影响,故配制后需在无光照、低温条件下保存。

  • 标签: 不同温度 光照 放置时间 头孢呋辛钠 氟康唑氯化钠 配伍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