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院急救时给予脑卒中患者急救护理路径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以2014年1月-2015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收治的68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病例均为电话出诊,120收治。随机将入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患者入院前行常规急救护理措施;试验组34例,患者入院以急救护理路径进行院急救。结果试验组抢救成功率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存活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6.74±3.11)分、Barthel指数评分(86.42±7.25)分,两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院急救中应用院急救护理路径,对降低患者死亡率、减轻患者致残程度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脑卒中 院前急救 护理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难治性耳瘘管患者应用耳组织整块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200例难治性耳瘘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患者均行耳组织整块切除术进行干预治疗,对患者随访3年,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入选的200例患者,经治疗后,甲级愈合195例,其余5例为乙级愈合,其中5例患者出现出现复发情况,复发率为2.5%。结论应用耳组织整块切除术对难治性耳瘘管患者进行干预治疗,临床效果理想,手术操作简便且术后复发率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耳前组织整块切除术 难治性耳前瘘管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胸痛病人院急救与护理体会。方法采取回顾类比的分析对比研究方法,对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期间入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患者进行分析研究,以上患者根据患者家属意愿在患者入院接受治疗前进行了院急救与护理的体会试验对其,其中对照组60例,采取正常抢救护理,并与急诊室内进行急诊抢救。实验组60例,在接到电话通知后,带足医疗设备进行院紧急强求护理,入院后持续急救。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并进行护理体会分析。结果经临床试验对比后,实验组患者无一例出现抢救不及时而死亡病例,对照组则出现一例因运输过程中,生命支持不足而导致的心肌梗死休克死亡。经比较,虽无显著差异,但相比较其患者在其他治疗体验上的预后处理问题,经比较,治疗结果评分,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且P<0.05,表明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紧急胸痛病人的急救过程中,更好的应用紧急治疗以及综合护理,能够有效的确保患者的生命健康,而对于降低死亡率问题,仍需要进一步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相比较传统抢救模式,院急救,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治疗需求,在临床中,仍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 简介:结合《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5年第14号通告)理解和探讨医疗器械临床评价的实施方式,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在产品注册时开展临床评价和完成临床评价资料提出建议。

  • 标签: 医疗器械 临床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凝血标本放置时间、离心时间及溶血对凝血检测项目的影响,以提高临床检验的准确性。方法选取我院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放置时间、离心时间及溶血的情况下进行PT、APTT、TT、Fib的检测。结果APTT和TT放置4h后测定结果与放置2h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本离心5min与离心10、15min相比,PT与APTT测定结果显著降低(P<0.05),严重溶血会使TT测定值明显延长(P<0.05)结论凝血检测项目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试验应规范操作,才能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 标签: 凝血 离心时间 溶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化学检验分析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6月间,我院检验科接收的临床化学检验标本8972份作为研究对象,对常见检验问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统计发现,8972份标本中,临床检验不规范采集样本差错率为2.00%,在分析缓解差错比例为63.40%,分析过程中缓解差错比例为24.69%,分析后环节差错比例为12.41%,分析缓解差错比例高于分析中、分析后(P<0.05)。重新按规采样标本K+、Na+、Cl-检验结果异常率显著低于不规范样本(P<0.05)。分析影响化学检验的因素主要为样本采集不规范、样本送检时间过长、患者未按照规定做好样本采集准备、样本不合格等。结论临床化学检验分析质量控制可以保证临床检验结果准确性,提高检验工作质量,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 标签: 临床化学检验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患者磁共振检查护理干预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4月-2016年9月在我院行磁共振检查的老年患者共129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此次研究所选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4例),在磁共振检查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直接进行检查,对两组患者焦虑评分、焦虑例数以及检查配合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为25.94±2.82,对照组患者焦虑评分为42.67±3.41,观察组患者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焦虑发生率23.44%明显高于观察组焦虑发生率1.54%,并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配合较好、一般及较差的比例分别为89.23%、7.69%及3.08%,对照组患者配合较好,一般及较差的比例分别为53.13%、25.00%及21.88,观察组配合较好及一般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配合较差的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患者磁共振检查给予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患者焦虑情况得到明显缓解,并且检查配合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及使用。

  • 标签: 老年患者 磁共振检查 护理干预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65例正畸矫治儿童上颌牙齿突效果以及矫正前后侧貌变化和颌关系。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65例儿童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儿童进行头颅X线侧位片和记存模型,分析硬组织指标及软组织面型特征,研究错颌机制的产生,制定矫正法案双侧的上颌处的第一双尖牙进行减数拔出,选用方丝弓矫治器矫正牙齿;而对照组采用自攻型微钛钉支抗种植体。结果正畸矫正儿童上颌牙齿突有明显变化,突的上牙突度减小,颌关系恢复正常,软组织的凸面得到改善。结论儿童上颌牙齿突矫治有利于上颌与上牙弓突度降低,软硬组织之间结构一致,特别是上牙弓改善较明显。

  • 标签: 正畸矫治 儿童 上颌牙齿前突 方丝弓矫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