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优化维生素C合成工艺。方法以维生素C钠为原料,经过酸化、分离、除盐、回收、精制提纯处理制取维生素C,试验系统考察了酸化过程中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物料的物质的量比及用水量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结果维生素C合成最佳工艺条件为在酸化处理过程中,反应时间120min,反应温度20~30℃,盐酸与维生素C钠的物质的量比1∶1,酸化反应体系中水含量41.0%。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维生素C收率为94.74%,其纯度达到99.80%。结论该工艺降低了原料单耗,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收率,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产业化的推广意义。

  • 标签: 维生素C 合成工艺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丹芍活血行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2日至2016年4月22日期间我院慢性盆腔炎100例患者,抽签化分组,即50例每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妇科千金片治疗和丹芍活血行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红细胞压积(38.45±1.25)%、血浆黏度(1.02±0.32)mpa.s、全血低切黏度(11.31±0.51)mpa.s、全血高切黏度(4.02±0.11)mpa.s、不良反应发生率(2.00%)、临床症状积分(5.12±0.28)分、复发率(4.00%)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实施丹芍活血行汤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丹芍活血行气汤 慢性盆腔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麻术中气道压异常增高致道梗阻的原因。方法分析一例全麻患者术中气道压异常增高的原因及处理经过并分析可以导致道压增高的原因以及羟乙基淀粉的过敏反应。结果该例患者于全麻下行开腹次全子宫切除术,于手术开始时输注羟乙基淀粉,短时间内出现道压异常增高致道梗阻,后经对症处理逐渐恢复正常。结论羟乙基淀粉过敏反应可导致道痉挛,严重者出现道梗阻,临床麻醉中应仔细询问患者过敏史并慎重选择补液方式。

  • 标签: 支气管痉挛 气道梗阻 羟乙基淀粉 过敏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行破瘀中药方剂通脉汤运用于深静脉血栓(deepvenousthrombosis,DVT)高危人群的创伤后围术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因外伤股骨闭合粉碎骨折的DVT高危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Ⅰ(三七丸)、Ⅱ(三七丸+通脉汤)、Ⅲ(三七丸+速碧林)、Ⅳ(三七丸+速碧林+通脉汤)4组,每组30例。观察用药后各组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疗效、血液内凝血因素指标(血液D-D、PLC、AT-Ⅲ、Fbg、FⅧ)含量变化。结果Ⅱ、Ⅲ、Ⅳ3组临床疗效均较I组有效果,有明显差异(P<0.05),但Ⅱ、Ⅲ、Ⅳ3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采用通脉汤进行预防DVT,能够有效改善高危人群围手术期D-D、PLC、AT-Ⅲ、Fbg、FⅧ等血液内凝血因素指标水平,继而有效预防围手术期DVT的发生,较经典的低分子肝素仍没有太大差异,即使联合用药也没有较大差异,但由于中医药的安全性明显优于低分子肝素,所以仍值得在临床广泛使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喉癌病人气管切开微量泵持续道湿化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方式。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科收治的喉癌气管切开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这30例患者均接受微量泵持续道湿化护理,观察记录患者病情变化,总结护理方式。结果30例患者接受微量泵持续道湿化护理后吸痰次数明显减少,无呼吸困难及窒息情况发生;30例患者中有24例患者表示非常满意,5例患者表示满意,1例患者表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6.67%。结论喉癌病人气管切开微量泵持续道湿化的护理效果理想,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喉癌 气管切开 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鼻持续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6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先后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8例患儿。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鼻导管吸氧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经鼻持续道正压通气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及并发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持续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小儿,重症肺炎,呼吸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