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甲状腺腺瘤应用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甲状腺腺瘤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多普勒超声技术在四肢疾病和甲状腺癌中的作用。该方法选择该医院2015年2月至2017年8月治疗的110例病理性疾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诊断,将其分为a组(甲状腺患者54例)和b组(甲状腺肢体患者56例),两组进行多色超声检查,比较诊断准确性、影像特征和血流情况。结果:a组和b组多ol超声诊断的准确度比较[90.7%(49/54)与92.9%(52/56)]无统计学意义(p=0.955)。2组甲状腺肿、结节数、光环、是否存在包复面提取比较,差异在统计学上是合理的(均P<0.05)。血流量分类结果表明,a类血流量信号,量表560高于b组[38.9%(21/54),比率为5.4%(3/56),比率为27.8%(15/54),比率为3.6%(2/56),统计学差异(所有p)为0.05。脉冲多普勒血象检测表明a组最大振幅大于b组[(6.6±1.2)cm/s比(6.3±2.5)cm/s),循环结束时最小振幅,电阻指数低于b组[(3.3±0.7)cm/s(3.7±0.9)cm/s,(0.4±0.1)比值(0.6)结论:多紫超声技术在肢体疾病和甲状腺癌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意义。

  • 标签: 超声诊断 甲状腺腺瘤 诊断价值 临床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甲状腺瘤患者应用改良小切口手术同传统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甲状腺瘤患者96例,分为传统切除术组和改良小切口组各48例,对2组行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对比手术状况及效果。结果:改良小切口组手术情况明显优于传统切除术组;改良小切口组总有效率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卵巢囊腺瘤诊断工作中应用CT和MRI所取得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期间南充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卵巢囊腺瘤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两组,分别给予CT与MRI检查,对患者诊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无统计价值(P>0.05)。通过影像学结果可以看出,粘液性囊腺瘤患者囊壁的钙化相对较少,且存在壁结节,患者以多房较为常见;浆液性囊腺瘤囊壁通常存在钙化问题,且壁结节情况的发生率偏低,患者以单房较为常见;相比之下,囊腺癌的体积相对较小,且患者多数为囊实性病变。在临床过程中,通过对相关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与归纳,有利于帮助医疗人员进一步实现对于患者健康的合理认识。结论:在卵巢囊腺瘤诊断工作中,CT与MRI均可以实现对于患者疾病情况的合理展示,因此,医疗人员应依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检查方法的合理选择。

  • 标签: 卵巢囊腺瘤 检查方法 CT MRI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通过对患有甲状腺瘤的患者采取改良小切口手术护理治疗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通过对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我院共接受护理治疗100例患有甲状腺瘤的患者为分析研究对象,并且随机将100例甲状腺瘤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医护人员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取传统的切除护理手术,而对观察组患者采取改良小切口手术护理治疗方法。结果:医护人员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医护人员通过对患有甲状腺瘤患者采取改良小切口手术护理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康复效果,降低患者手术期间出血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使患者可以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上被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改良小切口 手术治疗 甲状腺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在甲状腺瘤围手术期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探讨实际干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8月~2020年8月间收治的84例甲状腺瘤手术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差异分为对照组以及路径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路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路径组满意度(95.45%)较对照组(80.95%)更高,组间差异显著(χ2=4.398,P=0.036);路径组住院时间要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t=6.278,P=0.001)。结论 在甲状腺瘤围手术期通过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恢复,为患者提供更为满意的服务。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甲状腺瘤 围手术期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宋鑫
  • 学科: 医药卫生 > 卫生事业管理
  • 创建时间:2021-10-29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 2021年第23期
  • 机构:患者男,63岁,因右腰部肿胀5天于2021年5月11日入院,无畏寒、发热,无尿频、尿急、尿痛,起初未在意,未行治疗,后患者自感右腰部逐渐加重伴右腰部肿胀,遂到当地治疗,具体不详,右腰部肿胀无明显减轻。遂于2021年5月10到我院急诊科就诊,门诊行中下腹CT示:右肾、输尿管积水扩张;右肾后方、右侧腰肌内见软组织影并积气,考虑感染。门诊血生化示:肌酐144ummol/L。门诊予“1.右肾周脓肿;2.右肾积水”收住,患者自入院来,精神可,饮食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体重近1月来减轻2Kg。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手术技巧与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选本院确诊甲状腺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7月~2021年4月期间开展对比性治疗研究,取分段随机化分组法分组后,对照组(n=42)行传统术式治疗,观察组(n=38)行改良小切口术式治疗。统计患者手术指标、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率差异。结果:(1)手术指标: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率:观察组术后2日、7日时VA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均显著,可在减少患者术中医源性损伤同时,维护甲状腺周边组织结构完整,降低相关并发症风险,提升患者预后康复质量。

  • 标签: 改良小切口手术 甲状腺瘤 手术技巧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甲状腺病症中使用改良小切口手术的疗效以及安全性展开探讨。方法 选择86例于某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瘤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其中,实验组患者使用的是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方法,而对照组患者则用到的是传统的切除手术。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手术指标进行对比,对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疼痛法 (VAS)以及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进行对比。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以及切口长度都比较低,并且术中的出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也相对较少,而瘢痕评分要比对照组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术后VAS评分都比手术之前低;而且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也相对较低。结论 在治疗甲状腺病症的时候,改良小切口手术方法的使用具有手术创伤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安全性高以及并发症小的特点,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状腺瘤 改良小切口 甲状腺切除术
  • 简介:  【摘要】 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42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探讨该病的治疗方法和诊断方法,提高患者的就诊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经我院积极治疗后42例患者中40例患者病情好转,2例患者仍继续观察。采用正确和有效的治疗方案才能提高患者的就诊率和治疗效果。

  • 标签:   恶性  胸腔积液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肺结核患者临床治疗同步应用胸腺五肽和四君子汤的实践疗效进行探究。方法 选本院2019年2月-2021年5月期间接收的肺结核患者56人为研究对象,计算机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实验组在化疗的基础上应用胸腺五肽和四君子汤联合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化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凝血功能、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各项病症功能改善水平以及临床治疗有效率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胸腺五肽与四君子汤联合在肺结核患者中应用,对治疗效果提升有显著助益。

  • 标签: 胸腺五肽 四君子汤 肺结核 应用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中应用胸腺五肽的效果。方法: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取样61例,入院时间2019年12月至2022年07月,随机分组后,常规组应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胸腺五肽进行辅助治疗,对比免疫功能指标和症状改善时间。结果:治疗后,实验组CD8 +(26.19±3.14)%,比常规组低,CD4 +、CD3 + 、CD4 + /CD8 +指标水平比常规组高,发热(11.32±2.34)d消失,乏力体倦(12.46±3.37)d缓解,咳嗽咳痰(18.12±4.59)d改善,比常规组早,P<0.05。结论:耐多药肺结核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胸腺五肽实施辅助治疗可优化用药效果,促进症状缓解,增强患者免疫功能。

  • 标签: 耐多药肺结核 胸腺五肽 用药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瘤和甲状腺腺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将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11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瘤及甲状腺腺瘤患者择为研究对象;其中,疾病类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瘤的患者共有36例,为甲状腺腺瘤的患者共有79例。全部患者均统一接受甲状腺手术病理诊断。比较全部患者复检前后的疾病诊断结果。 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瘤患者的复诊确诊率为25.0%(9/36),误诊率为75.0%(27/36);甲状腺腺瘤患者的复诊确诊率为94.9%(75/79),误诊率为5.1%(4/79);两种疾病患者的复诊确诊率及误诊率比例差异较为显著(P<0.05)。依据患者的病理复检结果可得知,在115例研究对象中,复诊前结节性甲状腺肿瘤与甲状腺腺瘤的诊断结果占比为1:2.2,复诊后结节性甲状腺肿瘤与甲状腺腺瘤的诊断结果占比为1:7.8;复诊前后的上述两种疾病占比存在较大差异。 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瘤和甲状腺腺瘤的术前诊断均存在一定局限性,通过为上述疾病患者开展病理切片诊断,并对切片结果进行细致化分析,可有助于提升鉴别诊断准确率,而在后续的甲状腺疾病诊断中,则应依据患者的多方检查结果对患者病情进行综合诊断,进而为患者的后期临床诊断提供更为有效的参考依据。

  • 标签: 结节性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腺瘤 临床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恶性肿瘤晚期的患者由于身体长时间的慢性消耗及恶病质的影响,会出现多脏器的功能紊乱,最终导致生理机能的严重失调,患者的身体与心理势必要承受极大的痛苦,其家庭成员往往也要历经来自于患者的重大创伤。西医学针对肿瘤晚期的患者尚无特效的治疗手段,采用传统的中医等综合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身体机能,甚至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随着病人生命临终阶段的到来,不论是对患者及其家属而言,还是对医护人员而言,都将会面临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考验。那么如何应对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的治疗与预后也逐渐成为医学界的热点问题,引发人们广泛的思考与探讨。

  • 标签: 恶性肿瘤 晚期 患者 临终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以及CT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的分析了53例71个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分析了这些患者的CT诊断结果和特点。结果:53例71个原发肿瘤患者中有64例瘤体边缘存在不规则或者呈分叶状,7个轮廓完整光滑;71个原发性肿瘤中肿瘤囊性有33个,混合型有31个,瘤体内有斑片状及点状或者钙化的有6例。结论:利用CT能够准确的现实卵巢肿瘤,并且清楚的显示肿瘤周围的外侵、转移情况,能够为临床诊疗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但是其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在工作中高度重视。

  • 标签: 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 CT诊断 妇科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对甲状腺腺瘤患者使用不同入路单侧甲状腺切除术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78例甲状腺腺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甲组39例经腋窝入路;乙组39例经胸乳入路,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指标。结果:甲组手术时间短与乙组,乙组出血量多于甲组,乙组住院时间长于甲组,(P<0.05);治疗前两组甲状腺功能指标无明显差距(P>0.05),治疗后两组T4、T3降低、TSH上升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分析对恶性肿瘤合并肺栓塞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所能产生的实际效果。采用的方法:在我院2019年9月-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所有肿瘤患者中,选择80例作为本次实验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实验对象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接受整体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肺栓塞治愈率、死亡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整体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于恶性肿瘤合并肺栓塞患者,在开展合理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科学化的护理措施,能够让患者的身体状况得到明显的改善,对于患者的身体康复具有显著的作用,也能提升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患者的满意度,因而,这种科学的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更加广泛地应用。

  • 标签: 恶性肿瘤 肺栓塞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超声造影联合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对甲状腺结节术前良恶性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甲状腺结节是一种由于甲状腺细胞局部增长所引发的病变,一般有经验的大夫用手进行触诊就可以判定,超声检查是甲状腺最适宜的辅助检查,为临床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且方便、准确。一般情况下,甲状腺结节都是良性的居多,但是也有出现的恶性患者,所以,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诊断是非常重要的,对常规超声不能确定的情况,超声造影检查起到了很好的弥补作用,超声造影联合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对甲状腺结节术前良恶性诊断是很有临床价值的。本文结合本人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21.03-2021.09进修期间收治的16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对超声造影联合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对于甲状腺术前良恶性进行研究。

  • 标签: 超声造影 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 甲状腺结节 良恶性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