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精神发育迟滞是一组以智力发育障碍为突出表现的疾病。国外曾经有过许多与精神发育迟滞的同义词,诸如精神薄弱、精神残障、精神低能、智力薄弱、精神幼稚病等。本文旨在探讨精神发育迟滞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 标签: 精神发育迟滞 诊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精神分裂症治疗指南对于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的相关情况和影响。方法分析2013年版的精神分裂症指南出台之前和2015版的精神分裂症指南出台以后,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2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所使用的抗精神类药物的相关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调查。我院在2013版的精神分裂症治疗指南出台以前收治了3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设置为对照组,2015版精神分裂症治疗指南出台以后收治了4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设置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两版指南过程当中抗精神药物的使用频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新型的抗精神药物使用的种类开始增多,而临床药物治疗以单一的用药治疗为主。结论分裂症的治疗指南在出台以后,它能够对临床用药起到一定的规范化的作用,使患者在进行抗精神药物的选择上受到了更多的因素的影响。

  • 标签: 精神分裂症治疗指南 抗精神类药物 药物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有效沟通在精神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90例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45)和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沟通的实验组(n=45),对比护理后的效果。结果护理后,实验组精神病症状评定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依从性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精神病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沟通措施,能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依从性。

  • 标签: 有效沟通 精神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50例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00%,对患者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增强患者的生活信心,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治疗效果,并有助于控制和预防复饮。结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护理措施要因人而异。

  • 标签: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病人 临床表现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生物反馈治疗在精神科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5月到2018年5月所接诊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研究观察分析对象,根据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将这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各有30例患者;对照组的30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的30例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物反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没有差异,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的认知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生物反馈进行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能够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生物反馈 精神科 精神分裂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甲基苯丙胺所致的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措施以及临床特点。方法以我院收治的由于甲基苯丙胺而诱发精神障碍的病人50例作为本次研究主体,病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1月-2017年12月。另外在同一时间段选取正常人群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照组,通过使用症状自评表实施评价分析。结果治疗组病人在精神病、抑郁以及人际关系等评分方面均要比对照组病人更优,P<0.05。另外治疗组与对照组病人在敌对以及偏执等方面尽管有一定的差异,不过P>0.0。结论由于甲基苯丙胺而诱发的精神障碍病人其对躯体依附性相对较小,一般以情感和精神等状态为主,需要通过使用药物等方式进行治疗。

  • 标签: 甲基苯丙胺 精神障碍 临床特点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RICU患者出现精神障碍的原因与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收集RICU病房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入住RICU的患者共312例,其中发生精神障碍的患者26例,并相关病例进行回顾,总结护理经验。结果26例患者通过护理干预,24例在2-5天症状得到缓解,2例病情允许后转入精神科继续治疗,跟踪回访在一周后病情缓解,目前无复发迹象。结论RICU患者需要更加密切的关注精神健康,早期及时采取相应护理干预,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精神症状,并有效减少患者精神症状的发生。

  • 标签: RICU精神障碍 原因分析 护理
  • 简介:摘要精神发育迟滞(mentalretardation,MR)是指个体在发育阶段(通常指18岁以前)无论由先天的或后天的,生物学方面的或社会的、心理方面的不利因素,使精神发育受阻或停滞,造成智力显著不足和社会适应困难。这一概念包含临床和社会性两方面的含义,它所包含的社会性含义比其特定的功能残疾给个体带来的影响更大。本文旨在探讨精神发育迟滞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以利于该病的及早防治。

  • 标签: 精神发育迟滞 病因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分析2018年1月-2018年6月某院精神科的70位患者的具体资料,对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展开分析,最终提出部分解决对策。目前,通过分析一致,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涵盖患者摔倒、坠床、伤害他人、自杀等,通过实施具体措施后与实施前相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措施实施后,患者的生命安全得到维护,护理人员与病患的矛盾得以消除,患者逐渐缓解对治疗的排斥性,进而降低突发事件发生率。

  • 标签: 精神科 护理 安全隐患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疾病护理中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0月于笔者所在医院精神科接受治疗的82例精神疾病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循证护理干预,经过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精神疾病康复情况,并调查患者出院时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23例患者提前出院,18例患者按照原治疗计划出院,无延期出院者,对照组14例患者提前出院,17例患者按照原治疗计划出院,10例患者延期出院,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科护理中实施循证护理,能够让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有效地识别和预防病症复发,促使了患者更快的康复,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普及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精神科 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