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叙事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6月~2020年9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叙事护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比较干预后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以及SD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干预后研究组SAS以及SD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叙事护理可以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焦虑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叙事护理 抑郁症 焦虑抑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及生活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 80例抑郁症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抑郁情绪和生活功能。结果:实验组抑郁情绪低于对照组,生活功能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 P< 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抑郁症患者 抑郁情绪 生活功能的影响
  • 简介:[摘要] 抑郁症是每个人都可能得的心理疾病。抑郁症患者表现出来的无力感、绝望感甚至自杀的倾向,都缘于抑郁症患者消极的看待自我、自己的未来、自己的经验,而产生一系列的负性情绪和思维,加上生活中的突发与应激事件又加速与巩固着他们的认知模式,给心理带来了难以遏制的冲突[1]。对以后的生活失去信心。由此活在功能失调性判断中而不能自拔。这样的恶性循环使患者游走于情绪失调引领的迷城中。引导患者进行认知的改变与心灵的重建,化解不良认知产生的悲观与失望情绪,唤起患者自己积极的信念,对患者进行综合心理护理,是我们对抑郁症患者护理工作的重点。

  • 标签: [] 抑郁症 精神上的感冒 心理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导致产后抑郁的社会、心理等因素,并进行综合性研究。 方法 :选择 2018.11-2019.11 期间我院收治的 90 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产妇进行一系列问卷调查,确诊产后抑郁的产妇有 32 例,将未发生产后抑郁的产妇作为对照组( 58 例),将发生产后抑郁的产妇作为观察组( 32 例),对比分析出导致产后抑郁的相关因素。 结果 :观察组产妇在睡眠质量、家庭收入、夫妻关系、社会支持程度、不良孕产史等方面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年龄、孩子性别等方面无显著差异且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产后抑郁与产妇睡眠质量、家庭收入、夫妻关系、社会支持程度、不良孕产史等因素相关。

  • 标签: 产后抑郁 发病因素 综合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在产后抑郁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68例产后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音乐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抑郁评分和睡眠质量。结果:音乐疗法后,观察组患者的抑郁得分明显降低,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音乐疗法 产后抑郁症患者 治疗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 方法: 将惠民县人民医 院于 2016年 11月至 2017年 12月接收的 100例初产妇产后抑郁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中,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 50例,对照组 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产后护理进行干预,给予研究组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心理护理进行干预。观察不同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产后抑郁量表情况以及满意度等结果比较。结果经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护理依从性以及满意度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结果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能明显缓解其产后抑郁情况,显著提升患者在院休养与护理期间的依从性与舒适度,值得在临床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常规护理 初产妇 产后抑郁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在2019年3月-2020年6月内,选择62例我院收治的患有抑郁症的患者,随机抽取各31例设为对照组或试验组,采用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用健康教育程序的为试验组。分析2组的患者护理前后SAS和SDS评分,以及患者治疗依从性,HAMD评分。结果:试验组护理后的SAS(18.42±3.08)分和SDS(13.11±3.84)评分比对照组要低(P<0.05,t=5.5701,6.4942),治疗依从性80.65%比对照组高(P<0.05,t=5.8328),HAMD评分(8.61±2.34)分要优于对照组(P<0.05,t=7.9300)。结论:在对抑郁症患者使用健康教育程序,可以降低SAS和SDS评分,HAMD评分,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并且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了治疗了依从性,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更积极的治疗,使得抑郁症的情况明显好转,因此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抑郁症 健康教育程序 依从性 SDS评分 SAS评分 HAMD评分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 艾司西酞普兰 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医院诊治的 82 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并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研究组和对照组( n=41 ),所有患者均给予米氮平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 艾司西酞普兰 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 艾司西酞普兰 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治疗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改善患者抑郁情绪,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艾司西酞普兰 脑卒中后抑郁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尿道狭窄患者手术前后的抑郁状况及抑郁程度;比较不同年龄、文化程度患者的抑郁状况。 方法 采用 Zung 氏抑郁自评量表 (SDS) ,对 50 例尿道狭窄患者手术前后抑郁状况进行对照测评。 结果 抑郁是尿道狭窄患者的主要心理反应之一,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的患者手术前后抑郁程度不同。 结论 尿道狭窄手术患者心理状况较差,抑郁情绪的发生不利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可见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必不可少。

  • 标签: 尿道狭窄 手术 抑郁状况
  • 简介:摘要:慢性胃炎是蒙医优势病种之一,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之一,并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研究发现,长期慢性胃炎容易发生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综述近年来慢性胃炎伴焦虑抑郁的蒙西医发病机制,慢性胃炎与焦虑、抑郁的关联性。

  • 标签: 慢性胃炎 发病机制 焦虑 抑郁 综述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对失眠症伴焦虑抑郁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针灸方案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 7 年 10 月至 201 9 年 10 月收治失眠伴抑郁焦虑患者计 144 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 n=72 )与联用针灸方案干预实验组( n=72 ),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睡眠指数、焦虑与抑郁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 P>0.05 ,治疗后实验组睡眠指数低于对照组,焦虑与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对失眠并伴有焦虑抑郁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配合使用针灸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失眠症状,有利于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值得推广。

  • 标签: 针灸 失眠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西酞普兰治疗方法使用于酒依赖而且伴有抑郁症状患者中的临床药物治疗意义。方法:对 2018年 05月 --2019年 10月本医院治疗的 72例酒依赖而且伴有抑郁症状患者予以指标项目评估,各项组别分组时选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各个组别入组人数 36例,实验组选用传统戒酒治疗结合西酞普兰治疗方法,参比组选用传统戒酒治疗方法,分析治疗之前、治疗之后抑郁症状调查分数,统计治疗效果满意总体计算值。结果:实验组治疗之后抑郁症状调查分数小于参比组对应研究资料( P<0.05);实验组治疗效果满意总体计算值大于参比组对应研究资料( P<0.05)。结论:为酒依赖而且伴有抑郁症状患者选择传统戒酒治疗结合西酞普兰治疗方法呈现较好临床药物治疗效果。

  • 标签: 西酞普兰 酒依赖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 2018 年 10 月至 2019 年 10 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 120 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 n=60 ,给予常规护理)与观察组( n=60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 )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 )评价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变化情况。 结果 护理后,两组的 HAMD 、 HAMA 评分均较低于护理前,但观察组的降低程度比对照组明显( P <0.05 )。 结论 心理护理应用于抑郁症患者护理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对提高患者康复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抑郁症 焦虑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情绪及自我接纳的作用。方法:将已接诊的8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按照病号顺序将其划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两组中各有40例抑郁症患者,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心理护理,分析两组的护理前后不良情绪评分和护理前后自我接纳评分。结果:相较两组,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而护理后两组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护理后两组评分均提升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抑郁症患者 情绪 自我接纳 心理护理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老年抑郁障碍社区合作性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徐州市铜山区 2个社区 2018年 6月 -2019年 12月的老年人群,分别作为实验的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 PHQ-9表对老年人群的抑郁情况进行筛查。对照组采用慢性病管理的模式,观察组采用老年抑郁障碍社区合作性管理模式。将筛查出的老年抑郁患者采用干预模式前、干预半年后以及干预一年后的抑郁情况进行调查记录,并探究观察组慢性病级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实验过程中干预的不同阶段效果不同,干预后患者的抑郁情况较干预前有所缓解,并且干预后慢性病患者的管理评级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其干预后的效果更好 (P< 0.05)。结论 老年抑郁障碍社区合作性管理模式对老年抑郁患者的抑郁情况有缓解的效果,并且其慢性病评级显著下降。

  • 标签: 老年 抑郁障碍 社区 合作性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