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鼾症是指睡眠中发出的鼻息声,《内经》中称为“鼻有息”。《诸病源候论》首次记载了鼾症,“鼾眠者,眠里咽喉间有声也”。自此之后各代医家均有所论述。王檀认为鼾症发生与“咽喉肿胀”与“宗气衰少”关系密切,从多方面论述鼾症。现将鼾症理论探析总结如下。

  • 标签:
  • 简介:为适应未来信息化战争要求,采用计算机、自动识别、通信、网络、数据库、软件等技术研制“电子伤票系统”,籍此实现战场伤病员伤情与救治信息的快速采集、存储、传输与利用,大力提升战场伤病员救治工作的效率与质量,有效增强我军战场卫勤保障能力。

  • 标签: 电子伤票 射频识别 卫勤保障
  • 简介:摘要: 舞动治疗,又称舞蹈治疗、动作治疗,是以动作的过程作为媒介的心理治疗,即运用舞蹈活动过程或即兴动作的促进个体情绪、情感、身体、心灵、认知和人际等层面的整合,既可以治疗身心方面的障碍,也可以增强个人意识,改善人们的心智。

  • 标签: 心理学 心理治疗 舞动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简化护理文书的管理对策。方法充分利用"军字一号"医院信息系统中网络信息资源开发表格式护理电子文书。结果建立"表格式护理电子文书"系统,并于全院推广应用,减少护士书写时间,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结论表格式护理电子文书的研发和应用规范护理文书书写,提高文书质量和书写效果。

  • 标签: 表格式 护理 电子文书 研发 应用
  • 简介:摘要:按照国家、云南省医保局关于全面推广应用医保电子凭证有关通知的要求,为积极开展“互联网+医保”线上业务,推广医保电子凭证的激活和应用,以电子凭证为切入口,提高医保服务质量,真正实现广大参保人“一码在手,医保无忧”。 在医院采用扫码、刷脸代替刷医保卡,为参保人提供便捷、高效、安全、优质的“互联网+医保”服务,让广大参保人充分享受医保信息化发展成果,切实增强参保人在医疗保障领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医院需进行医院信息系统医保接口升级,信息系统改造,安装扫码识别设备,实现医保电子凭证识别,完成医保身份识别。本文首先概述了医保电子凭证,其次阐述了医保电子凭证在医院的运用,最后进行经验总结。

  • 标签: 医保 电子凭证 医院 运用
  • 简介:摘要:着眼于当前电子票据业务发展情况,分析电子票据业务存在的问题、风险等,提出通过完善系统、加强管理、建立量化管理的风险防范体系、强化三道防线作用等措施防范电子票据业务风险。

  • 标签: 电子票据 业务风险 防范管理
  • 简介:摘要: 通过查阅国内外医患关系的相关文献可看出,基于归因理论的医患关系研究文献比较少。通过梳理和分析国内外医患关系的研究文献,收集和整理归因理论的医患关系研究资料,并撰写综述,为具体的研究医患关系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归因理论 医患关系 综述
  • 简介:关于21世纪医学电子仪器的发展趋势,以下从两方面略作阐述.121世纪的医学电子仪器技术去年,我们为本刊撰写的文章中曾提到:现代的医学电子仪器已不仅仅是单纯的医学电子测量仪器硬件系统,而应该是基于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生理量检测和分析系统,在概念上要把生理的测量和生物信号处理技术融合为一体.因此在计算机技术进一步飞速发展的21世纪中,医学电子仪器技术必然会朝着更加多功能、智能化、小型化和网络化等方向发展,医学电子仪器必将成为数字化现代医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医学电子仪器 医学模式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目的电子软镜在实验室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维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成为影响其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的研究旨在深入分析电子软镜在清洗过程中发生损坏的原因,以明确根本问题。首要目标是通过识别操作流程、人员技能、清洗剂选择等方面的问题,找出导致设备损坏的核心因素。其次,我们致力于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以根治维护过程中的问题,确保今后的清洗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在此基础上,通过培训和指导,提升清洗人员的技能水平,降低因人为原因导致的设备损坏风险。我们追求的不仅仅是解决眼前问题,更是确保电子软镜能够长期稳定运行,为实验室的科研工作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此外,我们将通过研究成果建立科学的维护与安全管理机制,包括定期检查、清洗流程标准化等,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我们深信这项研究不仅能够为电子软镜的维护提供有力的支持,也将为类似设备的维护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参考。通过科学的管理机制,我们期望为实验室设备的维护水平提供新的标杆,确保科研工作在最佳状态下进行。方法 通过选择代表性案例,收集系统配置、用户反馈等数据,进行安全漏洞分析和用户调查,评估维护策略有效性和合规性,最终撰写报告,从而全面了解电子软镜在实际应用中的维护与安全管理情况,为系统优化和管理策略提供有益信息。结果 通过对电子软镜维护与安全管理个案的深入研究,我们发现导致软镜损坏的主要原因是操作人员的操作失误,包括力度不当、清洗剂选择错误等。此外,清洗操作规程存在一定的模糊性,未明确规定清洗步骤中的细节,导致操作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理解偏差。培训频次相对较低,部分操作人员对最新的清洗操作规程不够熟悉。同时,操作人员对电子软镜的特性了解不够深入,未能根据设备特性调整清洗方法。为了改进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建议。首先,我们建议对清洗操作规程进行修订,明确每个步骤的细节和要求,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清晰理解并正确执行。其次,提高培训的频次,确保所有操作人员熟练掌握最新的清洗操作规程,加强其对设备特性的认识。在培训过程中,我们还强调加强对电子软镜特性的介绍,使操作人员充分了解设备的敏感性和使用要求。最后,我们建议考虑引入智能监控技术,通过传感器等设备对清洗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操作并进行提醒。通过上述改进建议的实施,我们期望能够有效降低操作失误带来的损坏风险,提高电子软镜的维护效果和延长使用寿命。这不仅有助于保障实验室设备的正常运行,也为未来类似设备的维护提供了经验和指导。结论 这些综合的研究结果为电子软镜的维护与安全管理提供了全面的参考,为未来的系统优化、管理策略制定以及用户培训提供了实质性的数据支持。                                                                                    

  • 标签: 电子软镜 维护 技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索血站成分献血宣传招募的新思路,拓展成分献血者,满足临床用血需求。方法 采用移动单采车进高校和市区街头进行宣传采集血小板。结果 三家血站采集数据:北京血液中心,首都成分献血移动单采血小板从最初走进北京理工大学进行尝试,到2021年4月已经走进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30余所首都高校,年采集量约30000U。截止至2020年底,移动单采血小板共出车201趟次,采集6005人次6385治疗量。红河州中心血站自2019年12月启用移动单采以来,2020年度单采同比上升16.8%,2021年1-4月单采同比上升50%,年采集量4000U,增加成分献血宣传的直观性,提高成分献血的招募成功率,拓展成分献血队伍,满足临床用血需求。扬州中心血站: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6%。自2020年12月移动单采启用至2021年4月,移动单采共进高校采集14次,进乡镇采集2次。共采集单采血小板96人次,达161个治疗量,年采集量8000U。结论 移动单采具有可行性,有效提高成分献血的宣传采集效率。

  • 标签: 成分献血 移动单采 宣传招募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的目标主要是要分析在《儿科护理学》中中美两国理论课程知识的异同,从而给我国的儿科护理学的教学提供参考。方法:对中美两国的《儿科护理学》中理论课程的内容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比发现,在理论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两个国家的课程都是由15个部分组成,不同之处在于里面涉及的具体内容有所差异。结论:通过对两版教材的对比,可以看出在大体上两版教材的相似之处还是比较多的,区别比较明显的地方在于美国教材将儿童健康促进作为重要的内容,在儿童心理健康和儿童临终护理这块也着墨众多,相较中国在这一块涉及的比较少,对于美国教材中的一些内容,我们可以借鉴。

  • 标签: 儿科护理学 比较研究 理论课程 课程内容
  • 简介:摘要:公众理解科学是一个有丰富内涵的专有名词,作为科学传播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西方社会发起的一场运动,也是一系列相关研究的统称。作为一个学术名词,它有特有的研究视野和研究范式,这与其作为一场运动的社会实践密不可分,而二者最终与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紧密相连。

  • 标签: 公众理解科学 民主政治 缺失模型 内省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