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断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运用显微外科技术,采用顺行法或逆行法对2016年-2018年10例腕部完全和不完全离断伤的病例进行断再植术。结果再植断10例均成活。结论彻底清创,重建丰富的血运,肌腱和神经一期精细正确地修复,早期积极地功能锻炼等是保证断再植成功的主要因素。

  • 标签: 断腕 再植 显微外科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睡眠护理对改善慢性肝病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住入院的60例慢性肝病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3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睡眠护理。通过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分析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睡眠质量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睡眠护理能够改善慢性肝病患者的睡眠质量,有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睡眠护理 慢性肝病 睡眠质量 效果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掌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效果分析。方法纳入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顺序及治疗类型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n=29例),研究组患者开展掌侧入路切开复位进行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开展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骨折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评定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随访期结束时旋前、旋后、掌屈、背伸、尺偏及桡偏等活动角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及随访期间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3.45%,对照组为17.24%,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给予掌侧入路切开复位进行内固定治疗的效果确切,术后愈合及恢复情况满意且安全性高。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腕掌侧入路 内固定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调查精神科护士睡眠质量进行研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知觉压力量表(PS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对江苏省1所精神专科医院的148名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对精神科护士的睡眠质量指数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72%的精神科护士PSQI总分≥8分,睡眠质量较差;PSQI总分与婚姻、能级、每周夜班频次、紧张感和失控感呈正相关(P<0.05)。[结论]精神科护士总体睡眠质量较差,与婚姻和工作压力因素有关,建议精神科护士应积极调整心态,合理运用应对方式,减少负性情绪,以提高护士睡眠质量.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睡眠质量 影响因素 回归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调查精神科护士睡眠质量进行研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知觉压力量表(PS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对江苏省1所精神专科医院的148名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对精神科护士的睡眠质量指数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72%的精神科护士PSQI总分≥8分,睡眠质量较差;PSQI总分与婚姻、能级、每周夜班频次、紧张感和失控感呈正相关(P<0.05)。[结论]精神科护士总体睡眠质量较差,与婚姻和工作压力因素有关,建议精神科护士应积极调整心态,合理运用应对方式,减少负性情绪,以提高护士睡眠质量.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睡眠质量 影响因素 回归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心理护理的方法,评估心理护理改善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焦虑症患者68例作为样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以给予患者镇静类药物为主,观察组联合实施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睡眠时间、效率、药物及日间功能,分别(0.4±0.1)分、(0.6±0.1)分、(0.3±0.3)分及(0.5±0.2)分、SAS(23.1±3.0)分、健康知识(90.8±2.4)分、满意度97.1%。对照组护理后,睡眠时间、效率、药物及日间功能,分别(1.2±0.2)分、(1.4±0.1)分、(1.3±0.2)分及(1.2±0.2)分、SAS(41.5±2.9)分、健康知识(82.6±3.5)分、满意度70.6%。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心理护理,可有效增强焦虑症患者的自我心理干预能力,减轻焦虑情绪,延长睡眠时间,提高睡眠效率,改善日间功能,提升睡眠质量。

  • 标签: 心理护理 焦虑症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出血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100例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产妇。随机分组,常规护理组对产妇采取常规方法护理,全方位护理组对产妇采取全方位护理。比较两组满意例数;产后出血量;护理前后产妇阿森斯失眠量表分值;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全方位护理组满意例数少于常规护理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常规护理组,阿森斯失眠量表分值低于少于常规护理组,P<0.05。全方位护理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少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全方位护理对产妇的临床价值高,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改善产妇睡眠质量,提高产妇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干预 产妇产后出血 睡眠质量 影响
  • 简介:目的预测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cellcarcinomaantigen,SCCAg)的B细胞抗原位及HLAI类限制性细胞毒性T细胞位。方法获得SCCAg的三维结构后,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SCCAg蛋白存在的B细胞位;而后,采用NetCTL、ProtParam等软件方法预测SCCAg中可能存在的HLAI类限制性CTL位。结果SCCAg蛋白中包含10个线性B细胞位和5个构象B细胞位;结合与HLAI类分子结合力、蛋白酶体切割效率和TAP转运效率,经NetCTL预测发现,针对不同的HLAI类分子,肿瘤抗原SCCAg蛋白中存在多个HLAI类分子的限制性CTL位。结论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预测了肿瘤抗原SCCAg蛋白中存在的B细胞抗原位和HLAI限制性的CTL位,为下一步针对SCCAg蛋白开展靶向免疫治疗提供了基础。

  • 标签: SCCAG B细胞表位 CTL表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内科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原因,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实施效果。方法:将106例心内科老年患者分为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3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5.91±0.78)分<(7.98±1.26)分,t=4.937]、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0.32±1.85)分<(15.79±2.36)分,t=5.209]相对更低(P<0.05),护理满意度(90.57%>75.47%,χ2=4.283)相对更高(P<0.05)。结论:根据心内科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形成原因,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而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有助于促进疾病的治疗恢复。

  • 标签: 心内科 老年患者 睡眠障碍 针对性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