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1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颈动脉超声诊断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老年冠心病患者55例(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5例作为对照组,均给予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诊断准确率96.36%,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EDV低,PSV、RI高,P<0.05。结论:在老年冠心病诊断中,颈动脉超声能较好的诊断疾病,清晰的显示出病变情况,准确率较高,值得借鉴。

  • 标签: 颈动脉超声 老年 冠心病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对冠心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6年6月~2018年4月为研究区限,纳入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间选取体检的健康人员120名作为对照组。实施超声检查模式,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检查中,得出的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分叉区、common carotid arter以及颈部内侧动脉的IMT数值。结果:在common carotid artery以及分叉和颈部内侧动脉数值均比对照组更高,两组对比具有差异性(P

  • 标签: 冠心病 颈动脉粥样斑块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方法:选择 2018年 1~至 2019年 12月入住我院治疗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 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纳为研究组,再选取 80例非脑血管病患者列为对比组。分别对两组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对比两组患者 IMT(劲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与斑块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中患者左右两侧 IMT均比对比组厚,检测出的斑块亦比对比组多( P<0.05)。结论:在对患者进行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患者病情鉴定和诊断有积极影响,便于后期及时作对症处理,值得在临床运用及大力推广。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脑血管病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超声联合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 2016.7-2019.7,观察组为 6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对照组为 68例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所有患者实施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联合颈动脉超声诊断,评价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经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P< 0.05);观察组患者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联合颈动脉超声诊断准确率高于单一经颅多普勒超声、单一颈动脉超声诊断准确率( 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联合颈动脉超声可提高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准确率,且能够有效区分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非缺血性脑血管病,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 颈动脉超声检查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在颈动脉斑块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20年5月在我院接受检查高分辨率磁共振检查,且被证实为脑梗死30例患者及同时期到我院接受高分辨率磁共振等常规体检,经证实无脑梗死的25例健康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颈动脉管壁负荷指标和颈动脉斑块情况。结果:观察组WV、WT、NWI、Stenosis与CA率、LRNC率、IPH率及FCR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分辨率磁共振可准确评价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并且可直观显现病变颈动脉的形态学特点,可为临床脑梗死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高分辨率磁共振 颈动脉斑块 稳定性评价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近年来,腹主动脉瘤的发生率及瘤体破裂后死亡率明显呈上升的趋势,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本文主要对腹主动脉瘤流行病学以及超声诊断进行整理,经研究发现,腹主动脉瘤具有隐秘性强、早期诊断率低等特点,多数患者在瘤体破裂后才确诊;腹主动脉瘤的危险因素较为复杂,目前可发现其发生机制与吸烟行为、动脉粥样硬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因素有关;腹主动脉瘤患者中,其年龄多在 75岁以上,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白种人患病风险较高;目前超声是该疾病的主要诊断方式,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可对患者血流动力学进行实时监测,超声造影技术能够判断出患者术后预后情况,这两种技术在腹主动脉瘤早期诊断以及预后评价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 标签: 腹主动脉瘤 流行病学 超声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 2015年 8月 ~2016年 8月来我院治疗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 130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比较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65例,比较组患者采用单纯的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研究组则采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氨氯地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高血压 颈动脉粥样硬化 阿托伐他汀钙 氨氯地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紧急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同时总结相关手术护理体会。 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 2019 年 3 月 -2020 年 1 月心血管外科收治的 60 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回顾性分析其一般资料。患者的护理主要包括监测生命体征、控制血压、镇静止痛、严密观察和防治并发症、心理护理、科学饮食护理等等。 结果:60 例患者均成功完成 紧急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手术 ,且围术期内并无患者死亡。术后, 3 例患者并发心肌梗死,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退; 2 例患者由于血管破裂发生死亡事件;其余 55 例患者收治心血管外科病房进一步治疗,经过严密观察与精心的护理后康复出院。 结论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动脉瘤 手术护理 护理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院的异位妊娠患者40例进行调查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检查后,对比不同诊断方式的诊断结果与诊断正确率。结果检查后,阴道超声对附件包块、宫外似孕囊影以及子宫内假孕囊检出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腹部超声,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超声诊断正确率97.5%,显著高于腹部超声诊断正确率8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中均具有一定的诊断效果,但相对于腹部超声,阴道超声的诊断效果更好,为后期医师诊断与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腹部超声 阴道超声 异位妊娠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妇科急腹症患者中关于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择 2018年 3月 -2019年 2月,我院收治的妇科急腹症患者 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所有患者单独采用阴道超声诊断作阴道超声组,腹部超声诊断作腹部超声组,和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联合诊断作联合组,判断并对比三组的诊断价值。结果 :经观察结果显示,联合组对 10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阴道超声组与腹部超声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在疑是妇科急腹症患者中实施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诊断,可取得较高确诊率,达到为疾病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最终目的。因此,该方法具有被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 标签: 腹部超声 阴道超声 妇科急腹症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从超声科医疗风险管理过程、医疗风险管理内容、医疗风险管理制度以及医疗风险相关问题思考几个方面论述医疗风险的防范与管理。

  • 标签: 超声科 医疗风险 防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富顺县中医医院 四川自贡 谭光栋 643200
  • 学科: 医药卫生 > 卫生事业管理
  • 创建时间:2024-04-02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 2020年第10期
  • 机构:在我们的日常门诊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比如有女性病人问“医生我是这几天过来做超声检查就行吗?”“医生,我下次超声检查什么时候?”有些孕妇还会问“下次产检什么时候?”等等,这样的问题太多了。或许很多人都会以为,超声检查不应该随时都可以做吗?当然不是,检查项目不同超声检查时间也有差异。下面我们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超声检查的时间选择问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 超声超声造影对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对不同方法的诊断效果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 我院 2017年 8月~ 2018年 8月收治的 70例卵巢肿瘤患者,并进行常规超声超声造影术诊断。 结果: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分别为 39例、 31例,其中在良性病变中常规超声超声造影检查出的混合性病变为 27例、 12例,囊性病变为 12例、 24例;在恶性病变中常规超声超声造影检查出的实性病变为 18例、 13例,混合性病变为 14例、 17例; 两组(良性组 n=39例,恶性组 n=31例)卵巢良性、恶性病变增强强度、增强时间、增强速率均具有统计学价值, P< 0.05。结论:对于临床上诊断卵巢良恶性肿瘤推荐超声造影术,该方法能够提高诊断率,值得积极推广和运用。

  • 标签: 常规超声 超声造影 卵巢良恶性肿瘤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究经桡动脉、股动脉进行冠脉造影的护理需求,为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 2018年 10月 -2019年 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180例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患者,根据患者的入路方式分为对照组( 90例)与观察组( 90例)。对照组为股动脉入路,观察组为桡动脉入路。给予所有患者术后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卧床时间、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情绪烦躁发生率以及腰背酸痛发生率、满意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卧床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者患者的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不良情绪发生率、腰背酸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能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患者更少发生并发症,患者感到更满意。

  • 标签: 冠脉造影术 股动脉 桡动脉 临床护理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