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法治疗的方式在骶关节损伤和错位治疗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骶关节损伤与错位患者3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采用中医复位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远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骶关节损伤与错位进行治疗时采用手法治疗可以取得较优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骶髂关节损伤与错位 手法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牙龈和牙槽修整手术用于牙齿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我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50例牙齿修复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采取牙冠修复术进行治疗,观察组25例前期先接受牙龈与牙槽修整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恢复情况及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对修整效果的总体满意率为76%(19例),观察组为96%(24例),其中,观察组十分满意为20例(80%),基本满意4例(16%),不满意1例(4%)。两组患者治疗牙周恢复情况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恢复良好率为94.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恢复良好率为76.5%,两组恢复情况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207,P=0.0399)。结论牙龈与牙槽修整手术在牙齿修复中的应用效果良好,优于传统牙齿修复术,不良反应、修复效果更优,进而有利于患者的口腔健康和生活质量提高。

  • 标签: 牙龈与牙槽嵴修整手术 修复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牙龈与牙槽修整术在牙齿修复中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于我院进行牙齿修复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牙冠修复术,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牙龈与牙槽修整术。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美观功能、咀嚼功能、舒适功能、固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牙龈与牙槽修整术在牙齿修复中应用效果较好,可以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美观功能,舒适功能和固定功能,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牙龈 牙槽嵴 修整术 牙齿修复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行筋膜阻滞麻醉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筛选我院接收的下肢手术患者200例,将入选的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组别包括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中有患者100例,对照组患者手术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方案;观察组则采取超声引导下行筋膜阻滞麻醉方案,对比分析两组取得的麻醉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最终结果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麻醉过程中及麻醉后的心率、血压以各指标数据结果均占据优势,患者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在临床手术中采取超声引导下行筋膜阻滞麻醉方案,可进一步提高手术麻醉效果、手术安全性以及预后效果。

  • 标签: 超声引导 髂筋膜阻滞麻醉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骶关节半脱位又称骶关节错缝,是骨伤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目前临床常见的骨盆旋移,长短脚都与其有关系。近年随着功能解剖,生物力学的推广,建立在其基础的美式整脊手法在治疗骶关节半脱位有着独特的治疗效果,并越来越多地运用于临床。笔者现就近年运用美式整脊手法治疗骶关节半脱位154例报道如下。

  • 标签: 骶髂关节 临床 整脊治疗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109-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冠修复术联合牙龈、牙槽修整术在牙齿修复中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固定修复患者8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牙齿修复中给予冠修复术,观察组患者在牙齿修复中给予冠修复术联合牙龈、牙槽修整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修复术联合牙龈、牙槽修整术在牙齿修复中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减少萎缩情况,降低牙周组织的感染概率,提高口腔的修复质量,有利于修复体的固位和稳定,提高患者牙齿的咀嚼效能,改善患者的面部美观,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冠修复术 牙龈 牙槽嵴修整术 牙齿修复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下及腹股沟神经阻滞联合椎管内镇痛对缓解椎管内镇痛药吗啡引起皮肤瘙痒的有利作用。方法:选择我院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术后患者 7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原则进行分组,每组 35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椎管内镇痛,观察组接受超声引导下腹下及腹股沟神经阻滞联合椎管内镇痛,对比两组患者镇痛效果以及皮肤瘙痒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术后 24h 内发生皮肤瘙痒共计 4 例,观察组 0 例,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 12h 疼痛评分以及麻醉效果的比较显示,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腹下及腹股沟神经阻滞联合椎管内镇痛对于缓解吗啡引发的皮肤瘙痒问题具有显著的效果,麻醉效果好。

  • 标签: 髂腹下及髂腹股沟神经阻滞 椎管内镇痛 皮肤瘙痒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显微手术和非显微手术治疗内侧型蝶骨脑膜瘤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对66例于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内侧型蝶骨脑膜瘤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各33例的观察组(使用显微手术)与对照组(使用非显微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5.76%)显著低于观察组(100.00%),死亡率(18.18%)明显高于观察组(0.00%),并且其并发症发生率(57.58%)也比观察组(15.15%)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显微手术治疗内侧型蝶骨脑膜瘤的疗效显著,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显微手术 非显微手术 内测型 蝶骨嵴脑膜瘤 治疗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5-0083-02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年轻女性骶关节致密性骨关节炎X线、CT影像图像,熟悉该病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在我们就诊并确诊为为骶关节致密性骨炎180例年轻女性患者影像资料,资料涉及临床资料、X线及CT影像资料。结果致密性骨炎双侧髂骨对称性密度增高21例,单侧髂骨密度增高5例。双侧骶髂骨关节面均密度增高14例。结论致密性骨炎影像不仅仅表现为髂骨骨质片状硬化,也常累及骶骨。

  • 标签: 骶髂关节 致密性骨炎诊断 影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热敷治疗骶关节致密性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明确诊断的60例骶关节致密性骨炎患者进行三个疗程的针刺及中药热敷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腰部疼痛VAS评分及功能活动评分。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患者腰部疼痛及日常功能活动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分别为6.417±0.862vs2.403±0.384,P﹤0.001;53.52±7.74vs93.80±7.62,P﹤0.001),疼痛及功能活动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3.33%。结论针刺配合中药热敷能有效改善骶关节致密性骨炎患者的腰部疼痛及功能活动。

  • 标签: 骶髂关节 致密性骨炎 针灸 中药热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骶拉力螺钉固定技术在骨盆后环损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25例骨盆骶符合结构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后侧经骶关节的骶拉力螺钉固定法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手术时间均在30分钟至60分钟之间,平均手术时间为40分钟,多数患者在术后第二日即可侧卧或半坐,术后3天,患者双下肢髋、膝关节能够主动或被动进行屈伸,在手术后14~21天内,患者能够实现依靠双拐下地行走,治疗有效率达100%。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未发生神经损伤、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0,同时患者疼痛程度较低。结论:对骨盆后环损伤患者采用骶拉力螺钉固定技术进行治疗,治疗效果较优,手术时间较短,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骶髂拉力螺钉固定技术 骨盆 骨盆后环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