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破伤风的治疗方式和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24例破伤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n=12例),其中对对照组使用咪达唑仑的方式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使用瑞芬太尼对患者进行治疗,进而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经过治疗后的体温(37.12±1.21)℃、SBP(89.72±12.21)mmHg和DBP(52.28±8.02)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的体温(38.05±0.98)℃、SBP(93.36±14.41)mmHg和DBP(59.74±8.33)mmHg。结论对破伤风患者使用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的方式进行破伤风的治疗,有利于促进患者身体健康问题的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破伤风 咪达唑仑 瑞芬太尼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肺栓塞患者的治疗中,将尿激酶与序贯抗凝治疗联合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20年 1月至 5月收治的 24例肺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接受常规处理,之后接受尿激酶与序贯抗凝治疗,观察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相关临床指标和生活质量,并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在所有患者中未出现治疗无效的情况,且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水平优于治疗前,治疗后的 SF-36量表分值高于治疗前,数据比较后存在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对于患有肺栓塞的患者,让其同时接受尿激酶与序贯抗凝治疗的效果较好,且患者各项指标可得到较好改善,该方案可行性较高。

  • 标签: 肺栓塞 序贯抗凝治疗 尿激酶 效果 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卵巢浆液性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以我院2012年1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接收的24例卵巢浆液性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卵巢浆液性腺癌患者临床以腹部包快以及胀痛为主要症状,病理分期以Ⅲ期和Ⅳ期为主,实验室检查卵巢浆液性腺癌血清CAI25、CK7、EMA及P53以阳性为主,Ki67水平以中至高水平为主,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可确诊。结论卵巢浆液性腺癌临床以腹部包快以及胀痛为主要症状,综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等能够确诊。

  • 标签: 卵巢浆液性腺癌 临床病理 探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第十四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24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既往病史,患病情况,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中既往高血压病,房颤的发生率较高。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经内科保守治疗2周,患者存活21例,死亡4例。21例存活的患者中,偏瘫患者18例。结论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起病急,临床症状重,治疗及预后欠佳。

  • 标签: 大面积脑梗死 诊断 治疗 分析 总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24号静脉留置针在呼吸内科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及其护理方法、效果。方法:此次研究试验在我院展开,时间为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共选择此期间接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呼吸内科患者,患者接受脉留置针干预,其中50例患者给予普通留置针,为对照组,另外50例患者给予24号静脉留置针,为实验组,对其使用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留置时间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内科患者中将24号静脉留置针进行应用效果显著,此过程配合护理干预更有利于提高留置时间,减少不良情况发生率,意义显著。

  • 标签: 24号静脉留置针 呼吸内科 护理干预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9例8个月一3岁患轮状病毒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更昔洛韦)组和对照(炎琥宁)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发热、吐泻、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发热、呕吐、脱水、腹泻次数,血、大便常规改变均较治疗前明显减轻,治疗组退热、轮状病毒转阴和腹泻次数好转平均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3d后消化道症状的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显著。

  • 标签: 更昔洛韦注射液 轮状病毒肠炎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市第十四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24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既往病史,患病情况,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中既往高血压病,房颤的发生率较高。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经内科保守治疗2周,患者存活21例,死亡4例。21例存活的患者中,偏瘫患者18例。结论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起病急,临床症状重,治疗及预后欠佳。

  • 标签: 大面积脑梗死 诊断 治疗 分析 总结
  • 简介:【摘 要】目的:对于失血性休克的患者采取相应的手术室抢救以及护理方法,分析护理人员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与理论知识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0年12月在我院就诊并且接受手术治疗的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抢救的过程当中为患者建立相应的静脉通道,同时保持氧气的供给,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情况,观察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在经过手术室抢救过程后,痊愈的患者为23例,占比95.83%,死亡的患者数量为1例,占比4.17%,痊愈的患者数量明显高于死亡的患者数量(P<0.05)。在痊愈的23例患者当中,护理总满意人数为23例,占比100.00%。结论:在对失血性患者抢救的过程当中,医护人员与护理人员要保持紧密的配合,并且有秩序的抢救患者,这样才能够提高抢救的成功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 标签: 失血性休克 抢救 护理方法 手术室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24h心电图在心律失常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21年7月~2023年2月期间于本院行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3例为研究对象,行回顾性临床研究,患者术后均均接受24h动态心电图检查,需持续72h,依据检查结果分析术后无恶性心律失常、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动态心电图参数差异及24h动态心电图对恶性心律失常诊断效能。结果:(1)PCI术后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患者24h动态心电图检查中SDNN、SDANN-index、24h-QTV低于无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4h动态心电图对恶性心律失常诊断敏感度为96.15%,特异度为95.24%,诊断符合率为95.89%。

  • 标签: 24h动态心电图 AIM PCI 恶性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