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穴位敷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将120例支气管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中药穴位敷给予治疗及护理。结果:采用常规治疗+中药穴位敷治疗可明显减轻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症状。结论:过敏性鼻炎病人在三伏及三九天采用中药穴位敷治疗控制鼻炎,可减轻症状,减少发作频率及,效果显著。

  • 标签: 过敏性鼻炎 中药 穴位贴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制剂中中药细胞级微粉碎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以复方贝母散超微粉制备为例,进行对中药细胞级微粉碎技术予以详细分析。结果超微粉较麻黄细胞的吸湿性相当,(P>0.05);且复方散剂细胞粉较平贝母具有显著的差别(P<0.05)。结论中药制剂经中药细胞级微粉碎技术粉碎后,可提高药物的质量,该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中药细胞级微粉碎技术 复方贝母散 应用
  • 简介:目的:对2005年至2014年间有关耳穴压法的针灸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与评价,从病症种类、数量、各病症的有效率等方面进行多方位分析,以期客观反映近年来耳穴压法的临床应用概况。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分析的方法,对近10年耳穴压法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和归纳。结果和结论:耳穴压疗法应用于临床16个系统病症,共涉及130个病种。单用耳穴压法治疗的病种为74个,其中优势病种为失眠症、便秘和肥胖,次优势病种为痛经、近视、变应性鼻炎、术后疼痛及寻常性痤疮。

  • 标签: 穴位疗法 耳穴贴压 耳针 文献计量学 评价研究
  • 简介:大黄大黄,别名川军,将军,一味中药。其味苦、性寒,入胃、大肠、肝经。我国历代中医对大黄都很重视,将它与人参、附子、熟地一起称作"四大金刚",推为"药中张飞"。大黄主要功能是泻热毒、破淤血、荡积滞、利胆退黄,对火眼赤痛、湿热黄疸、食积、泻痢、实热便秘、吐血、衄血、血淤闭经等多种病症有较好疗效。临床上,用其止血宜炒炭,通便宜后下。

  • 标签: 四大金刚 赤痛 湿热黄疸 利胆退黄 后下 炒炭
  • 简介:中药现代化为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对中药学高级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研究生作为高等专业人才,其创新能力是行业进步的核心推动力,因此在研究生教学过程中注重其创新能力培养非常重要。本文结合当前研究生扩招和培养模式不断改革的发展环境,围绕中药学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展开讨论,为实现我国中药学专业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提供参考。

  • 标签: 中药学 研究生 创新能力 中药现代化
  • 简介:中药炮制是一项传统制药技术,中药炮制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专业课,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因此为了使学生所学的中药炮制知识和技能满足社会需求,毕业后能够立即投入科研、生产的一线,我校中药炮制学科以培养高素质专业型人才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标准,以基本能力训练为基础,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实践能力培养为目的的指导思想,打造"校内外结合、多种形式结合"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同时有利于中药炮制学的持续发展。

  • 标签: 中药炮制学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教学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穴位敷贴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妊娠呕吐的效果及临床护理干预。方法以2014年—2015年收治的妊娠呕吐孕妇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补液治疗,观察组予以穴位敷贴联合耳穴压豆治疗,2组均给予临床护理干预,对比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0.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0.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妊娠呕吐孕妇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妊娠呕吐 穴位敷贴 耳穴压豆 妊娠恶阻
  • 简介:随着科技的进步,中药饮片企业的质量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研究总结了现阶段中药饮片质量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牌销售、恶意低价、GMP管理成本、炮制规范、质量检验不合格等,并进行社会学分析,从智能化监管视角对中药饮片企业的质量管理提出建议。以期对我国中药饮片质量的提高及中药饮片政府监管部门提供参考。

  • 标签: 中药饮片 质量管理 智能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薄荷油配合大黄粉穴位敷治疗中风后便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中风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薄荷油湿热敷治疗,观察组采用薄荷油配合大黄粉敷神阙穴治疗,两组均采用饮食、心理等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薄荷油配合大黄粉穴位敷可有效解除中风后便秘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中风 便秘 薄荷油 大黄粉 穴位贴敷
  • 简介:目的:分析应用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3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根据用药不同分为两组,研究组患者50例,给予中药内服和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参照组患者43例,给予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6.7%;研究组患者的脓血便、腹泻、黏液便以及里急后重等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显著好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中药汤剂 中药保留灌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