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研究中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区别于以往体育教学中简单的随机分组。“小组合作学习”体育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体育课教学中,将学生按照学习水平、能力、身体素质、个性等方面的差异分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通过促进师生、生生充分交流来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达到知情交融、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目的。在小组活动的形式上将分组作为促进课堂上引发积极情绪和情感的手段,而不是区分体育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和身体素质的手段。这一模式适合在班级授课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的教学。高校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其中学生的“团体凝聚力”,即集体主义精神,是学生素质教育中重要的一环,而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特别是个人单项体育项目(如游泳、健美操、乒乓球等)教学中,学生通常认为在这样的个人项目中根本就不需要团体凝聚力,而很多体育教师在单项体育运动课堂的授课当中也忽视了团体凝聚力的培养。本研究将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引入高校体育教学的实验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研究对象实验对象为成都中医药大学体育学院2004级、2005级和2006级本科生。选取学习成绩、学习态度、纪律情况等方面都比较相近的学生进行平行班共A、B、C、D四个班,...

  • 标签: 高校 体育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可行性
  • 简介: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独立招生的高职单招学生日益增多,对高职单招学生培养的模式改革研究,将影响到职业教育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我院高职单招学生特点,尝试与医院合作开办'1+2''床旁学习'的院校合作高职单招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初见成效。

  • 标签: 高职单招 床旁学习 模式改革
  • 简介:目的:探讨护患共同参与模式对自然分娩后产妇行为的影响。方法:2016年1~11月期间长兴县中医院160例自然分娩产妇,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传统护患合作模式)和观察组(护患共同参与模式),每组各80例,比较产妇产后自理能力、产妇护理新生儿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产后0~24h自行床上活动、25~48h自行下床活动、49~72h完全自理能力恢复率均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产后护理新生儿能力均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改善(P〈0.05)。结论:护患共同参与模式能够明显提高自然分娩后产妇自理活动的恢复,有利于产后护理新生儿能力的提高,从而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护患共同参与 自然分娩 产妇行为
  • 简介:一提到休息,绝大多数人都会理解为睡个觉、玩一会儿或者坐下来歇歇。而且似乎大家都有一个错误的观念:只有累了,才需要休息。而近几年,生物钟养生法则带来一个全新的概念,那就是用“主动休息”取代传统的“消极休息”,在还不太累的时候就要给身体充电,这对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休息 健康 储蓄 生物钟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 2017 年 5 月 -2019 年 5 月母婴同室新生儿 120 例,随机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 60 例),研究组施行共同参与式护理,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家属投诉例数 3 例,投诉率 5% ,对照组家属投诉例数 12 例,投诉率 20% ( P < 0.05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 96.6% ,对照组满意度 81.6% ,数据比较差异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对于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应用,可以降低不良事件,减少投诉率,使其护理满意度全面提升。

  • 标签: 共同参与式 母婴同室 新生儿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医护患协同合作模式在骨伤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2016年6月~2017年3月在医院骨伤科住院的1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3~12月在医院骨伤科住院的18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整体护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病房管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患协同合作模式在骨伤科护理管理中可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护理管理 医护患协同合作模式 护理质量
  • 简介:融合性学习模式是根据国外教育界倡导的"Blendedlearning"(融合性学习学习模式而提出的,是对可以得到的教材、技术、媒体等教学要素进行优化选择和组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西医基础概论是为适应专业需求而设置的一门新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与学的融合三个方面介绍了融合性学习模式中医院校非医学专业在西医基础概论教学过程中的尝试和探索。

  • 标签: 融合性学习模式 西医基础概论 教学
  • 简介:自从中央提出“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来,我院意识到“医改”将对今后中医院工作的开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及时提出了要主动适应、积极参与“医改”。一方面为“医改”的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通过医改推动医院各项工作的开展,促进医院的整体水平迈上新的台阶。我们的主要做法与体会是:

  • 标签: 医改 服务功能 内江市 中医院 医院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优质护理在主动脉夹层介入手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主动脉夹层介入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35例采用优质护理。对两组焦虑和抑郁情况、睡眠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抑郁、焦虑情绪高于治疗组,睡眠质量低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优质护理 主动脉夹层 应用效果
  • 简介:跟随大学的英语教育改革的前进步伐,过去的英语听力教育方法已经无法与当今要求的教育相协调。通过研究比较过去听力教育方式所带来的问题与自助网络听力模式的长处,指出网络自助模式被采用在大学英语教学里的重要性,同时探索出这一类新颖教学办法在应用过程中的基础性要求。

  • 标签: 自主学习 主动式学习 大学英语听力
  • 简介:中医内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学科,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更新缓慢的教学内容与临床实践脱节、实用性不强,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未能充分发挥中医学特色优势。本文建议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几个方面改革中医内科学教学,并总结了开展多学科合作模式教学实践的体会: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恰当地融入中医经典理论著作精华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形成中医思维,加深对具体病证的中医学认识;以完整的理法方药理论体系为基础才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突出中医学特色;教学中围绕病案组合病因、病机、证候、治则、治法、方药、外治、调护等多方面中医学相关内容,让学生从深度和广度上进行圆周式的发散性思维,掌握对具体病证的辨证论治。

  • 标签: 多学科合作 中医内科学 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评价
  • 作者: 崔晓丽,田洋*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中医学
  • 创建时间:2022-07-07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2022年 第3期
  • 机构: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吉林 长春130021
  • 简介:主动脉夹层是一种较容易被误诊的疾病,在临床中,主动脉夹层常被误诊为心肌梗死,导致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因其容易被误诊属性,主动脉夹层疾病需要在临床中予以甄别,通过精准的科学甄别分析,降低误诊率,提高主动脉夹层患者救治时间,提升治疗效率。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发现,中医对主动脉夹层的治疗优势在于控制基础疾病、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以及对术后并发症的调理。基于此,本文筛选了中医诊治主动脉夹层的相关文献,从中医诊断、防治、术后调理上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对中医诊治提供参考。

  • 标签: 中医;主动脉夹层
  • 简介:一、引言研究性学习(inquirylearning),是一种学生主动地探索问题、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与形式。本研究通过对大学生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探索,试图建立一个与时代特征相符,体现大学生素质教育精神要求的,且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大学生创新学习的教育内容体系。研究成果能为高等院校的课程改革提供经验和借鉴,推动高等院校课程教学改革,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完善创新教育体系创造条件。

  • 标签: 大学生 研究性学习 培养模式